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隔音元件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强力网络作为主要能量耗散机制的隔音元件,其中强力网络是通过颗粒系统中的固体颗粒的复杂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以形成最大数量的互连力对,其中所述强力网络是通过使用由至少一种具有特定的偏斜多模态粒径分布的固体材料制成的粒状材料来实现的。隔音元件包括由颗粒组成的粒状材料和具有至少一个空腔的支撑结构,其中至少一个空腔填充有粒状材料的颗粒。现有技术水平隔音元件在广泛的应用中用于吸音和隔音。隔音元件用于例如住宅、办公室或录音棚等固定场所。一方面,隔音元件防止声音和噪音进入由其隔绝的场所,另一方面,隔音元件防止声音和噪音从此类隔绝场所传出。隔音元件还用于移动应用中,特别是在车辆中,例如乘用车、可移式住宅、大篷车、露营车、铁路、船只、游艇、船舶、飞机和其他运输解决方案。声音是一种通过气体、液体或固体以行波形式传播的压力振荡,行波是由介质中的局部压力变化产生的。声音可以被吸收、传播或反射,图1a。当边界被声波冲击时,一些声能会被反射,一些会被材料吸收,还有一些会通过其传播。反射、吸收或传播的比例取 ...
【技术保护点】
1. 隔音元件(10),/n其利用强力网络作为主要的能量耗散机制,其中/n强力网络是通过颗粒系统中的固体颗粒(14)的复杂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以形成最大数量的互连力对,其中所述强力网络是通过使用由至少一种具有特定的偏斜多模态粒径分布的固体材料制成的粒状材料(12)来实现的,/n包括/n由颗粒(14)组成的粒状材料(12)和/n具有至少一个空腔(42)的支撑结构(40),其中/n所述至少一个空腔(42)填充有粒状材料(12)的颗粒(14),/n其特征在于/n选择以颗粒(14)的等效外径(D)分配颗粒(14)的数量(N)的分布,使得颗粒(14)在所述至少一个空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16 EP 18172527.61.隔音元件(10),
其利用强力网络作为主要的能量耗散机制,其中
强力网络是通过颗粒系统中的固体颗粒(14)的复杂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以形成最大数量的互连力对,其中所述强力网络是通过使用由至少一种具有特定的偏斜多模态粒径分布的固体材料制成的粒状材料(12)来实现的,
包括
由颗粒(14)组成的粒状材料(12)和
具有至少一个空腔(42)的支撑结构(40),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空腔(42)填充有粒状材料(12)的颗粒(14),
其特征在于
选择以颗粒(14)的等效外径(D)分配颗粒(14)的数量(N)的分布,使得颗粒(14)在所述至少一个空腔(42)内形成耗散能量的强力网络,其中
以颗粒(14)的等效外径(D)分配颗粒(14)的数量(N)的分布是不对称分布,其中
颗粒(14)的等效外径(D)的分布是多模态的,具有几种模态,并且其中
所述多模态分布是偏斜的,使得
所述多模态分布具有一个最大模态(i),
具有颗粒(14)的最大数量(Ni),
其以颗粒(14)的基本等效外径(Di)分配,并且其中
所述多模态分布具有至少一个先前模态(i-1)和至少一个后续模态(i+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元件(10),其特征在于,
颗粒(14)具有0.0001mm和10mm之间的等效外径(D)。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隔音元件(10),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先前模态(i-1)
具有颗粒(14)的先前数量(Ni-1)
其以颗粒(14)的先前等效外径(Di-1)分配,所述先前等效外径(Di-1)小于颗粒(14)的基本等效外径(Di),并且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后续模态(i+1)
具有颗粒(14)的后续数量(Ni+1)
其以颗粒(14)的后续等效外径(Di+1)分配,所述后续等效外径(Di+1)大于颗粒(14)的基本等效外径(Di)。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隔音元件(10),其特征在于,
多模态分布在最大模态(i)的左侧具有至少一个部分,所述部分包括多个模态并且包括最大模态(i),
其中当颗粒(14)的等效外径(D)减小时,以颗粒(14)的等效外径(D)分配的颗粒(14)的数量(N)减少,
使模态峰值上的包络曲线是负偏斜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音元件(1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模态峰值上的包络曲线为负偏斜的部分内,
比率RDk={Dk/Dk-1}k=i,,i-1,,i-2,,…={Di/Di-1,Di-1/Di-2,Di-2/Di-3,...}大于或等于1.2且小于或等于2.1,这样
1.2≤RDk≤2.1,
其中
以选择的模态(k)的等效外径(Dk)分配的数量(Nk)大于以相邻模态(k-1)的等效外径(Dk-1)分配的数量(Nk-1)。
6.根据权利要求4至5中的一项所述的隔音元件(1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模态峰值上的包络曲线为负偏斜的部分内,
比率RDk={Dk/Dk-1}k=i,,i-1,,i-2,,…={Di/Di-1,Di-1/Di-2,Di-2/Di-3,...}等于(1+√5)/2或等于所述值的任何整数倍,使得
RDk=(1+√5)/2或RDk=n*(1+√5)/2
其中
以选择的模态(k)的等效外径(Dk)分配的数量(Nk)大于以相邻模态(k-1)的等效外径(Dk-1)分配的数量(Nk-1)。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隔音元件(10),其特征在于,
多模态分布在最大模态(i)的右侧具有至少一部分,所述部分包括多个模态并且包括最大模态(i),
其中当颗粒(14)的等效外径(D)增加时,以颗粒(14)的等效外径(D)分配的颗粒(14)的数量(N)减少,
使模态峰值上的包络曲线是正偏斜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音元件(10),其特征在于,
技术研发人员:伊戈尔·耶姆里,贝恩德斯特芬·V·伯恩斯托夫,帕维尔·奥布拉克,阿纳托利伊·尼科诺夫,
申请(专利权)人:伊戈尔·耶姆里,贝恩德斯特芬·V·伯恩斯托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斯洛文尼亚;SI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