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湖南工学院专利>正文

基于BIM的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施工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9383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施工方法及系统,所述基于BIM的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施工系统包括:板带数据获取模块、板带模型设计模块、模型校审模块、中央控制模块、模型拆分模块、物料运输模块、浇梁搭设模块、板带位置确定模块、板带浇注模块、施工监控模块、视频数据预处理模块、板带评估模块、云存储模块、更新显示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板带模型校审模块可以随时随地调取校审批注文件,提高了校审批注操作的便捷性;通过模型拆分模块基于BIM平台对三维建筑板带模型进行二维转化、拆分,能够将所有构件的三维图自动生成为拆分后的每个构件的二维图,提高了BIM装配式建筑技术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BIM的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施工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的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施工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叠合楼板整体性好,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建筑上将带状现浇板称为板带。位置不同配筋不同。加强带,后浇带都属板带。楼层板带是包括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楼层板带,柱上板带、跨中板带是无梁结构的工程,柱上板带是以柱为主要受力,跨中板带次要受力的结构,配筋是不同的,后浇带、加强带是工程结构超过一定长度时施工过程中所需要一种处理方法。另外,从建筑专业术语上讲,板带是为了结构设计、钢筋配筋、施工要求的需要而设定的对于建筑结构的底板或者楼板而划分的界定区域。然而,现有基于BIM技术的整体装配式建筑中叠合板现浇板带施工方法对于BIM板带模型对象的校审批注校审时,需要重新打开原文件并针对校审批注内容进行修改,这样的操作非常不方便;同时,现有的装配式建筑中,基于BIM生成的板带模型一般为三维图纸,在BIM平台中并没有对应的二维图纸,而在构件生产加工等后续环节中需要用到二维图纸,现有采用的方式为重新绘制相关的二维图纸,操作复杂。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是:现有基于BIM技术的整体装配式建筑中叠合板现浇板带施工方法对于BIM板带模型对象的校审批注校审时,需要重新打开原文件并针对校审批注内容进行修改,这样的操作非常不方便;同时,现有的装配式建筑中,基于BIM生成的板带模型一般为三维图纸,在BIM平台中并没有对应的二维图纸,而在构件生产加工等后续环节中需要用到二维图纸,现有采用的方式为重新绘制相关的二维图纸,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施工方法及系统。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BIM的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施工方法,所述基于BIM的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板带数据获取模块利用数据获取设备获取待浇筑的板带数据;通过板带模型设计模块利用BIM程序根据获取的待浇筑的板带数据设计所述建筑中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模型。步骤二,通过模型校审模块利用校审程序建立BIM板带模型构件和/或构件组的质量数据标准属性,并建立质量控制要点数据库;将工程资料关系表与施工工序信息表进行关联,将BIM板带模型质量数据标准属性扩展至关联数据库。步骤三,根据各工序下的工程资料表格,提取对应的属性值写入对应的属性字段;根据属性字段使用BIM程序启动BIM板带模型对象并打开指定TCP/IP端口,使得所述BIM程序处于监听状态。步骤四,开启校审工具,所述校审工具通过BIM程序的BIM插件的通讯接口获取到当前BIM程序的视点信息;使用所述校审工具在操作系统窗口上创建图层并添加校审批注对象形成校审批注文件,完成后将所述校审批注文件保存至所述BIM插件当中;所述BIM插件的数据存储于公用的数据库中。步骤五,重新打开所述BIM板带模型对象,当选择还原校审批注时,BIM程序从所述BIM插件中调取与所述BIM板带模型对象相对应的校审批注文件,并将其显示在操作系统窗口上,实现对设计的所述建筑中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模型进行校审批注。步骤六,通过中央控制模块利用中央处理器控制所述基于BIM的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施工系统各个模块的正常工作。步骤七,通过模型拆分模块根据建筑图纸布设施工场地,并根据划分完成的施工场地建立施工场地BIM板带模型;在施工场地上划分施工场地,在场地BIM板带模型基础上建设项目土建BIM板带模型;获取基于BIM生成的三维建筑板带模型。步骤八,利用拆分程序对所述三维建筑板带模型进行投影,生成二维平面板带模型,生成每个构件对应的区域网格图层;获取所述区域网格图层,采用几何包围的方法将所述二维平面板带模型拆分为各单个构件对应的二维板带模型,生成拆分文件。步骤九,通过物料运输模块利用运输机构运输所述建筑中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浇注所需的物料;通过浇梁搭设模块利用搭设机构搭设所述建筑中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的浇梁支架。