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根华专利>正文

一种水体底部曝气供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0024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体底部曝气供氧装置,其具备曝气范围广,操作便捷等特点,包括固定竖条,固定横条,固定钉杆,曝气管,供气管,牵引绳,固定竖条的顶端固定在固定横条的下侧中心位置,曝气管为管状结构,其内部存在空腔,底部排列设置有多道出气孔,曝气管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凹陷,凹陷的左右两侧壁上设置有上下设置的上轴杆与下轴杆并套有滚轮,固定横条的左右两端分别插入到滚轮之间的间隙内,从而方便拖动曝气管进行移动,两道牵引绳分别连接在曝气管的两端,在水岸上牵拉两道牵引绳即可使得曝气管移动,出气孔处吹出的气体会直接吹向水体的底部,操作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体底部曝气供氧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体治理
,尤其涉及一种水体底部曝气供氧装置。
技术介绍
曝气能够对水体污染进行有效处理,尤其是针对水产养殖中的水体,通过空气与水强烈接触,将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水中,或者将水中不需要的气体和挥发性物质放逐到空气中,促进气体与液体之间物质交换,混合和搅拌,有利于微生物对水体内的有机污染物降解,同时有利于水产生物的生长,而现有的曝气机等装置种类较多,无外乎固定于水池底部的形式,与移动控制的形式,其中移动控制的形式可以覆盖更多的面积范围,更加经济,但是对移动的曝气装置的操作驱动却比较繁琐,如采用小船携载的方式移动曝气装置,操作相对繁琐,所以需要改进这类移动式的曝气装置,使得操作更加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体底部曝气供氧装置,其具备曝气范围广,操作便捷等特点,具体包括固定竖条,固定横条,固定钉杆,曝气管,供气管,牵引绳,所述固定竖条与固定横条均为长条形状的金属条板结构,两者长度相同,所述固定竖条为竖向设置,所述固定横条为横向设置,所述固定竖条的顶端固定在固定横条的下侧中心位置,这样固定横条处于固定竖条顶端且左右两侧的部分宽度相同,所述固定竖条与固定横条组成的依然是长条形结构,所述固定竖条的底端两侧排列设置有多道固定边,所述固定边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钉杆为杆状结构,其底端为尖锐状,固定钉杆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固定盘,所述固定钉杆的外径小于固定边上固定孔的内径,所述固定盘的外径大于固定孔的内径,所述固定钉杆存在多道,其作用是插入进固定孔内并钉入在水池底部,使得固定竖条与固定横条组成的结构体固定到水体底部,固定钉杆的长度可以设置得较长,方便固定牢靠。所述曝气管为管状结构,其内部存在空腔,其两侧为密闭状态,其底部排列设置有多道出气孔,所述供气管为塑料软管,其一端固定设置在曝气管上并且供气管与曝气管的内部空腔连通,从而供气管内输进的空气会流进曝气管内并从出气孔位置排出,所述曝气管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凹陷,所述凹陷并没有截断曝气管的内部空腔,即凹陷左右两侧的内部空腔依然是连通状态的,所述凹陷的内宽大于固定横条的宽度,所述凹陷的左右两侧壁上设置有上下设置的上轴杆与下轴杆,所述上轴杆与下轴杆上均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能够绕上轴杆与下轴杆进行转动,所述上轴杆与下轴杆上的滚轮之间的间隙高度等于固定横条的厚度,所述固定横条的左右两端分别插入到左右两侧的上轴杆与下轴杆上的滚轮之间的间隙内,从而曝气管能够在固定横条上前后移动,移动过程中,滚轮在固定横条的两端进行滚动,为曝气管提供限定,且降低移动的摩擦力,方便拖动曝气管进行移动。所述牵引绳存在两道,两道牵引绳分别连接在曝气管的两端。