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化玻璃的防爆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093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化玻璃的防爆膜,包括PET膜层,所述PET膜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设置有用来粘贴在待贴件上的第一胶黏剂层,所述PET膜层和第一胶黏剂层沿防爆膜的厚度方向依次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ET膜层上开设有沿其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透气孔,所述第一胶黏剂层上具有与第一透气孔相流体连通的第二透气孔。在防爆膜的第一胶黏剂层粘贴在钢化玻璃上时,当有大量烟气或者蒸汽经过钢化玻璃表面时,膜层在高温高湿和高低温交变冲击的环境下所形成的气泡经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流出,起到很好的透气效果,防止防爆膜与钢化玻璃表面之间因气泡而发生脱离的现象,增加了粘贴的牢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化玻璃的防爆膜
本技术属于设备用保护膜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吸油烟机钢化玻璃的防爆膜。
技术介绍
钢化玻璃板因为美观且易清洁等特性被广泛地应用在吸油烟机产品上,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是,由于钢化玻璃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NiS杂质(或其它异质相颗粒),杂质的存在使得玻璃内部产生局部的应力集中,这就有可能导致钢化玻璃自爆。显然,钢化玻璃的自爆有可能会伤害到正在进行烹饪作业的消费者身上。基于此,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防爆膜,例如汽车防爆膜,它贴合在汽车车窗的钢化玻璃上,当钢化玻璃自爆时,玻璃碎渣会牢牢地粘合在防爆膜上,从而避免伤害人们。如本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带有支架的防爆玻璃》,其专利号为ZL201820682519.6(授权公告号为CN208305989U)公开的防爆玻璃包括钢化玻璃板、防爆膜和安装支架,防爆膜贴覆在钢化玻璃板的背面,在防爆膜上开有缺口或通孔,在钢化玻璃板的背面粘接有用来定位防爆膜的双面胶,安装支架设于与缺口或通孔相对应的位置并固定在双面胶上,并且,安装支架与钢化玻璃板背面之间形成有间隙,在间隙内填充有粘接剂。又如中国技术专利《一种高耐热钢化玻璃》,其专利号为ZL201821782363.5(授权公告号为CN209126280U)公开的钢化玻璃中在钢化玻璃层的表面设有防火层,防火层包括疏水膜、PET塑料膜和离型膜,且疏水膜、PET塑料膜和离型膜之间依次通过粘接剂粘合。防护层的存在,使得钢化玻璃具有防爆效果,同时,防火层的存在,避免温度过高而自燃,起到阻燃效果;但是,当有大量烟气或者蒸汽经过钢化玻璃表面时,膜层在高温高湿和高低温交变冲击的环境下,膜上很容易出现气泡,而极大可能导致膜与钢化玻璃出现脱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防止膜层上出现气泡以达到粘贴牢固目的的钢化玻璃的防爆膜。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化玻璃的防爆膜,包括PET膜层,所述PET膜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设置有用来粘贴在待贴件上的第一胶黏剂层,所述PET膜层和第一胶黏剂层沿防爆膜的厚度方向依次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ET膜层上开设有沿其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透气孔,所述第一胶黏剂层上具有与第一透气孔相流体连通的第二透气孔。为了达到防止膜脱离的同时防止因高温而使防爆膜自燃,所述第一胶黏剂层上贴设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的表面上设有第二胶黏剂层,所述阻燃层和第二胶黏剂层上均具有与第二透气孔相流体连通的第三透气孔,所述第三透气孔与第一透气孔的延伸方向一致。阻燃层的结构形式有多种,但是,优选地,所述阻燃层为铝箔层。采用铝箔层能使防爆膜达到较好的阻燃效果。优选地,所述PET膜层的厚度大于阻燃层的厚度,且所述阻燃层的厚度大于第一胶黏剂层的厚度。如此,在起到阻燃和防爆效果的同时,PET膜层加强了整个防爆膜的强度,第一胶黏剂层使得阻燃层和PET膜层更好的粘接在一起。优选地,所述第一胶黏剂层的厚度小于第二胶黏剂层的厚度,所述阻燃层的厚度小于第二胶黏剂层的厚度。进一步优选地,所述PET膜层的厚度为50um,所述阻燃层的厚度为12um,所述第一胶黏剂层的厚度为3um,所述第二胶黏剂层的厚度为20um。阻燃层太薄,阻燃层容易撕破,阻燃层太厚,阻燃层和PET膜层可能出现粘接困难的问题。优选地,所述PET膜层在背离第一胶黏剂层的表面上设置有黑色油墨层,所述黑色油墨层上具有与第一透气孔相流体连通且与第一透气孔延伸方向一致的第四透气孔。为了保护PET膜层的表面,所述黑色油墨层在背离PET膜层的另一表面上设置有防刮的涂层,所述涂层上具有与第四透气孔相流体连通且与第四透气孔的延伸方向一致的第五透气孔。如此,防止PET膜层的外表面被刮伤,留下刮痕迹。第一透气孔、第二透气孔、第三透气孔、第四透气孔及第五透气孔可以采用错位间隔布置的形式,还可以采用直接将防爆膜贯通的形式,从加工简单和透气效果的角度来讲,优选地,所述第一透气孔、第二透气孔、第三透气孔、第四透气孔及第五透气孔一一对应设置且五者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而形成贯通所述防爆膜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有多个,且间隔布置在所述防爆膜上。