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康专利>正文

一种路桥桥墩浇注用的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0202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路桥桥墩浇注用的防护装置,涉及桥梁方面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防护筒和侧防护筒,底防护筒和侧防护筒均套设在桥墩本体上,底防护筒通过预埋地脚螺栓固定在地基上,侧防护筒滑动设置在底防护筒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撞性能得到大大提高,当桥墩本体发生碰撞时,此时若干个侧防护筒可沿着各自的弧形轨道整体转动,缓冲冲击力,弹性滚柱本身可转动,滚柱架体在发生碰撞时对直弹簧施加作用力,在直弹簧作用下亦可进一步缓冲冲击力,且安装拆卸较方便,安装时不在桥墩本体上打孔,避免损坏桥墩本体,解决了现有的桥墩浇注用的防护装置防撞性能差,安装拆卸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桥桥墩浇注用的防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桥梁方面
,特别是涉及一种路桥桥墩浇注用的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多跨桥的中间支承结构称为桥墩,桥墩分为实体墩、柱式墩、和排架墩等,按平面形状可分为矩形墩、尖端形墩、圆形墩等,建筑桥墩的材料可用木料、石料、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材等,桥墩主要由顶帽、墩身组成,桥台主要由顶帽、台身组成,顶帽的作用是把桥跨支座传来的较大而集中的力,分散而匀称地传给墩身和台身,墩身和台身是支承桥跨的主体结构,不仅承受桥跨结构传来的全部荷载,而且还直接承受土压力、水流冲击力、冰压力、船舶撞击力等多种荷载,所以墩身和台身都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桥墩的作用是支承桥跨结构,由于桥墩的底部与地面接触,为提高桥墩的支撑寿命,在桥墩浇注时的外侧设置桥墩防护结构,用于保护桥墩,现有的桥墩浇注防护结构具有很多,但是现有的桥墩浇注用的防护装置防撞性能差,安装拆卸不方便,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桥桥墩浇注用的防护装置,该防护装置的防撞性能得到大大提高,当桥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桥桥墩浇注用的防护装置,包括底防护筒(1)和侧防护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防护筒(1)和侧防护筒(2)均套设在桥墩本体(3)上,所述底防护筒(1)通过预埋地脚螺栓(4)固定在地基上,所述侧防护筒(2)滑动设置在底防护筒(1)的顶部;/n所述底防护筒(1)包括第一底防护半筒(101)和第二底防护半筒(102),所述第一底防护半筒(101)与第二底防护半筒(102)之间相互卡接,且所述第一底防护半筒(101)和第二底防护半筒(102)均通过预埋地脚螺栓(4)固定在地基上,所述第一底防护半筒(101)和第二底防护半筒(102)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一弧形轨道(103),所述第一弧形轨道(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桥桥墩浇注用的防护装置,包括底防护筒(1)和侧防护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防护筒(1)和侧防护筒(2)均套设在桥墩本体(3)上,所述底防护筒(1)通过预埋地脚螺栓(4)固定在地基上,所述侧防护筒(2)滑动设置在底防护筒(1)的顶部;
所述底防护筒(1)包括第一底防护半筒(101)和第二底防护半筒(102),所述第一底防护半筒(101)与第二底防护半筒(102)之间相互卡接,且所述第一底防护半筒(101)和第二底防护半筒(102)均通过预埋地脚螺栓(4)固定在地基上,所述第一底防护半筒(101)和第二底防护半筒(102)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一弧形轨道(103),所述第一弧形轨道(103)上滑动设置有第一弧形滑块(104),所述第一弧形滑块(104)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弧形弹簧(105),所述第一弧形弹簧(105)的端部与第一弧形轨道(103)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侧防护筒(2)包括第一侧防护半筒(201)和第二侧防护半筒(202),所述第一侧防护半筒(201)的底部与第一底防护半筒(101)顶部的第一弧形滑块(10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防护半筒(202)的底部与第二底防护半筒(102)顶部的第一弧形滑块(10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防护半筒(201)和第二侧防护半筒(202)的侧面均设置有支耳(203),两个所述支耳(203)之间通过双头螺栓(204)固定,且两个所述支耳(203)的外部固定有外罩体(205),所述第一侧防护半筒(201)和第二侧防护半筒(202)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凹槽(206),所述凹槽(206)内滑动设置有滚柱架体(207),所述滚柱架体(207)上转动设置有滚柱(208),所述滚柱(208)与桥墩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晶晶李康郑重任康韩文雕李方兵
申请(专利权)人:李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