步骤十,通过板带位置确定模块利用位置确定程序确定所述建筑中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的浇注位置;通过板带浇注模块利用浇注设备对所述建筑中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进行混凝土浇注。步骤十一,通过施工监控模块利用摄像器对所述基于BIM的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施工过程进行监控,并获取原始监控视频数据;通过视频数据预处理模块利用数据预处理程序对获取的板带施工过程的原始监控视频数据进行去噪增强、删除冗余数据的预处理操作。步骤十二,通过带评估模块利用评估程序根据预处理后的板带施工过程的原始监控视频数据进行板带的评估,并生成板带评估报告。步骤十三,通过云存储模块利用云数据库服务器存储获取的待浇筑的板带数据、建筑中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模型、校审批注结果、拆分处理结果、原始监控视频数据以及板带评估报告。步骤十四,通过更新显示模块利用更新程序对获取的待浇筑的板带数据、建筑中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模型、校审批注结果、拆分处理结果、原始监控视频数据以及板带评估报告的实时数据进行更新,并通过显示器进行数据的显示。进一步,步骤四中,所述视点信息包括BIM板带模型对象窗口视点信息、当前Windows操作系统的屏幕分辨率、当前的BIM程序窗口坐标位置及窗口大小之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BIM板带模型对象窗口视点信息包括在BIM程序中三维图矩形的角s点、当前坐标点、向前方向的向量值、向上方向的向量值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步骤四中,所述使用所述校审工具在操作系统窗口上创建图层后,还包括:截取当前的屏幕镜像作为所述校审批注文件的底图。进一步,步骤四中,所述图层位于所述操作系统窗口的最上层。进一步,步骤四中,所述形成校审批注文件时还包括:判断所述BIM板带模型对象之前是否已存在相对应的校审批注文件,若存在,则将新形成的校审批注文件通过命名与之前已存在的校审批注文件进行区分。进一步,步骤八中,所述对所述三维建筑板带模型进行投影,生成二维平面板带模型,生成每个构件对应的区域网格图层之后,还包括:获取各个构件的属性信息,建立构件对应的区域网格图层与所述属性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进一步,步骤八中,所述在所述采用几何包围的方法将所述二维平面板带模型拆分为各单个构件对应的二维板带模型,生成拆分文件之后,还包括:以构件的版本、编码信息为生成的所述拆分文件进行命名;根据所述二维板带模型生成预设格式的位图。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所述的基于BIM的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施工方法的基于BIM的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施工系统,所述基于BIM的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施工系统包括:板带数据获取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的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BIM的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通过板带数据获取模块利用数据获取设备获取待浇筑的板带数据;通过板带模型设计模块利用BIM程序根据获取的待浇筑的板带数据设计所述建筑中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模型;/n步骤二,通过模型校审模块利用校审程序建立BIM板带模型构件和/或构件组的质量数据标准属性,并建立质量控制要点数据库;将工程资料关系表与施工工序信息表进行关联,将BIM板带模型质量数据标准属性扩展至关联数据库;/n步骤三,根据各工序下的工程资料表格,提取对应的属性值写入对应的属性字段;根据属性字段使用BIM程序启动BIM板带模型对象并打开指定TCP/IP端口,使得所述BIM程序处于监听状态;/n步骤四,开启校审工具,所述校审工具通过BIM程序的BIM插件的通讯接口获取到当前BIM程序的视点信息;使用所述校审工具在操作系统窗口上创建图层并添加校审批注对象形成校审批注文件,完成后将所述校审批注文件保存至所述BIM插件当中;所述BIM插件的数据存储于公用的数据库中;/n步骤五,重新打开所述BIM板带模型对象,当选择还原校审批注时,BIM程序从所述BIM插件中调取与所述BIM板带模型对象相对应的校审批注文件,并将其显示在操作系统窗口上,实现对设计的所述建筑中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模型进行校审批注;/n步骤六,通过中央控制模块利用中央处理器控制所述基于BIM的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施工系统各个模块的正常工作;/n步骤七,通过模型拆分模块根据建筑图纸布设施工场地,并根据划分完成的施工场地建立施工场地BIM板带模型;在施工场地上划分施工场地,在场地BIM板带模型基础上建设项目土建BIM板带模型;获取基于BIM生成的三维建筑板带模型;/n步骤八,利用拆分程序对所述三维建筑板带模型进行投影,生成二维平面板带模型,生成每个构件对应的区域网格图层;获取所述区域网格图层,采用几何包围的方法将所述二维平面板带模型拆分为各单个构件对应的二维板带模型,生成拆分文件;/n步骤九,通过物料运输模块利用运输机构运输所述建筑中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浇注所需的物料;通过浇梁搭设模块利用搭设机构搭设所述建筑中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的浇梁支架;/n步骤十,通过板带位置确定模块利用位置确定程序确定所述建筑中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的浇注位置;通过板带浇注模块利用浇注设备对所述建筑中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