为了保护第二胶黏剂层,所述第二胶黏剂层上贴设有离型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钢化玻璃的防爆膜的PET膜层和第一胶黏剂层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相流体连通,在防爆膜的第一胶黏剂层粘贴在钢化玻璃上时,当有大量烟气或者蒸汽经过钢化玻璃表面时,膜层在高温高湿和高低温交变冲击的环境下所形成的气泡经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流出,起到很好的透气效果,防止防爆膜与钢化玻璃表面之间因气泡而发生脱离的现象,增加了粘贴的牢固性;阻燃层的存在,起到了很好的阻燃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防爆膜与钢化玻璃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防爆膜粘贴在钢化玻璃后的剖面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防爆膜的剖面图;图4为本实施例的防爆膜另一角度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钢化玻璃的防爆膜主要贴设在钢化玻璃上。如图2至图4所示,钢化玻璃的防爆膜1包括沿着防爆膜1的厚度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涂层16、黑色油墨层15、PET膜层11、第一胶黏剂层12、阻燃层13、第二胶黏剂层14及离型膜17。如图3所示,上述PET膜层11的厚度大于阻燃层13的厚度,第一胶黏剂层12的厚度小于第二胶黏剂层14的厚度;阻燃层13的厚度大于第一胶黏剂层12的厚度,且该阻燃层13的厚度小于第二胶黏剂层14的厚度。本实施例中,PET膜层11的厚度为50um,阻燃层13的厚度为12um,第一胶黏剂层12的厚度为3um,第二胶黏剂层14的厚度为20um。如图2至图4所示,上述的第一胶黏剂层12设置在PET膜层11的其中一个表面上;第一胶黏剂层12上贴设有阻燃层13,阻燃层13为铝箔层,由于铝箔层的存在,避免PET膜层温度过高而自燃,起到很好的阻燃效果;而上述的第一胶黏剂层12为聚氨酯胶水层,能够室温固化,对金属、橡胶、塑料等具有优良的胶粘性能,并具有较好的耐冲击震动和弯曲疲劳性能,剖离强度很高,能将PET膜层11和阻燃层13更好地粘在一起。如图3和图4所示,阻燃层13上贴设有第二胶黏剂层14,离型膜17为粘贴在第二胶黏剂层14上的氟素离型膜;如图2所示,当撕掉离型膜17时,第二胶黏剂层14能粘贴在钢化玻璃2上,上述的第二胶黏剂层14为硅胶层。如图2至图4所示,黑色油墨层15通过辊筒涂覆在PET膜层11背离第一胶黏剂层12的另一表面上,黑色油墨层15的存在,增加了美观性;涂层16具有防刮功能且该涂层16通过辊筒涂覆在黑色油墨层15上;该涂层16为含有两个以上环氧集团的聚合物,在本实施例中,涂层16为环氧树脂,涂层16的存在,防止防爆膜的外表面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化玻璃的防爆膜,包括PET膜层(11),所述PET膜层(11)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设置有用来粘贴在待贴件上的第一胶黏剂层(12),所述PET膜层(11)和第一胶黏剂层(12)沿防爆膜(1)的厚度方向依次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ET膜层(11)上开设有沿其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透气孔(111),所述第一胶黏剂层(12)上具有与第一透气孔(111)相流体连通的第二透气孔(1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化玻璃的防爆膜,包括PET膜层(11),所述PET膜层(11)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设置有用来粘贴在待贴件上的第一胶黏剂层(12),所述PET膜层(11)和第一胶黏剂层(12)沿防爆膜(1)的厚度方向依次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ET膜层(11)上开设有沿其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透气孔(111),所述第一胶黏剂层(12)上具有与第一透气孔(111)相流体连通的第二透气孔(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黏剂层(12)上贴设有阻燃层(13),所述阻燃层(13)的表面上设有第二胶黏剂层(14),所述阻燃层(13)和第二胶黏剂层(14)上均具有与第二透气孔(121)相流体连通的第三透气孔(131),所述第三透气孔(131)与第一透气孔(111)的延伸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层(13)为铝箔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ET膜层(11)的厚度大于阻燃层(13)的厚度,所述阻燃层(13)的厚度大于第一胶黏剂层(12)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黏剂层(12)的厚度小于第二胶黏剂层(14)的厚度,所述阻燃层(13)的厚度小于第二胶黏剂层(14)的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厚申家源俞挺陈安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