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宽带电力载波的变电站三模通信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内监测设备通信组网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宽带电力载波的变电站三模通信系统。
技术介绍
受制于通信网络、安全等原因,变电站内一些智能化监测类设备,长期缺乏监视,没有完全发挥其特有的专长,如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主控室温湿度监测系统、开关柜冷凝除湿监测系统,SF6气压监测系统等等,一直处于本地化工作状态,各类信息均需要现场采集,减少了智能化的优势。通信网络的开放性和多元化引发更多安全隐患,尤其是无线数据传输,更容易受到外部攻击而产生较大危害,且各无线通讯系统之间的不兼容性,容易对其他设备产生干扰。因此,选用一种架设方便、安全的传输模式构建变电站内设备监测通信系统具有实际应用意义。此外,在智能变电站的建设过程中,大量已投产运行的设备也需要进行智能化改造,但是变电站智能化需要接入的传感器,大部分只有485接口,存在布线困难、无法直接接入后台监测主站的问题。现阶段都是通过在站内部署485通信线,然后通过485转串口或485转以太网等信号转换器统一转换并汇聚到主站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宽带电力载波的变电站三模通信系统,包括变电站监测系统、宽带载波三模通信局端、若干监测终端、若干宽带载波双模通信终端、若干监测终端、A相电力供电线、B相电力供电线、C相电力供电线、电力供电中性线N组成,其特征在于,变电站监测系统通过485线或者以太网连接宽带载波三模通信局端装置,宽带载波三模通信局端装置耦合接口直接接到三相四线(ABCN)的供电电路上;第一监测终端通过485线连接到第一宽带载波双模通信终端中,第一宽带载波双模通信终端的耦合接口直接接到A相供电回路AN中;第二监测终端通过485线连接到第二宽带载波双模通信终端中,第二宽带载波双模通信终端的耦合接口直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宽带电力载波的变电站三模通信系统,包括变电站监测系统、宽带载波三模通信局端、若干监测终端、若干宽带载波双模通信终端、若干监测终端、A相电力供电线、B相电力供电线、C相电力供电线、电力供电中性线N组成,其特征在于,变电站监测系统通过485线或者以太网连接宽带载波三模通信局端装置,宽带载波三模通信局端装置耦合接口直接接到三相四线(ABCN)的供电电路上;第一监测终端通过485线连接到第一宽带载波双模通信终端中,第一宽带载波双模通信终端的耦合接口直接接到A相供电回路AN中;第二监测终端通过485线连接到第二宽带载波双模通信终端中,第二宽带载波双模通信终端的耦合接口直接接到B相供电回路BN中;第n监测终端通过485线连接到第n宽带载波双模通信终端中,第n宽带载波双模通信终端的耦合接口直接接到C相供电回路CN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宽带电力载波的变电站三模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带载波三模通信局端装置同时具备以太网通信、485通信、宽带载波通信三种模式;该装置主要由电源模块、宽带载波主MCU模块、以太网PHY模块、485通信模块、耦合模块、指示灯、超级电容组成;其中,超级电容与电源模块连接,用于市电停电后反供电,电源模块、以太网PHY模块、485通信模块、耦合模块、指示灯均与宽带载波主MCU模块连接;电源模块用于给整个宽带载波三模通信局端装置提供直流电源,电源模块可从ABC三相中任一相取电并完成交直流转换,给各模块供电,以太网PHY模块用于调试软件连接及后台通信交互连接,485通信模块用于后台通信交互连接,耦合模块用于将调制好的报文耦合到市电通道,指示灯用于指示电源状态及通信组网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宽带电力载波的变电站三模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带载波三模通信局端装置实现从以太网接口或485接口接收到的标准以太网格式报文或485报文通过电力线宽带载波发送至指定的终端设备;实现通过电力线宽带载波从终端设备接收标准以太网格式报文(或485串口报文),并发送至以太网接口或485接口;在应用层传输中,报文为透传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宽带电力载波的变电站三模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带载波三模通信局端装置采用OFDM技术,子载波支持BPSK、QPSK、8QAM、16QAM、64QA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鹤,陈锦荣,伦杰勇,倪非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