本技术供气管需要采用较长的软管,在供气管的尾端连通气泵,气泵可以在需要时再连接上,对供气管进行注气后,在水岸上牵拉两道牵引绳使得曝气管进行移动,而供气管内输进的空气会流进曝气管内并从出气孔位置排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出气孔处于曝气管的底部,则从出气孔处吹出的气体会直接吹向水体的底部,将水体底部的淤泥微生物吹起,有利于微生物对水体内的有机污染物降解,并且气体随后进行上浮,会与水域大面积的接触,为水体补充氧气,而且冲上来的微生物以及矿物元素会为水生物以及水生植物提供养分,促进水生物以及水生植物的养殖,适用于水产养殖以及水体治理。另外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稳定可靠,适用于定期使用,曝气管是可以移动的,即极大提高曝气的范围,即若干个本技术即可覆盖一片水域。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凹陷的左右两侧壁位置设置的上轴杆与下轴杆以及其上的滚轮每侧均存在前后两道,提高曝气管在固定横条上的移动稳定性。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轮的左右两侧分别在上轴杆与下轴杆上设置有限位片,阻止滚轮在旋转过程中的左右侧偏,同样提高曝气管在固定横条上的移动稳定性。作为进一步改进,两道所述牵拉绳的末端汇集连接有共同牵引绳,则只需要牵拉一道共同牵拉绳即可,方便操作。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横条的前后两端位置固定设置有定位绳,所述定位绳的顶端设置有浮体,这样浮体漂浮于水面上则能反映固定横条的前后端位置,而两点形成一线,即能够反映固定横条设置的方向,在操作时给牵拉的方向提供依照。具体的,所述浮体为竖向长条形状,保证水深或水浅时其总具有一部分能冒出水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A截面示意图及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B-B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C-C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一种水体底部曝气供氧装置,其具备曝气范围广,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竖条1,固定横条2,固定钉杆3,曝气管4,供气管5,牵引绳6,所述固定竖条1与固定横条2均为长条形状的金属条板结构,两者长度相同,如图3中B-B截面图所示,所述固定竖条1为竖向设置,所述固定横条2为横向设置,所述固定竖条1的顶端固定在固定横条2的下侧中心位置,这样固定横条2处于固定竖条1顶端且其左右两侧的部分宽度相同,所述固定竖条1与固定横条2组成的依然是长条形结构,所述固定竖条1的底端两侧排列设置有多道固定边11,如图1及图3所示,所述固定边11上设置有固定孔12,所述固定钉杆3为杆状结构,其底端为尖锐状,固定钉杆3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固定盘31,所述固定钉杆3的外径小于固定边11上固定孔12的内径,所述固定盘31的外径大于固定孔12的内径,所述固定钉杆3存在多道,其作用是插入进固定孔12内并钉入在水池底部,使得固定竖条1与固定横条2组成的结构体固定到水体底部,固定钉杆3的长度可以设置得较长,方便固定牢靠。所述曝气管4为管状结构,如图2中A-A截面图所示,其内部存在空腔,其两侧为密闭状态,其底部排列设置有多道出气孔41,所述供气管5为塑料软管,其一端固定设置在曝气管4上并且供气管5与曝气管4的内部空腔连通,从而供气管5内输进的空气会流进曝气管4内并从出气孔41位置排出,所述曝气管4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凹陷42,所述凹陷42并没有截断曝气管4的内部空腔,即凹陷42左右两侧的内部空腔依然是连通状态的,所述凹陷42的内宽大于固定横条2的宽度,所述凹陷42的左右两侧壁上设置有上下设置的上轴杆71与下轴杆72,如图2中局部放大示意图所示,所述上轴杆71与下轴杆72上均设置有滚轮73,所述滚轮73能够绕上轴杆71与下轴杆72进行转动,所述上轴杆71与下轴杆72上的滚轮73之间的间隙高度等于固定横条2的厚度,所述固定横条2的左右两端分别插入到左右两侧的上轴杆71与下轴杆72上的滚轮73之间的间隙内,从而曝气管4能够在固定横条2上前后移动,移动过程中,滚轮73在固定横条2的两端进行滚动,为曝气管4提供限定,且降低移动的摩擦力,方便拖动曝气管4进行移动。