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DC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9616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IDC连接器,其中,包括设有若干个端子片的主体以及上盖,端子片上设有V字型刃口,上盖朝向主体一侧设有缺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用、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IDC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更具体地,是一种IDC连接器。
技术介绍
IDC连接器(绝缘位移连接器)也叫刺破式连接器,通过刺破刃口刺破导线绝缘皮后直接与导线形成电气连接,压接效率高于传统压着连接器。IDC连接的稳定性受刺破刃口与导线接触的正压力影响巨大。目前市场上一种规格的IDC连接器一般只能适配一种线径规格的导线。如果需要更换另一种线径规格的导线,那么就需要同时更换IDC连接器,故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无法通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IDC连接器。本专利技术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IDC连接器,其中,包括设有若干个端子片的主体以及上盖,端子片上设有V字型刃口,上盖朝向主体一侧设有缺口。采用V字型刃口的设置,使得不同的导线,首先固定在V字型刃口的顶部,通过下压上盖,使得缺口与导线配合后,继续下压,从而实现刃口切破导线的外部绝缘层,与导线内部的导电层形成电气连接。而且由于导线的粗细不同,故其内部的导电层与绝缘层的截面也不同,需要通过按压上盖,使得上盖驱动导线朝向V字型刃口方向向下运动,V字型刃口随之切开导线的外部绝缘层,通过上盖驱动导线从而实现刺破效果,从而实现了可以适应多种不同规格的导线,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此种结构起到了通用效果,降低使用者的成本。其中,主体上设有V字型槽,V字型槽与V字型刃口呈对应设置,且V字型槽的尺寸大于V字型刃口的尺寸。采用V字型槽的设置,在导线受压形成了刺破效果,导线中的其他部分通过V字型槽起到承托效果,防止在下压过程中,受力不均,发生折弯或者其他故障。其中,主体与上盖呈可调节式连接。采用此种可调节设置,可以对应不同粗细的导线,形成通用刺破的效果。其中,主体上设有卡扣,上盖上设有若干个卡槽,卡扣与卡槽配合固定。采用卡扣与卡槽的配合,形成多档位调节的设置,保证不同型号的导线,在刺破完成后,起到对应的固定效果。其中,主体上设有若干个限位凸起,上盖上设有滑槽,滑槽的开口处上设有限位部,限位部与限位凸起配合固定。采用滑槽向下运动,使得限位部与限位凸起配合,实现多挡位调节的效果,使得不同型号粗细的导线,在刺破完成后,起到对应的固定效果。其中,上盖上设有驱动部,驱动部朝向主体一侧设有弧形面。驱动部位于上盖的中心部分,此处中心部分是对应一个空腔的中心,而不是上盖整体的中心。通过驱动部下压,进一步使得导线与刃口之间的刺破效果更佳。其中,主体上设有支撑部,支撑部与驱动部呈对应设置。采用支撑部的设置,防止过细的导线过度下压,支撑部起到限位效果。其中,主体上设有若干个与端子片适配的空腔,空腔内设有两个呈平行设置的固定槽,端子片包括第一刃口部、第二刃口部以及第一连接部,第一刃口部与第二刃口部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一刃口部与第二刃口部分别对应嵌入至固定槽内,且第一刃口部与第二刃口部上均设有V字型刃口。一个空腔采用两个平行设置的刃口,进一步提高整体的电气连接稳定性,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仅通过单片端子片形成刺破,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导线的导电部分硬度过大,刃口产生的应力难以低消,从而导致刃口两侧不对应,发生偏移,影响整体的刺破效果。而通过第一连接部的设置,使得整体稳定性提高,便于应力的消除。其中,还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平行,且连接第一刃口部与第二刃口部。采用第二连接部的设置,第一刃口部、第一连接部、第二刃口部以及第二连接部,四者围绕形成矩形结构,使得整体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纵向间隙,此处纵向间隙具体是防止配合过密,影响端子片整体的固定,使得端子片具有一定的张力。其中,主体下方设有横向贯穿的通孔,第一刃口部上设有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上设有第一弹性凸起,第二刃口部上设有第二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上设有第二弹性凸起,第一弹性凸起与第二弹性凸起均伸入至通孔内,且形成夹持口。两个弹性凸起形成夹持口,使得主体与外部连接件之间的固定效果更佳。而且,下方采用横向贯穿的通孔,使得两侧面形成一定的张力,即使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精度过低,导致通孔尺寸偏小,也可以进行使用。其中,第一弹性凸起与第二弹性凸起上均设有加强筋。采用加强筋的设置,提高端子片与外部连接件之间的连接效果,此处加强筋还可以提高整体的耐电流,防拉弧。其中,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上均设有限位勾,限位勾与固定槽的侧壁相抵。采用限位勾的设置,使得端子片整体牢牢与固定槽形成固定效果,而且还起到防脱落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爆炸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主体与端子片配合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主体的主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端子片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端子片的主视图;图10是图9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端子片的左视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与粗导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的剖视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与中导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的剖视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与细导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6的剖视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主体与上盖配合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附图1-17所示,一种IDC连接器,包括设有若干个端子片2的主体1以及上盖3。主体1上设有若干个空腔11,空腔11位于主体1的上方,空腔11的数量与端子片2的数量对应,此处仅以三个空腔11为例,每个空腔11的结构均相同,仅描述其中一个空腔11结构。空腔11上方通过第一支架12与第二支架13配合形成,第一支架12与第二支架13为U型设置,两者U型口对应设置,第一支架12与第二支架13并未连通,呈间隔设置。此处需要注意的是,相邻两个空腔11之间为间隔设置,即第二支架13与相邻的第一支架12存在空隙,此处空隙具体与上盖3上的隔离板31配合。第一支架12的前侧面与第二支架13的前侧面形成了V字型槽121,同样的,第一支架12的后侧面与第二支架13的后侧面也形成了V字型槽121,此处V字型槽121具体与导线配合,形成支撑效果。V字型槽121的尺寸大于V字型刃口211的尺寸,且V字型槽121与V字型刃口211为对应设置,此处优选的方案为两者平行设置。空腔11下方部分伸入至主体1内,且与主体1下方的通孔14连通。空腔11内设有固定座111,固定座111用于与端子片2配合固定。固定座111位于空腔11的左右两侧,且固定座111中间的通过支撑部112连接,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ID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若干个端子片的主体以及上盖,端子片上设有V字型刃口,上盖朝向主体一侧设有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D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若干个端子片的主体以及上盖,端子片上设有V字型刃口,上盖朝向主体一侧设有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D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主体上设有V字型槽,V字型槽与V字型刃口呈对应设置,且V字型槽的尺寸大于V字型刃口的尺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D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主体与上盖呈可调节式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ID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主体上设有卡扣,上盖上设有若干个卡槽,卡扣与卡槽配合固定。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ID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主体上设有若干个限位凸起,上盖上设有滑槽,滑槽的开口处上设有限位部,限位部与限位凸起配合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D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盖上设有驱动部,驱动部朝向主体一侧设有弧形面。


7.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冬旭李伟刚李子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合兴电子元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