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医患管理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9492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医患管理系统和方法,其中,所述生系统包括:医生端,用于医生绑定至平台,并实现对患者提供服务的操作;患者端,用于患者绑定至平台,并实现与具体医生的绑定和就医操作;服务器,用于连接医生端和患者端并传送相关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目前医生对于患者院后长期管理的需求,并且极大的提升了医生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成本,医学逻辑的整合更大程度的避免了医疗行为中出现的大多数医疗失误。通过多元的系统建设和方法功能的实现,极大的简化了患者档案建立及维护的复杂性和工作量,为患者享受专业级医疗服务提供了更简单、便捷的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医患管理系统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医患管理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医患关系依托于线下医疗机构存在,往往患者只有在主动前往医院找到医生就诊时才能建立一次医患关系,并且完成一次诊疗关系后医患之间的关系暨被终止,患者每次就诊均需医生从头重新进行问诊,效率低下,并占用医生大量时间,而且大多数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被专业医生管理才能维持更好的控制效果,目前在没有相关技术的支持情况下,医生无法完成长期管理的工作。现有技术和产品的一些应用,简单的实现了医患的实时沟通,但目前现状依然无法完成医生和患者的长期稳定的关系,并且缺乏一套完善的患者院外建档及更新的机制和方法,基本停留在一次性网上咨询的阶段,个别案例虽然做到了长期跟踪随访,但是用的方法大多为定期电话随访等相对落后低效的方法。不能实现医患之前长期稳定的关系。本专利涉及到的技术及方法旨在改变目前现状,为医生管理患者提供一整套基于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的高效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部分的内容仅仅是专利技术人所知晓的技术,并不当然代表本领域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医患管理系统,包括:医生端,用于医生绑定至平台,并实现对患者提供服务的操作;患者端,用于患者绑定至平台,并实现与具体医生的绑定和就医操作;服务器,用于连接医生端和患者端并传送相关信息;所述患者端设有服药模块、达标模块、患者信息模块;其中,所述服药模块用于生成服药计划、监测并记录患者服药状态以及接收服务器传送的服药提醒信息;所述达标模块用于展示患者健康状况、核心指标;所述患者信息模块用于记录和上传患者的医学资料信息,以及获取医学建议并呈现于患者端;所述医生端包括签约患者管理模块、预约模块;其中,所述签约患者管理模块用于长期签约患者的日常管理;所述预约模块用于记录医生需要处理的就诊预约信息;所述服务器中装有OCR智能识别模块和医学建议模块;其中,所述OCR智能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和结构化处理患者端上传的图像资料,包括但不限于诊断资料、手术记录、化验单、检查报告、病历等,并生成患者的医学信息;所述医学建议模块用于根据医学指南、患者的医学信息提供各项医学建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患者信息模块包括诊断信息子模块和化验检查子模块,所述诊断信息子模块和化验检查子模块分别与服务器信号连接;所述诊断信息子模块用于患者上传诊断信息的医学资料,服务器通过OCR智能识别模块对医学资料识别和结构化处理后生成诊断信息并传送至诊断信息子模块;所述化验检查子模块用于患者上传化验检查的单据,服务器通过OCR智能识别模块对单据识别和结构化处理后生成化验检查的数值并传送至化验检查子模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患者信息模块还包括:图片查寻模块,所述图片查寻模块与服务器信号连接,用于记录患者上传的所有图片供患者查寻和修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患者信息模块还包括:医生查寻模块,所述医生查寻模块与服务器信号连接,用于记录所绑定医生的信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医生端还包括医生团队模块,所述医生团队模块用于管理上、下级医生,患者与第一医生实现绑定后,第一医生可通过医生团队模块选择第二医生作为其上级医生或下级医生共同管理该患者,并向患者端发出推荐信信;患者可通过患者端选择接受或拒绝第一医生的推荐;当患者选择接受后,医生团队模块中形成由第一医生和第二医生形成针对该患者的上、下级医生的集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实现患者与第一医生的绑定的方法为:患者通过患者端选择互联网平台上的第一医生,并向服务器发出请求信号,服务器将患者端发出的请求信号传送至医生端,第一医生通过医生端接收到请求信号后,可选择接受或不接受该患者的请求,第一医生接受请求信号后实现医患绑定;或者,患者直接通过扫描医生的二维码实现在平台上的医患绑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系统还集成有实时交互IM模块,用于医患之间的实时对话交流。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医患管理方法,包括:患者与医生实现绑定;患者端上传患者的医学信息的识别和结构化;服务器根据医学指南和患者的医学信息在医生端生成指南建议值;医生通过医生端在结合指南建议值的基础上提供医学方案和指导。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服务器根据医学指南和患者的医学信息在医生端生成指南建议值的方法为:建立医学指南数据库;根据患者的医学信息在医学指南数据库中进行运算筛选、生成指南建议值,并传送至医生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根据患者的医学信息在医学指南数据库中进行运算筛选、生成指南建议值,并传送至医生端的具体方法为:假设结构化患者的医学信息为n条信息;以第1条信息开始在医学指南数据库中对应筛选,得到指南数据的第一集合;再以第2条信息在指南数据的第一集合中对应筛选,得到指南数据的第二集合;再以第3条信息在指南数据的第二集合中对应筛选,得到指南数据的第三集合;以此运算,直至得到唯一对应的指南建议值;优选地,若直至以最后一条的信息进行筛选后未得出唯一对应的指南建议值,则不生成指南建议值。