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透镜光学系统、光束合成模块、投影仪、以及双透镜光学系统的组装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0027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8
实现透镜调整敏感性改善了的双透镜光学系统、光束合成模块、投影仪、以及双透镜光学系统的组装方法。双透镜光学系统(100)具备:第1透镜(1),其仅沿从光源放射的光的光轴方向移动,并且用于进行准直调整;以及第2透镜(2),其仅沿与光轴方向相对垂直的2个轴方向移动,并且用于进行光束转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双透镜光学系统、光束合成模块、投影仪、以及双透镜光学系统的组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透镜光学系统、光束合成模块、投影仪、以及双透镜光学系统的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关于使用了透镜的光学装置,若光耦合效率相对于透镜移动量的变化量较大,则难以将光耦合效率调整在较好的范围内。因此,光耦合效率相对于所述透镜移动量的变化量以较小为佳。换言之,透镜调整敏感性以较低为佳。这里,(1)将用于对从光源放射了的光进行准直或聚焦的、使用单个透镜的光学装置称为“单透镜装置”,(2)将用于对从光源放射的光进行准直或聚焦的、使用两个透镜的光学装置称为“双透镜装置”。若单透镜装置的焦距与双透镜装置的有效焦距相同,则通常而言,双透镜装置具有较低的透镜调整敏感性。专利文献1~3、及非专利文献1分别揭载了双透镜装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4823334号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6055113号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第6974939号(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http://www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透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n第1透镜,其仅沿从光源放射的光的光轴方向移动,并且用于进行准直调整;以及/n第2透镜,其仅沿与所述光轴方向相垂直的2个轴方向移动,并且用于进行光束转向。/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双透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透镜,其仅沿从光源放射的光的光轴方向移动,并且用于进行准直调整;以及
第2透镜,其仅沿与所述光轴方向相垂直的2个轴方向移动,并且用于进行光束转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透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按照所述光源、所述第1透镜、及所述第2透镜的顺序沿所述光轴设置有所述光源、所述第1透镜、及所述第2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透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透镜的焦距与所述双透镜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之间满足以下关系:
(2/√3)f≤f2≤3f,且所述双透镜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f=(f1×f2)/(f1+f2-s),其中,
f1代表所述第1透镜的焦距,
f2代表所述第2透镜的焦距,
s代表所述第1透镜的后侧主平面与所述第2透镜的前侧主平面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透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按照所述光源、所述第2透镜、及所述第1透镜的顺序沿所述光轴设置有所述光源、所述第2透镜、及所述第1透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透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透镜的焦距与所述双透镜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之间满足以下关系:
(3/2)f≤f1≤2f,且所述双透镜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f=(f1×f2)/(f1+f2-s),其中,
f1代表所述第1透镜的焦距,
f2代表所述第2透镜的焦距,
s代表所述第1透镜的后侧主平面与所述第2透镜的前侧主平面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透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基台,其供设置所述第1透镜,并且限制该第1透镜的移动;以及
第2基台,其供设置所述第2透镜,并且限制该第2透镜的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透镜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基台,其供设置所述第1透镜,并且使该第1透镜移动;以及
第2基台,其供设置所述第2透镜,并且使该第2透镜移动。


8.一种光束合成模块,其特征在于,
具备m组光学装置,m为2以上的整数,1≤n≤m-1,n为1以上的整数,
其中,
每组所述光学装置包括:光源;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透镜光学系统;以及光学镜,其用于反射该双透镜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彼得·约翰·罗伯茨藤井宪晃伊藤晋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