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封式水冷机壳的灌封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9678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3
一种灌封式水冷机壳的灌封口结构,该水冷机壳包括一体铸造成型的一筒状主体,该筒状主体包括筒状外壳和筒状内壳;该筒状外壳和筒状内壳之间形成一夹层腔,夹层腔在筒状主体的轴向两端面上均敞口,且夹层腔的两侧腔壁在近敞口处设有凹槽,以此在轴向两端各形成一凹陷空间;通过在凹陷空间朝轴向外部的端面上设置有两圈凸筋,将是整个凹陷空间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以此达到更强的密封性,能够有效的防止材料热胀冷缩形成的形变,对整个水冷机壳密封性的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封式水冷机壳的灌封口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冷机壳,特别是一种灌封式水冷机壳的灌封口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两端开放式的水冷机壳均通过灌封工艺进行两端敞口的封闭,往往出现灌封之后形成的灌封块,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当灌封块遇冷环境,则本身贴合的灌封块会收缩,在与机壳本体贴合处产生微小的缝隙,有渗漏的风险。当灌封块遇热时,由于机壳本身和灌封块的膨胀系数不同,当两者之间的黏附力不够时,就会产生间隙,存在渗漏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灌封式水冷机壳的灌封口结构,本结构通过改变灌封口的结构形状,用以解决热胀冷缩后灌封块的变形,对机壳的密封性造成的不利影响。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灌封式水冷机壳的灌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水冷机壳包括一体铸造成型的一筒状主体,该筒状主体包括筒状外壳和筒状内壳;该筒状外壳和筒状内壳之间形成一夹层腔,所述夹层腔在筒状主体的轴向两端面上均敞口,且夹层腔的两侧腔壁在近敞口处设有凹槽,以此在轴向两端各形成一凹陷空间;所述凹陷空间的朝轴向外部的端面上设置有两圈凸筋,这两凸筋分设于所述夹层腔的内侧和外侧,且凸筋的高度低于凹陷空间的深度,以此凸筋将整个凹陷空间在机壳径向上从外向内隔绝成三部分:第一凹陷区、第二凹陷区和第三凹陷区;第二凹陷区与夹层腔的敞口相通;所述第二凹陷区内放置一用于封盖敞口的垫片,该垫片用以防止灌封液渗入所述水冷机壳内部的夹层腔;所述凹陷空间内倒入灌封液以形成一灌封块,灌封块整体充填所述第一凹陷区、第二凹陷区和第三凹陷区。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外与内的方向词汇,与筒状外壳和筒状内壳的方向词汇是对应的。2.上述方案中,敞口处设有的凹槽,其纵深为6mm~12mm之间,优选的为8mm~10mm之间;3.上述方案中,垫片的设置不一定要覆盖满凹槽的底部,可以仅仅覆盖住敞口,只需要在承载流体灌封材料时,能够防止灌封材料进入夹层腔内即可。垫片的形状也不一定为平面环形,为了更好的技术效果,甚至可以设置为分体式的垫片结构;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灌封口进行结构上的改变,使灌封的区域增多至三个,通过不同区域的灌封,确保整个灌封块上至少一面始终与机壳本体贴合,加强密封效果。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且构思新颖,工业化的效果好,实现的成本低。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水冷机壳剖视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水冷机壳灌封口结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种灌封式水冷机壳的灌封口结构,该水冷机壳包括一体铸造成型的一筒状主体,该筒状主体包括筒状外壳1和筒状内壳2。该筒状外壳1和筒状内壳2之间形成一夹层腔3,夹层腔3在筒状主体的轴向两端面上均敞口,且夹层腔3的两侧腔壁在近敞口处设有凹槽,以此在轴向两端各形成一凹陷空间4;凹陷空间4朝轴向外部的端面上设置有两圈凸筋5,凸筋5的形状不限,这两凸筋5分设于所述夹层腔3的内侧和外侧,且凸筋5的高度低于凹陷空间4的深度,凹陷空间4的纵深为6mm~12mm之间,优选的为8mm~10mm之间,凸筋5将整个凹陷空间4在机壳径向上从外向内隔绝成三部分:第一凹陷区6、第二凹陷区7和第三凹陷区8;第二凹陷区7与夹层腔3的敞口相通;第二凹陷区7内放置一用于封盖敞口的垫片,垫片的设置不一定要覆盖满凹槽的底部,可以仅仅覆盖住敞口,垫片的材质不限,其设置目的仅在于承载流体灌封材料时,能够防止灌封材料进入夹层腔3内。垫片的形状也不一定为平面环形,为了更好的技术效果,甚至可以设置为分体式的垫片结构;该垫片用以防止灌封液渗入所述水冷机壳内部的夹层腔3;凹陷空间4内倒入灌封液以形成一灌封块,灌封块整体充填整个凹陷空间4,即第一凹陷区6、第二凹陷区7和第三凹陷区8。灌封液包括但不限于环氧树脂、密封胶、橡胶或者塑料。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封式水冷机壳的灌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水冷机壳包括一体铸造成型的一筒状主体,该筒状主体包括筒状外壳(1)和筒状内壳(2);/n该筒状外壳(1)和筒状内壳(2)之间形成一夹层腔(3),所述夹层腔(3)在筒状主体的轴向两端面上均敞口,且夹层腔(3)的两侧腔壁在近敞口处设有凹槽,以此在轴向两端各形成一凹陷空间(4);所述凹陷空间(4)朝轴向外部的端面上设置有两圈凸筋(5),这两凸筋(5)分设于所述夹层腔(3)的内侧和外侧,且凸筋(5)的高度低于凹陷空间(4)的深度,以此凸筋(5)将整个凹陷空间(4)在机壳径向上从外向内隔绝成三部分:第一凹陷区(6)、第二凹陷区(7)和第三凹陷区(8);第二凹陷区(7)与夹层腔(3)的敞口相通;所述第二凹陷区(7)内放置一用于封盖敞口的垫片,该垫片用以防止灌封液渗入所述水冷机壳内部的夹层腔(3);所述凹陷空间(4)内倒入灌封液以形成一灌封块,灌封块整体充填所述第一凹陷区(6)、第二凹陷区(7)和第三凹陷区(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封式水冷机壳的灌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水冷机壳包括一体铸造成型的一筒状主体,该筒状主体包括筒状外壳(1)和筒状内壳(2);
该筒状外壳(1)和筒状内壳(2)之间形成一夹层腔(3),所述夹层腔(3)在筒状主体的轴向两端面上均敞口,且夹层腔(3)的两侧腔壁在近敞口处设有凹槽,以此在轴向两端各形成一凹陷空间(4);所述凹陷空间(4)朝轴向外部的端面上设置有两圈凸筋(5),这两凸筋(5)分设于所述夹层腔(3)的内侧和外侧,且凸筋(5)的高度低于凹陷空间(4)的深度,以此凸筋(5)将整个凹陷空间(4)在机壳径向上从外向内隔绝成三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轶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朗高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