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DUEL专利>正文

诱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9876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诱饵(1A),具有主体(2)和从所述主体(2)突出设置的唇部(3),所述唇部3具备全息片材(4)。在水中潜行的诱饵(1A)的全息片材(4)反射光,因此对象鱼容易被诱饵(1A)引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诱饵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息片材设置于唇部的钓鱼用的诱饵。
技术介绍
以往,如专利文献1所示,已知有一种诱饵,其具有合成树脂制的主体(诱饵主体)和向所述主体的头部侧突出的合成树脂制的透明的唇部。所述唇部也称为阻力板等,是在拉拽处于水中的诱饵时承受水压的部分。当在水中拉拽具有唇部的诱饵时,唇部成为阻力,诱饵潜到规定深度并以该深度行进。通过设定唇部的大小和唇部的突出角度等,能够调整诱饵的潜行深度。一般来说,唇部越大,受到的水压越大,因此存在诱饵的潜行深度变大的倾向。现有的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1-292662号公报如上所述,所述唇部是为了对诱饵附加在水中的规定深度下潜行的功能而设置在主体上的部分。因此,唇部是不存在于真实的饵中的部分。这样的唇部不具有吸引鱼的功能,反而由于存在唇部,有可能给对象鱼带来无用的警戒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唇部提高对象鱼的引诱效果的诱饵。本专利技术的诱饵具备:主体和从所述主体突出设置的唇部,所述唇部具备全息片材。本专利技术优选的诱饵是,所述唇部的主部是透明的,所述全息片材是透明的,所述透明的全息片材安装于所述透明的唇部的主部。本专利技术优选的诱饵是,所述唇部的主部从所述主体的前方部突出设置,所述全息片材安装于所述唇部的主部的表面。本专利技术优选的诱饵是,所述唇部的主部的下表面形成为多边面状。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诱饵在从主体突出设置的唇部上具备全息片材。在这种诱饵中,全息片材在水中反射光或不反射光,因此对于对象鱼而言,看上去在离开主体的部位(唇部)光在闪烁。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诱饵容易引起对象鱼的兴趣,引诱效果优异。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诱饵在透明的唇部的主部安装有透明的全息片材,因此具有使诱饵相对于对象鱼看起来较小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诱饵的立体图。图2是从上方观察该诱饵的俯视图。图3是该诱饵的右侧视图。图4是用图1的IV-IV线切断了的放大截面图。图5是用图3的V-V线切断了的放大截面图。图6是从下方观察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诱饵的仰视图。图7是用图6的VII-VII线切断了的放大截面图。图8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诱饵的唇部的放大截面图。图9是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诱饵的侧视图。图10是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诱饵的侧视图。符号说明1A、1B、1C、1D诱饵2主体3唇部4全息片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在本说明书中,使用前后、上下作为表示方向的用语。前方是指在使用诱饵时与线(长线)连结并被线拉动的诱饵的前进侧,后方是指其相反侧。上方是指从前方观察诱饵时的上侧,下方是指其相反侧。[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从前方的斜上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诱饵的立体图,图2是从上方向下方观察图1的诱饵的俯视图,图3是从右侧观察图1的诱饵的侧视图,图4及图5是将唇部切断并放大的放大截面图。