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固体电解质及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固体电解质及电池。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其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良好的循环性能、无记忆效应等特点,成为近几年来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然而,由于锂资源匮乏导致锂离子电池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且有抬头的趋势。为了降低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成本,人们开始研究开发以钠、镁、铝等低成本元素的二次电池,尤其是铝离子电池储量高、得失电子数多、成本低等优势成为替代锂离子电池的新型电池,但是,这些电池通常使用易燃易爆的有机碳酸酯类电解液作为有机电解质溶液,使得电池有可能出现有机电解质溶液泄漏,甚至因此而导致爆炸并引起火灾,因此,如何提高电池的安全性称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固体电解质及电池,以在保证电池性能的前提下,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解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解质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和金属离子盐。/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电解质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和金属离子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质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ZIF-67、ZIF-15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和/或,
所述金属离子盐为碱金属离子盐、镁离子盐或铝离子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为成膜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解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包括聚乙二醇、聚偏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偏二氟乙烯-co-六氟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任意比例混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与所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质量比为1:(0.1~0.4),所述基体与所述金属离子盐的摩尔比为1:(0.05~0.3)。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解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金属离子盐、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和基体在有机溶剂中混合均匀,获得混合悬浊液;
将所述混合悬浊液所含有的所述有机溶剂去除,获得电解质材料。
技术研发人员:康树森,魏彦存,李营,刘岩,范少聪,孟垂舟,
申请(专利权)人: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