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066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构造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车,包括一车体以及一箱体,所述车体车头后的车轮上方设置一载物板,载物板上端面置有一箱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处理规模小,可移动,占地面积小,便于农村污水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车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来讲是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车。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生活污水不能随意排放,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到外界环境中去,对于城市可以建造污水处理池来处理污水,而对于偏僻农村,建造污水处理池既占用过多的地方,同时费用高,不符合经济原则,且农村人口稀少,污水产生量也不均匀。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缺点为:容易发生污泥膨胀的问题,据统计,将近有80%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曾经发生过污泥膨胀,一旦发生污泥膨胀,出水水质变恶化;污泥浓度有限,容积负荷不高,导致占地面积大,并且需要有污泥回流装置,运行费用相对较高;工艺的正常运行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管理,维护量大;建设前期需要投入资金进行管网建设,投资成本较高;不可移动,只能通过管网将废水引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较大,不适合农村地区相对分散,水量少的现实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处理规模小,可移动,占地面积小,便于农村污水处理的移动式污水处理车。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车,包括一车体以及一箱体,所述车体车头后的车轮上方设置一载物板,载物板上端面置有一箱体;所述箱体内划分成沉淀区、厌氧区、好氧区、二沉区、MBR膜区、排水区以及回污区,所述沉淀区与厌氧区相邻,沉淀区与厌氧区连接处上方设置一进水口B;所述厌氧区内两侧壁安装一对填料架,所述填料架上安装有填料,所述厌氧区与好氧区相邻,厌氧区与好氧区连接处上方设置一溢流堰板,并贯穿连接一进水口C,与好氧区下方连通,所述好氧区底部设置一曝气装置,两侧壁固定安装一对填料架,所述填料架上设置填料;所述好氧区与二沉区相邻,所述二沉区与好氧区连接处上方设置一稳流管,与好氧区连通,所述二沉区与MBR膜区相邻,所述二沉区与MBR膜区连接处上方设置一溢流堰板,溢流堰板底部贯穿连接一进水口D,与MBR膜区下方连通;所述MBR膜区与排水区以及回污区相邻,通过MBR膜相隔,所述MBR膜区与回污区连接处下方设置一污泥泵,与回污区连通,所述回污区通过回流管与好氧区连通,所述箱体近沉淀区侧壁设置一进水口A,箱体近排水区侧壁设置一出水口。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上端面设置观察口,与箱体内各个区对应。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B呈倒L形,横向部分设置于沉淀区与厌氧区连接处上方,竖直部分设置于厌氧区内,并延伸至厌氧区下方。进一步的,所述溢流堰板呈L形,竖直部分顶部呈锯齿状。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C呈L形,竖直部分与溢流堰板贯穿连接,延伸至厌氧区下方,与好氧区下方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D呈L形,竖直部分与溢流堰板贯穿连接,延伸至二沉区下方,与MBR膜区下方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包括防腐蚀层A、抗冲击层、缓冲层以及防腐蚀层B,所述防腐蚀层B覆于箱体最里层,缓冲层覆于防腐蚀层B外表面,所述抗冲击层覆于缓冲层外表面,所述防腐蚀层A覆于抗冲击层外表面。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设计合理,处理规模小,可移动,占地面积小,便于农村污水处理。通过合理的设计箱体,所述箱体内划分成沉淀区、厌氧区、好氧区、二沉区、MBR膜区、排水区以及回污区,将污水处理一体化,将污水处理一体化,减小其占地面积以及处理规模,并且将箱体与车体结合,使其便于移动,适合农村地区相对分散,水量少的情况。合理的设计MBR膜区,使用MBR膜对污水进行处理,提高了污水处理质量。