如图1所示,所述牵引绳6存在两道,两道牵引绳6分别连接在曝气管4的两端。本技术供气管5需要采用较长的软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体底部曝气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竖条(1),固定横条(2),固定钉杆(3),曝气管(4),供气管(5),牵引绳(6),所述固定竖条(1)与固定横条(2)均为长条形状的金属条板结构,两者长度相同,所述固定竖条(1)为竖向设置,所述固定横条(2)为横向设置,所述固定竖条(1)的顶端固定在固定横条(2)的下侧中心位置,固定横条(2)处于固定竖条(1)顶端且其左右两侧的部分宽度相同,所述固定竖条(1)的底端两侧排列设置有多道固定边(11),所述固定边(11)上设置有固定孔(12),所述固定钉杆(3)为杆状结构,其底端为尖锐状,固定钉杆(3)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固定盘(31),所述固定钉杆(3)的外径小于固定边(11)上固定孔(12)的内径,所述固定盘(31)的外径大于固定孔(12)的内径,所述固定钉杆(3)存在多道;/n所述曝气管(4)为管状结构,其内部存在空腔,其两侧为密闭状态,其底部排列设置有多道出气孔(41),所述供气管(5)为塑料软管,其一端固定设置在曝气管(4)上并且供气管(5)与曝气管(4)的内部空腔连通,所述曝气管(4)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凹陷(42),所述凹陷(42)并没有截断曝气管(4)的内部空腔,所述凹陷(42)的内宽大于固定横条(2)的宽度,所述凹陷(42)的左右两侧壁上设置有上下设置的上轴杆(71)与下轴杆(72),所述上轴杆(71)与下轴杆(72)上均设置有滚轮(73),所述滚轮(73)能够绕上轴杆(71)与下轴杆(72)进行转动,所述上轴杆(71)与下轴杆(72)上的滚轮(73)之间的间隙高度等于固定横条(2)的厚度,所述固定横条(2)的左右两端分别插入到左右两侧的上轴杆(71)与下轴杆(72)上的滚轮(73)之间的间隙内;/n所述牵引绳(6)存在两道,两道牵引绳(6)分别连接在曝气管(4)的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体底部曝气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竖条(1),固定横条(2),固定钉杆(3),曝气管(4),供气管(5),牵引绳(6),所述固定竖条(1)与固定横条(2)均为长条形状的金属条板结构,两者长度相同,所述固定竖条(1)为竖向设置,所述固定横条(2)为横向设置,所述固定竖条(1)的顶端固定在固定横条(2)的下侧中心位置,固定横条(2)处于固定竖条(1)顶端且其左右两侧的部分宽度相同,所述固定竖条(1)的底端两侧排列设置有多道固定边(11),所述固定边(11)上设置有固定孔(12),所述固定钉杆(3)为杆状结构,其底端为尖锐状,固定钉杆(3)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固定盘(31),所述固定钉杆(3)的外径小于固定边(11)上固定孔(12)的内径,所述固定盘(31)的外径大于固定孔(12)的内径,所述固定钉杆(3)存在多道;
所述曝气管(4)为管状结构,其内部存在空腔,其两侧为密闭状态,其底部排列设置有多道出气孔(41),所述供气管(5)为塑料软管,其一端固定设置在曝气管(4)上并且供气管(5)与曝气管(4)的内部空腔连通,所述曝气管(4)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凹陷(42),所述凹陷(42)并没有截断曝气管(4)的内部空腔,所述凹陷(42)的内宽大于固定横条(2)的宽度,所述凹陷(42)的左右两侧壁上设置有上下设置的上轴杆(71)与下轴杆(72),所述上轴杆(71)与下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根华
申请(专利权)人:朱根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