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海水中多环芳烃的脱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0011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去除海水中多环芳烃的脱盐系统,包括一阳极室、一阳极、两阴离子交换树脂、两脱盐室、两阳离子交换树脂、两阴极、两导线和至少一连接管;脱盐室设置于阳极室的两侧,阴离子交换树脂隔设于阳极室与脱盐室之间;阳极设置于阳极室内,两阴极分别设置于两脱盐室远离阳极室的外侧,阳离子交换树脂隔设于脱盐室与阴极之间;阳极室的顶部设置有一进水口,两脱盐室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一出水口,阳极室的底部与两脱盐室的底部通过连接管连通;阳极和两阴极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去除海水中多环芳烃的脱盐系统,可实现海水中多环芳烃的去除、海水的淡化以及海水资源的再生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去除海水中多环芳烃的脱盐系统
本技术涉及环境地球化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去除海水中多环芳烃的脱盐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社会对水资源、能源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多环芳烃(PAHs)是煤,石油,木材,烟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挥发性碳氢化合物,其具有促使生物体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危害,会通过食物链进行传递和迁移,严重威胁到生态环境健康安全。此外,多环芳烃经径流等多种方式排流入海,极易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为海水利用造成难度。目前国内外对海水中多环芳烃的去除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生物法。物理法通过吸附、水解、缩聚等反应使产生的高分子聚合物凝絮沉淀,达到海水中多环芳烃的有效去除,但存在不彻底性,残留聚合物以及未处理完的多环芳烃极易产生二次污染;化学法采用催化、氧化等手段去除海水中的多环芳烃,具有一定效果,但化学法会产生二次污染物,有一定的毒害作用,限制了其规模化应用;生物法包括微生物降解法、植物降解法等,采用不同的菌群对海水中的多环芳烃进行降解,可持续性高,但效率低。现存方法存在处理效率低、不能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去除海水中多环芳烃的脱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阳极室、一阳极、两阴离子交换树脂、两脱盐室、两阳离子交换树脂、两阴极、两导线和至少一连接管;所述脱盐室设置于所述阳极室的两侧,所述阴离子交换树脂隔设于所述阳极室与所述脱盐室之间;所述阳极设置于所述阳极室内,两所述阴极分别设置于两所述脱盐室远离所述阳极室的外侧,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隔设于所述脱盐室与所述阴极之间;所述阳极室的顶部设置有一进水口,两所述脱盐室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一出水口,所述阳极室的底部与两所述脱盐室的底部通过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阳极和两所述阴极之间通过所述导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除海水中多环芳烃的脱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阳极室、一阳极、两阴离子交换树脂、两脱盐室、两阳离子交换树脂、两阴极、两导线和至少一连接管;所述脱盐室设置于所述阳极室的两侧,所述阴离子交换树脂隔设于所述阳极室与所述脱盐室之间;所述阳极设置于所述阳极室内,两所述阴极分别设置于两所述脱盐室远离所述阳极室的外侧,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隔设于所述脱盐室与所述阴极之间;所述阳极室的顶部设置有一进水口,两所述脱盐室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一出水口,所述阳极室的底部与两所述脱盐室的底部通过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饮江董奕岑卢家磊徐成龙毕子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