合理的设计回污区,将剩余污泥回流,进行再处理,避免了污泥的排出,对环境造成再次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图4中A-A剖视图;图5是图2中B-B剖视图;图6是所述箱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车体;2、箱体;2.1、观察口;2.2、防腐蚀层A;2.3、抗冲击层;2.4、缓冲层;2.5、防腐蚀层B;3、沉淀区;4、厌氧区;5、好氧区;6、二沉区;8、排水区;9、回污区;10、载物板;11、进水口B;12、填料架;13、填料;14、曝气装置;15、进水口C;16、稳流管;17、溢流堰板;18、进水口D;19、回流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6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车,包括一车体1以及一箱体2,所述车体1车头后的车轮上方设置一载物板10,载物板10上端面置有一箱体2;所述箱体2内划分成沉淀区3、厌氧区4、好氧区5、二沉区6、MBR膜区7、排水区8以及回污区9,所述沉淀区3与厌氧区4相邻,沉淀区3与厌氧区4连接处上方设置一进水口B11;所述厌氧区4内两侧壁安装一对填料架12,所述填料架12上安装有填料13,所述厌氧区4与好氧区5相邻,厌氧区4与好氧区5连接处上方设置一溢流堰板17,并贯穿连接一进水口C15,与好氧区5下方连通,所述好氧区底部设置一曝气装置14,两侧壁固定安装一对填料架12,所述填料架12上设置填料13;所述好氧区5与二沉区6相邻,所述二沉区6与好氧区5连接处上方设置一稳流管16,与好氧区5连通,所述二沉区6与MBR膜区7相邻,所述二沉区6与MBR膜区7连接处上方设置一溢流堰板17,溢流堰板17底部贯穿连接一进水口D18,与MBR膜区7下方连通;所述MBR膜区7与排水区8以及回污区9相邻,通过MBR膜相隔,所述MBR膜区7与回污区9连接处下方设置一污泥泵,与回污区9连通,所述回污区9通过回流管19与好氧区5连通,所述箱体2近沉淀区3侧壁设置一进水口A,箱体2近排水区侧壁设置一出水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2上端面设置观察口2.1,与箱体2内各个区对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B11呈倒L形,横向部分设置于沉淀区3与厌氧区4连接处上方,竖直部分设置于厌氧区4内,并延伸至厌氧区4下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溢流堰板17呈L形,竖直部分顶部呈锯齿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C15呈L形,竖直部分与溢流堰板17贯穿连接,延伸至厌氧区4下方,与好氧区5下方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D18呈L形,竖直部分与溢流堰板17贯穿连接,延伸至二沉区6下方,与MBR膜区7下方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2包括防腐蚀层A2.2、抗冲击层2.3、缓冲层2.4以及防腐蚀层B2.5,所述防腐蚀层B2.5覆于箱体2最里层,缓冲层2.4覆于防腐蚀层B2.5外表面,所述抗冲击层2.3覆于缓冲层2.4外表面,所述防腐蚀层A2.2覆于抗冲击层2.3外表面。本技术在实施时,将装置运输到处理位置,污水通过进水口A注入箱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车体(1)以及一箱体(2),所述车体(1)车头后的车轮上方设置一载物板(10),载物板(10)上端面置有一箱体(2);/n所述箱体(2)内划分成沉淀区(3)、厌氧区(4)、好氧区(5)、二沉区(6)、MBR膜区(7)、排水区(8)以及回污区(9),所述沉淀区(3)与厌氧区(4)相邻,沉淀区(3)与厌氧区(4)连接处上方设置一进水口B(11);/n所述厌氧区(4)内两侧壁安装一对填料架(12),所述填料架(12)上安装有填料(13),所述厌氧区(4)与好氧区(5)相邻,厌氧区(4)与好氧区(5)连接处上方设置一溢流堰板(17),并贯穿连接一进水口C(15),与好氧区(5)下方连通,所述好氧区底部设置一曝气装置(14),两侧壁固定安装一对填料架(12),所述填料架(12)上设置填料(13);/n所述好氧区(5)与二沉区(6)相邻,所述二沉区(6)与好氧区(5)连接处上方设置一稳流管(16),与好氧区(5)连通,所述二沉区(6)与MBR膜区(7)相邻,所述二沉区(6)与MBR膜区(7)连接处上方设置一溢流堰板(17),溢流堰板(17)底部贯穿连接一进水口D(18),与MBR膜区(7)下方连通;/n所述MBR膜区(7)与排水区(8)以及回污区(9)相邻,通过MBR膜相隔,所述MBR膜区(7)与回污区(9)连接处下方设置一污泥泵,与回污区(9)连通,所述回污区(9)通过回流管(19)与好氧区(5)连通,所述箱体(2)近沉淀区(3)侧壁设置一进水口A,箱体(2)近排水区侧壁设置一出水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车体(1)以及一箱体(2),所述车体(1)车头后的车轮上方设置一载物板(10),载物板(10)上端面置有一箱体(2);
所述箱体(2)内划分成沉淀区(3)、厌氧区(4)、好氧区(5)、二沉区(6)、MBR膜区(7)、排水区(8)以及回污区(9),所述沉淀区(3)与厌氧区(4)相邻,沉淀区(3)与厌氧区(4)连接处上方设置一进水口B(11);
所述厌氧区(4)内两侧壁安装一对填料架(12),所述填料架(12)上安装有填料(13),所述厌氧区(4)与好氧区(5)相邻,厌氧区(4)与好氧区(5)连接处上方设置一溢流堰板(17),并贯穿连接一进水口C(15),与好氧区(5)下方连通,所述好氧区底部设置一曝气装置(14),两侧壁固定安装一对填料架(12),所述填料架(12)上设置填料(13);
所述好氧区(5)与二沉区(6)相邻,所述二沉区(6)与好氧区(5)连接处上方设置一稳流管(16),与好氧区(5)连通,所述二沉区(6)与MBR膜区(7)相邻,所述二沉区(6)与MBR膜区(7)连接处上方设置一溢流堰板(17),溢流堰板(17)底部贯穿连接一进水口D(18),与MBR膜区(7)下方连通;
所述MBR膜区(7)与排水区(8)以及回污区(9)相邻,通过MBR膜相隔,所述MBR膜区(7)与回污区(9)连接处下方设置一污泥泵,与回污区(9)连通,所述回污区(9)通过回流管(19)与好氧区(5)连通,所述箱体(2)近沉淀区(3)侧壁设置一进水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顺均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清和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