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医生通过医生端在结合指南建议值的基础上提供医学方案和指导的具体方法为:若医生端的医生认为指南建议值合理,确认后生成医学建议,并传送至患者端;若医生端的医生认为指南建议值不合理,修改指南建议值为合理的医学建议,并传送至患者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该方法中还具有上、下级医生管理方法,具体为:上级医生子模块中的上级医生可直接向患者发出信息;下级医生子模块中的下级医生可在权限内直接向患者发出信息,同时系统会将该信息发送给上级模块中的上级医生;下级医生子模块中的下级医生对超权限的诊治信息发送给上级医生模块的上级医生审核,上级医生审核通过后,系统传送至患者端;和上级医生对所审核的诊治信息具有退回和修改的权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患者的医学信息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或诊断信息、和/或化验、检查信息。本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实现了目前医生对于患者院后长期管理的需求,并且极大的提升了医生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成本,医学逻辑的整合更大程度的避免了医疗行为中出现的大多数医疗失误。通过多元的系统建设和方法功能的实现,极大的简化了患者档案建立及维护的复杂性和工作量,为患者享受专业级医疗服务提供了更简单、便捷的途径。同时,将医疗行为从过去的院内医疗真实的拓展到院外长期医疗,有效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疗效果,降低患者复发和恶化的风险。另外,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套创新医患管理体系,也为各类临床科研提供了有效的数据获取、整理、沉淀的新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医患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医生端,用于医生绑定至平台,并实现对患者提供服务的操作;/n患者端,用于患者绑定至平台,并实现与具体医生的绑定和就医操作;/n服务器,用于连接医生端和患者端并传送相关信息;/n所述患者端设有服药模块、达标模块、患者信息模块;/n其中,/n所述服药模块用于生成服药计划、监测并记录患者服药状态以及接收服务器传送的服药提醒信息;/n所述达标模块用于展示患者健康状况、核心指标;/n所述患者信息模块用于记录和上传患者的医学资料信息,以及获取医学建议并呈现于患者端;/n所述医生端包括签约患者管理模块、预约模块;/n其中,/n所述签约患者管理模块用于长期签约患者的日常管理;/n所述预约模块用于记录医生需要处理的就诊预约信息;/n所述服务器中装有OCR智能识别模块和医学建议模块;/n其中,/n所述OCR智能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和结构化处理患者端上传的图像资料,包括但不限于诊断资料、手术记录、化验单、检查报告、病历等,并生成患者的医学信息;/n所述医学建议模块用于根据医学指南、患者的医学信息提供各项医学建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医患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医生端,用于医生绑定至平台,并实现对患者提供服务的操作;
患者端,用于患者绑定至平台,并实现与具体医生的绑定和就医操作;
服务器,用于连接医生端和患者端并传送相关信息;
所述患者端设有服药模块、达标模块、患者信息模块;
其中,
所述服药模块用于生成服药计划、监测并记录患者服药状态以及接收服务器传送的服药提醒信息;
所述达标模块用于展示患者健康状况、核心指标;
所述患者信息模块用于记录和上传患者的医学资料信息,以及获取医学建议并呈现于患者端;
所述医生端包括签约患者管理模块、预约模块;
其中,
所述签约患者管理模块用于长期签约患者的日常管理;
所述预约模块用于记录医生需要处理的就诊预约信息;
所述服务器中装有OCR智能识别模块和医学建议模块;
其中,
所述OCR智能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和结构化处理患者端上传的图像资料,包括但不限于诊断资料、手术记录、化验单、检查报告、病历等,并生成患者的医学信息;
所述医学建议模块用于根据医学指南、患者的医学信息提供各项医学建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医患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患者信息模块包括诊断治疗信息子模块、化验检查子模块、用药信息子模块,所述诊断信息子模块、化验检查子模块分别与服务器信号连接;
所述诊断治疗信息子模块用于患者上传诊断治疗信息的医学资料,服务器通过OCR智能识别模块对医学资料识别和结构化处理后生成诊断治疗信息并传送至诊断治疗信息子模块;
所述化验检查子模块用于患者上传化验检查的单据,服务器通过OCR智能识别模块对单据识别和结构化处理后生成化验检查的数值并传送至化验检查子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医患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患者信息模块还包括:图片查寻模块,所述图片查寻模块与服务器信号连接,用于记录患者上传的所有图片供患者查寻和修改;
优选地,所述患者信息模块还包括:医生查寻模块,所述医生查寻模块与服务器信号连接,用于记录所绑定医生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医患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生端还包括医生团队模块,所述医生团队模块与服务器信号连接,用于管理上、下级医生,患者与第一医生实现绑定后,第一医生可通过医生团队模块选择第二医生作为其上级医生或下级医生共同管理该患者,并向患者端发出推荐信息;患者可通过患者端选择接受或拒绝第一医生的推荐;当患者选择接受时,医生团队模块中形成由第一医生和第二医生组成针对该患者的上、下级医生的集合;
优选地,实现患者与第一医生的绑定的方法为:患者通过患者端选择互联网平台上的第一医生,并向服务器发出请求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闻欣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翼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