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封式水冷机壳的灌封口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冷机壳,特别是一种灌封式水冷机壳的灌封口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两端开放式的水冷机壳均通过灌封工艺进行两端敞口的封闭,往往出现灌封之后形成的灌封块,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当灌封块遇冷环境,则本身贴合的灌封块会收缩,在与机壳本体贴合处产生微小的缝隙,有渗漏的风险。当灌封块遇热时,由于机壳本身和灌封块的膨胀系数不同,当两者之间的黏附力不够时,就会产生间隙,存在渗漏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灌封式水冷机壳的灌封口结构,本结构通过改变灌封口的结构形状,用以解决热胀冷缩后灌封块的变形,对机壳的密封性造成的不利影响。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灌封式水冷机壳的灌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水冷机壳包括一体铸造成型的一筒状主体,该筒状主体包括筒状外壳和筒状内壳;该筒状外壳和筒状内壳之间形成一夹层腔,所述夹层腔在筒状主体的轴向两端面上均敞口,且夹层腔的两侧腔壁在近敞口处设有凹槽,以此在轴向两端各形成一凹陷空间;所述凹陷空间的朝轴向外部的端面上设置有两圈凸筋,这两凸筋分设于所述夹层腔的内侧和外侧,且凸筋的高度低于凹陷空间的深度,以此凸筋将整个凹陷空间在机壳径向上从外向内隔绝成三部分:第一凹陷区、第二凹陷区和第三凹陷区;第二凹陷区与夹层腔的敞口相通;所述第二凹陷区内放置一用于封盖敞口的垫片,该垫片用以防止灌封液渗入所述水冷机壳内部的夹层腔;所述凹陷空间内倒入灌封液以形成一灌封块,灌封块整体充填所述第一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封式水冷机壳的灌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水冷机壳包括一体铸造成型的一筒状主体,该筒状主体包括筒状外壳(1)和筒状内壳(2);/n该筒状外壳(1)和筒状内壳(2)之间形成一夹层腔(3),所述夹层腔(3)在筒状主体的轴向两端面上均敞口,且夹层腔(3)的两侧腔壁在近敞口处设有凹槽,以此在轴向两端各形成一凹陷空间(4);所述凹陷空间(4)朝轴向外部的端面上设置有两圈凸筋(5),这两凸筋(5)分设于所述夹层腔(3)的内侧和外侧,且凸筋(5)的高度低于凹陷空间(4)的深度,以此凸筋(5)将整个凹陷空间(4)在机壳径向上从外向内隔绝成三部分:第一凹陷区(6)、第二凹陷区(7)和第三凹陷区(8);第二凹陷区(7)与夹层腔(3)的敞口相通;所述第二凹陷区(7)内放置一用于封盖敞口的垫片,该垫片用以防止灌封液渗入所述水冷机壳内部的夹层腔(3);所述凹陷空间(4)内倒入灌封液以形成一灌封块,灌封块整体充填所述第一凹陷区(6)、第二凹陷区(7)和第三凹陷区(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封式水冷机壳的灌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水冷机壳包括一体铸造成型的一筒状主体,该筒状主体包括筒状外壳(1)和筒状内壳(2);
该筒状外壳(1)和筒状内壳(2)之间形成一夹层腔(3),所述夹层腔(3)在筒状主体的轴向两端面上均敞口,且夹层腔(3)的两侧腔壁在近敞口处设有凹槽,以此在轴向两端各形成一凹陷空间(4);所述凹陷空间(4)朝轴向外部的端面上设置有两圈凸筋(5),这两凸筋(5)分设于所述夹层腔(3)的内侧和外侧,且凸筋(5)的高度低于凹陷空间(4)的深度,以此凸筋(5)将整个凹陷空间(4)在机壳径向上从外向内隔绝成三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轶,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朗高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