在图1至图5中,诱饵1A具有:主体2、从所述主体2突出设置的唇部3以及在所述唇部3上具备的全息片材4。在图示的主体2中,其外形为近似于小鱼的形状。当然,主体2的外形不限于与小鱼相似的形状,也可以是模仿虾的形状,模仿青蛙的形状等。另外,主体2不限于模仿小鱼等自然物的形状,也可以形成为任意的形状。进而,也可以在主体2的外表面形成无数的小的凹陷(凹痕)(未图示)。通过在主体2的表面具有无数的小的凹陷,在投掷诱饵1A时,诱饵1A难以受到空气阻力。主体2可以以自身沉入水(包括淡水和海水)中的方式形成,或者也可以以浮于水中的方式形成。优选地,主体2以浮于水中的方式形成。浮于水中的主体2的比重例如小于1,优选为0.9以下,更优选为0.8以下,特别优选为0.6以下。所述主体2的形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以往公知的材料。作为主体2的形成材料,例如可列举出ABS树脂等硬质合成树脂、聚氨酯等软质合成树脂、发泡聚氨酯等发泡合成树脂、木材以及组合了两种以上的原材料的复合材料等。主体2可以由比重超过1的形成材料形成,或者也可以由比重小于1的形成材料形成。主体2可以是中空状,也可以是实心状。另外,实心状的主体2是指其内部不具有空洞部的主体。优选地,主体2在其内部具有空洞部(即中空状)。通过在内部形成空洞部,即使在使用比重超过1的形成材料(例如ABS树脂等)的情况下,也能够制作比重小于1的主体2。中空状的主体2例如由ABS树脂等硬质合成树脂形成。在主体2的前方部设置有用于将线紧固连结的环状的线连结部61。线连结部61例如由从主体2或者唇部3突出设置的环状部分构成。另外,在主体2的后方设有用以卡止钓钩7的钓钩连结部62。在主体2的下方的中途部,也同样地设有用以卡止钓钩7的钓钩连结部63。钓钩连结部62及钓钩连结部63例如由从主体2突出设置的环状部分构成。钓钩7例如是钩状的钓钩(例如,锚钩(treblehook)等),分别卡止于所述钓钩连结部62、63。另外,虽然没有特别图示,但也可以对主体2赋予以往公知的结构。作为赋予主体2的以往公知的结构,例如可以列举出用于浮力调整的铅坠、重心移动用的球、产生冲击音的铃铛球(rattleball)、鳍(鳍)状的部件等。如图1至图4所示,唇部3从主体2的端部突出。例如,唇部3从主体2的前方部向前方突出设置。具体而言,唇部3主要具有作为承受水压的部分的主部31和连接主部31和主体2的连接器部32。唇部3的主部31整体上为大致板状。唇部3的主部31的上表面(上方的面)例如形成为大致平坦状。另外,主部31的上表面也可以形成为大致圆弧面状或大致三角屋顶状等多边面状(未图示)。另外,唇部3的主部31的下表面(下方的面)形成为大致圆弧面状。另外,主部31的下表面也可以形成为大致平坦状(未图示)。连接器部32的下表面也形成为大致圆弧面状。另外,连接器部32的下表面也可以形成为大致平坦状(未图示)。连接器部32的一侧固定于主体2的前端部,连接器部32的相反侧从主部31的后端部到下表面中央部被固定。唇部3可以与主体2一体地形成,或者也可以与主体2是分体的。图示例的唇部3与主体2一体地形成。即,通过对一种材料进行成型,形成唇部3和主体2。另外,一体地形成的唇部3和主体2在结构上并没有明确地表示两者的边界,但在图4中,为了方便,用小虚线表示一体地形成的唇部3和主体2的边界线。唇部3可以是透明或不透明的任一种,但优选至少主部31是透明的,进而,更优选主部31及连接器部32是透明的。唇部3是不存在于真实的饵中的部分,因为若鱼感知到存在主部31,则有可能给对象鱼带来无用的警戒心。透明的唇部3,对对象鱼而言难以看到,特别是无色透明的唇部3由于与淡水同样程度地通透,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诱饵,其特征在于,具备:/n主体;以及/n唇部,所述唇部从所述主体突出设置,/n在所述唇部上具备全息片材。/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诱饵,其特征在于,具备:
主体;以及
唇部,所述唇部从所述主体突出设置,
在所述唇部上具备全息片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饵,其特征在于,
所述唇部的主部是透明的,
所述全息片材是透明的,
所述透明的全息片材安装于所述透明的唇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E–H·乔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DUEL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