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式医疗废物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9734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感应式医疗废物桶。所述感应式医疗废物桶,包括:桶体;隔板,所述隔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桶体内壁的底部。通过设置废物分类结构,解决了现有中小型医疗废物桶不具有自动分类功能的问题,且通过设置摄像感应器对废物进行分析判断,确定该废物为尖锐物或是非尖锐物,实现废物自动区分的功能,通过转动板、微型电机、蜗杆等结构配合设置,可根据摄像感应器的判断结果,最终带动转动板向对应的方向转动,从而实现废物的分类功能,实现废物桶的自动分类操作,代替了人工后续需要手动分类,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大大提高了废物桶的实用性,同时减少工作人员与废物直接接触的机会,从而有效的避免废物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应式医疗废物桶
本技术涉及医疗废物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感应式医疗废物桶。
技术介绍
医疗废物桶,是指装盛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容器,医疗垃圾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具体包括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现有技术中,医疗废物桶在个医院广泛应用,其种类及功能都有所不同,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现有中小型医疗废物桶不具备废物自动分类功能,需要人工进行分类处理,而医疗废物中有许多尖锐的东西,当相关工作人员在清理废物时,由于不清楚废物桶中的废物情况,可能被废物中的尖锐物划伤,导致工作人员受到伤害。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感应式医疗废物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感应式医疗废物桶,解决了现有的中小型医疗废物桶不具备废物自动分类功能,导致人工在分类时可能被尖锐废物划伤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感应式医疗废物桶,包括:桶体;隔板,所述隔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桶体内壁的底部,所述桶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隔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废物收集桶;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开设于所述桶体的内部,所述桶体的正面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废物分类结构,所述废物分类结构包括两个摄像感应器、转动板、蜗杆和微型电机,所述转动板转动连接于所述桶体内壁的两侧之间;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微型电机输出轴的一端,所述蜗杆的外表面套接有从动齿轮,且所述从动齿轮外表面的一侧与所述主动齿轮外表面的一侧啮合,所述转动板一侧的转动轴上且位于所述矩形槽的内部套接有蜗轮,且所述蜗轮的外表面与所述蜗杆的外表面啮合。通过设置废物分类结构,解决了现有中小型医疗废物桶不具有自动分类功能的问题,且通过设置摄像感应器对废物进行分析判断,确定该废物为尖锐物或是非尖锐物,实现废物自动区分的功能,通过转动板、微型电机、蜗杆等结构配合设置,可根据摄像感应器的判断结果,最终带动转动板向对应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转动板上的废物可以掉落至对应的废物收集桶中,从而实现废物的分类功能,该分类结构为感应式分类模式,将废物分为尖锐物和非尖锐物两类,实现废物桶的自动分类操作,代替了人工后续需要手动分类,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大大提高了废物桶的实用性,同时减少工作人员与废物直接接触的机会,从而有效的避免废物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优选的,所述微型电机设置在所述矩形槽内表面的底部,所述蜗杆的顶端与底端分别与所述矩形槽内表面的顶部与底部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两个所述摄像感应器分别设置在所述桶体内壁左右两侧的顶部,所述转动板的顶部设置有保护层。优选的,所述桶体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桶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优选的,所述桶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开设有废物导入口,所述顶板的顶部且位于所述废物导入口的上方转动连接有密封盖。优选的,所述活动槽内表面的一侧与所述桶体的内壁连通,所述废物收集桶的一侧贯穿所述桶体的内部并延伸至所述桶体的外部。优选的,所述废物收集桶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隔板的左右两侧与所述桶体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条。