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吸收振动能的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9696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吸收振动能的发电装置,发电装置包括壳体、振动组件、弹性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发电组件,壳体设置有内腔,振动组件包括质量块和第一活塞件,弹性件对振动组件提供向上的弹性力,第二发电组件设置在壳体的侧壁,第二发电组件包括发电管、第二线圈、第二活塞件和第二磁铁,第二线圈设置在发电管的侧壁,发电管与壳体的内腔连通,壳体的内腔、第一活塞件、发电管和第二活塞件构成压力腔,发电装置受到外界的振动激励时,第一活塞件上下移动时压力腔的气压变化使第二活塞件在发电管中往复移动,带动第二磁铁切割第二线圈,第二线圈的磁通量改变,产生感应电流,将振动能转换为电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能量采集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吸收振动能的发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量采集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吸收振动能的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活中,振动几乎无处不在,人体的活动与走动、风致振动、交通工具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等等。若能合理利用这些振动能,将其转化为可供生活中使用的电能,将带来可观的效益。我国修建了形式各异大小不一的众多桥梁,桥梁在使用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振动。作为一种基础交通设施,大多桥梁使用的频次高,即桥梁振动发生的频次高;而由于桥梁本身体积庞大,因此具有潜在的巨大振动能。若能将桥梁的振动能收集起来,将带来很大的环境效益,并且可以将电能直接供给予桥梁上的用电设备如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及照明系统使用,促进桥梁建筑的智能化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有效收集振动能发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吸收振动能的发电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用于吸收振动能的发电装置包括壳体、振动组件、弹性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发电组件,所述壳体设置有内腔,所述振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振动组件包括质量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吸收振动能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01),所述壳体(101)设置有内腔;/n振动组件,所述振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101)中,所述振动组件包括质量块(102)和第一活塞件(103),所述质量块(102)与所述第一活塞件(103)安装;/n弹性件(104),所述弹性件(104)设置在所述壳体(101)中,所述弹性件(104)对所述振动组件提供向上的弹性力;/n至少一个第二发电组件,所述第二发电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101)的侧壁,所述第二发电组件包括发电管(105)、第二线圈、第二活塞件(106)和第二磁铁(107),所述第二线圈设置在所述发电管(105)的侧壁,所述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吸收振动能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1),所述壳体(101)设置有内腔;
振动组件,所述振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101)中,所述振动组件包括质量块(102)和第一活塞件(103),所述质量块(102)与所述第一活塞件(103)安装;
弹性件(104),所述弹性件(104)设置在所述壳体(101)中,所述弹性件(104)对所述振动组件提供向上的弹性力;
至少一个第二发电组件,所述第二发电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101)的侧壁,所述第二发电组件包括发电管(105)、第二线圈、第二活塞件(106)和第二磁铁(107),所述第二线圈设置在所述发电管(105)的侧壁,所述发电管(105)与所述壳体(101)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磁铁(107)与所述第二活塞件(106)安装,所述第二活塞件(106)在所述发电管(105)中往复移动以使所述第二磁铁(107)切割所述第二线圈;
其中,所述壳体(101)的内腔、所述第一活塞件(103)、所述发电管(105)和所述第二活塞件(106)构成压力腔,所述第一活塞件(103)上下移动时所述压力腔所产生的气压变化使所述第二活塞件(106)在所述发电管(105)中实现往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运成黄斌聪傅继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