进行混凝土浇注;/n步骤十一,通过施工监控模块利用摄像器对所述基于BIM的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施工过程进行监控,并获取原始监控视频数据;通过视频数据预处理模块利用数据预处理程序对获取的板带施工过程的原始监控视频数据进行去噪增强、删除冗余数据的预处理操作;/n步骤十二,通过带评估模块利用评估程序根据预处理后的板带施工过程的原始监控视频数据进行板带的评估,并生成板带评估报告;/n步骤十三,通过云存储模块利用云数据库服务器存储获取的待浇筑的板带数据、建筑中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模型、校审批注结果、拆分处理结果、原始监控视频数据以及板带评估报告;/n步骤十四,通过更新显示模块利用更新程序对获取的待浇筑的板带数据、建筑中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模型、校审批注结果、拆分处理结果、原始监控视频数据以及板带评估报告的实时数据进行更新,并通过显示器进行数据的显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BIM的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板带数据获取模块利用数据获取设备获取待浇筑的板带数据;通过板带模型设计模块利用BIM程序根据获取的待浇筑的板带数据设计所述建筑中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模型;
步骤二,通过模型校审模块利用校审程序建立BIM板带模型构件和/或构件组的质量数据标准属性,并建立质量控制要点数据库;将工程资料关系表与施工工序信息表进行关联,将BIM板带模型质量数据标准属性扩展至关联数据库;
步骤三,根据各工序下的工程资料表格,提取对应的属性值写入对应的属性字段;根据属性字段使用BIM程序启动BIM板带模型对象并打开指定TCP/IP端口,使得所述BIM程序处于监听状态;
步骤四,开启校审工具,所述校审工具通过BIM程序的BIM插件的通讯接口获取到当前BIM程序的视点信息;使用所述校审工具在操作系统窗口上创建图层并添加校审批注对象形成校审批注文件,完成后将所述校审批注文件保存至所述BIM插件当中;所述BIM插件的数据存储于公用的数据库中;
步骤五,重新打开所述BIM板带模型对象,当选择还原校审批注时,BIM程序从所述BIM插件中调取与所述BIM板带模型对象相对应的校审批注文件,并将其显示在操作系统窗口上,实现对设计的所述建筑中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模型进行校审批注;
步骤六,通过中央控制模块利用中央处理器控制所述基于BIM的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施工系统各个模块的正常工作;
步骤七,通过模型拆分模块根据建筑图纸布设施工场地,并根据划分完成的施工场地建立施工场地BIM板带模型;在施工场地上划分施工场地,在场地BIM板带模型基础上建设项目土建BIM板带模型;获取基于BIM生成的三维建筑板带模型;
步骤八,利用拆分程序对所述三维建筑板带模型进行投影,生成二维平面板带模型,生成每个构件对应的区域网格图层;获取所述区域网格图层,采用几何包围的方法将所述二维平面板带模型拆分为各单个构件对应的二维板带模型,生成拆分文件;
步骤九,通过物料运输模块利用运输机构运输所述建筑中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浇注所需的物料;通过浇梁搭设模块利用搭设机构搭设所述建筑中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的浇梁支架;
步骤十,通过板带位置确定模块利用位置确定程序确定所述建筑中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的浇注位置;通过板带浇注模块利用浇注设备对所述建筑中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进行混凝土浇注;
步骤十一,通过施工监控模块利用摄像器对所述基于BIM的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施工过程进行监控,并获取原始监控视频数据;通过视频数据预处理模块利用数据预处理程序对获取的板带施工过程的原始监控视频数据进行去噪增强、删除冗余数据的预处理操作;
步骤十二,通过带评估模块利用评估程序根据预处理后的板带施工过程的原始监控视频数据进行板带的评估,并生成板带评估报告;
步骤十三,通过云存储模块利用云数据库服务器存储获取的待浇筑的板带数据、建筑中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模型、校审批注结果、拆分处理结果、原始监控视频数据以及板带评估报告;
步骤十四,通过更新显示模块利用更新程序对获取的待浇筑的板带数据、建筑中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模型、校审批注结果、拆分处理结果、原始监控视频数据以及板带评估报告的实时数据进行更新,并通过显示器进行数据的显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视点信息包括BIM板带模型对象窗口视点信息、当前Windows操作系统的屏幕分辨率、当前的BIM程序窗口坐标位置及窗口大小之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BIM板带模型对象窗口视点信息包括在BIM程序中三维图矩形的角s点、当前坐标点、向前方向的向量值、向上方向的向量值中的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使用所述校审工具在操作系统窗口上创建图层后,还包括:截取当前的屏幕镜像作为所述校审批注文件的底图。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整体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板带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陵姣侯蕊陈诚何成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