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感应式医疗废物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感应式医疗废物桶,通过设置废物分类结构,解决了现有中小型医疗废物桶不具有自动分类功能的问题,且通过设置摄像感应器对废物进行分析判断,确定该废物为尖锐物或是非尖锐物,实现废物自动区分的功能,通过转动板、微型电机、蜗杆等结构配合设置,可根据摄像感应器的判断结果,最终带动转动板向对应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转动板上的废物可以掉落至对应的废物收集桶中,从而实现废物的分类功能,该分类结构为感应式分类模式,将废物分为尖锐物和非尖锐物两类,实现废物桶的自动分类操作,代替了人工后续需要手动分类,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大大提高了废物桶的实用性,同时减少工作人员与废物直接接触的机会,从而有效的避免废物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感应式医疗废物桶外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感应式医疗废物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桶体内部局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2所示的转动板与防护板顶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桶体,2、隔板,3、废物收集桶,4、矩形槽,5、活动槽,6、废物分类结构,61、摄像感应器,62、转动板,63、蜗杆,64、微型电机,65、主动齿轮,66、从动齿轮,67、蜗轮,68、保护层,7、防护板,8、固定底座,9、顶板,10、废物导入口,11、密封盖,12、定位槽,13、定位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感应式医疗废物桶外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感应式医疗废物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桶体内部局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2所示的转动板与防护板顶部的结构示意图。感应式医疗废物桶,包括:桶体1;隔板2,所述隔板2固定连接于所述桶体1内壁的底部,所述桶体1的内部且位于所述隔板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废物收集桶3;矩形槽4,所述矩形槽4开设于所述桶体1的内部,所述桶体1的正面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5;废物分类结构6,所述废物分类结构6包括两个摄像感应器61、转动板62、蜗杆63和微型电机64,所述转动板62转动连接于所述桶体1内壁的两侧之间;主动齿轮65,所述主动齿轮65固定连接于所述微型电机64输出轴的一端,所述蜗杆63的外表面套接有从动齿轮66,且所述从动齿轮66外表面的一侧与所述主动齿轮65外表面的一侧啮合,所述转动板62一侧的转动轴上且位于所述矩形槽4的内部套接有蜗轮67,且所述蜗轮67的外表面与所述蜗杆63的外表面啮合。隔板2将桶体1的内部分为两个区域,将两个废物收集桶3隔开使用;矩形槽4开设在桶体1背面的一侧,两个活动槽5与废物收集桶3适配,使得废物收集桶3可从桶体1的正面拉出,将废物收集桶3内部的废物倒出清理;废物分类结构6对丢进桶体1内部的废物进行分类处理,摄像感应器61包括摄像头、处理器等其他相关结构,摄像头将废物的外观录入,并通过处理器中的大数据分析,对废物进行判定,将其分为尖锐物或是非尖锐物,微型电机64与摄像感应器61信号连接,通过摄像感应器61的判定结果,同时向微型电机64发出转动信号,使得微型电机64可向对应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转动板62可向对应废物收集桶3的一侧转动,将废物准确的丢进废物收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应式医疗废物桶,其特征在于,包括:/n桶体;/n隔板,所述隔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桶体内壁的底部,所述桶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隔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废物收集桶;/n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开设于所述桶体的内部,所述桶体的正面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n废物分类结构,所述废物分类结构包括两个摄像感应器、转动板、蜗杆和微型电机,所述转动板转动连接于所述桶体内壁的两侧之间;/n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微型电机输出轴的一端,所述蜗杆的外表面套接有从动齿轮,且所述从动齿轮外表面的一侧与所述主动齿轮外表面的一侧啮合,所述转动板一侧的转动轴上且位于所述矩形槽的内部套接有蜗轮,且所述蜗轮的外表面与所述蜗杆的外表面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应式医疗废物桶,其特征在于,包括:
桶体;
隔板,所述隔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桶体内壁的底部,所述桶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隔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废物收集桶;
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开设于所述桶体的内部,所述桶体的正面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
废物分类结构,所述废物分类结构包括两个摄像感应器、转动板、蜗杆和微型电机,所述转动板转动连接于所述桶体内壁的两侧之间;
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微型电机输出轴的一端,所述蜗杆的外表面套接有从动齿轮,且所述从动齿轮外表面的一侧与所述主动齿轮外表面的一侧啮合,所述转动板一侧的转动轴上且位于所述矩形槽的内部套接有蜗轮,且所述蜗轮的外表面与所述蜗杆的外表面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式医疗废物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电机设置在所述矩形槽内表面的底部,所述蜗杆的顶端与底端分别与所述矩形槽内表面的顶部与底部转动连接。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小娟
申请(专利权)人:富顺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