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雪橇辅助行使轮快装结构,包括辅助轮安装座和辅助行驶轮装配单元;所述辅助轮安装座包括底板、两个侧板,所述两个侧板拼焊在所述底板两侧,两个所述侧板上正对开设有辅助轮定位道轨,所述辅助行驶轮装配单元包括π型辅助轮支撑焊接支架和辅助轮行驶轮,所述π型辅助轮支撑焊接支架包括扁钢、车轮安装轴和连接板,所述扁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向外固定安装有所述车轮安装轴,所述辅助轮行驶轮安装在所述车轮安装轴上。辅助轮安装座只需安装辅助行驶轮装配单元就可实现快速、精准定位与拆装,无需借助任何工具,使用方便、制作简单、易于实施,减少了拆装时间,节约了制造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雪橇辅助行使轮快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摩托雪橇辅助行驶轮
,尤其涉及一种摩托雪橇辅助行使轮快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的摩托雪橇辅助行驶轮在每个雪橇板的两侧分别设置两个辅助行驶轮装配单元,采用冰刀、雪橇板和辅助轮安装座固定在一起,如说明书附图图1。辅助轮装配单元由单侧的Z型联接臂与辅助轮固联,每一个雪橇板辅助安装座,需安装两个装配单元,并通过插销进行固定,如说明书附图图2。这样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会带来诸多不便,由于空间受限,导致插销定位困难,工序繁琐等一系列装配问题,拆卸时,若插销受力变形,就不能实现快速的拆装,必须要借助相应的工具,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人力。现有技术在性能上,由于采用Z型独立联接臂结构,如说明书附图图3,容易侧向受力不均,导致辅助轮偏磨严重,车辆跑偏,辅助轮安装座单侧形变严重等问题。综上,现有的结构,拆装费时、费力、结构复杂,拆装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快速定位和安装,省时省力,易于实施,效率高,可靠性高的摩托雪橇辅助行使轮快装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雪橇辅助行使轮快装结构,包括辅助轮安装座和辅助行驶轮装配单元;所述辅助轮安装座包括底板、两个侧板和定位销,所述两个侧板拼焊在所述底板两侧,两个所述侧板上正对贯穿设置有销孔,所述定位销固定安装在所述销孔内,两个所述侧板上正对开设有辅助轮定位道轨,所述辅助轮定位道轨弯折设置,所述辅助轮定位道轨内侧的高度高于外侧的开口的高度;所述辅助行驶轮装配单元包括π型辅助轮支撑焊接支架和辅助轮行驶轮,所述辅助轮行驶轮设置有两个,所述π型辅助轮支撑焊接支架包括扁钢、车轮安装轴和连接板,所述扁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向外固定安装有所述车轮安装轴,两个所述车轮安装轴同轴设置,所述辅助轮行驶轮安装在所述车轮安装轴上。这样,辅助轮安装座侧板,内部有精准设计的辅助轮定位道轨,结构简单,利用重力可实现辅助轮落地后的快速、精准定位,保证雪橇板受力正常。当雪橇板扶手轻轻上抬时,将辅助行驶轮装配单元沿辅助轮安装座内部导轨滑动,可实现车轮快速定位与安装;拆卸时,利用辅助行驶轮装配单元自重可自行脱落,简单、方便,无需任何工具。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销设置有两个。可以更好的实现连接定位。进一步的,还包括定位板,两个所述侧板上正对贯穿设置有定位缺口,所述定位板的两侧插接配合在所述定位缺口内,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底板和侧板拼焊连接。增加连接强度。进一步的,所述扁钢上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环,限位环内侧面之间的距离与两个侧板外侧面之间的距离相匹配。可以更好的对辅助轮行驶轮的位置进行限位,方便安装拆卸。进一步的,两个所述侧板还设置有缓冲缺口,所述缓冲缺口设置在所述辅助轮定位道轨下方外侧。可以方便安装拆卸。进一步的,所述辅助轮安装座由钢板拼焊制得。重量轻便,结构简单,可采用激光切割技术,制造成本低,便于大批量生产。安装方式采用冰刀、雪橇板和辅助轮安装座固定在一起,不拆卸。综上,本摩托雪橇辅助行使轮快装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每一个辅助轮安装座只需安装一个辅助行驶轮装配单元就可实现快速、精准定位与拆装,无需借助任何工具,使用方便、制作简单、易于实施,减少了拆装时间,节约了制造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
技术介绍
中辅助轮安装座装配方式结构示意图。图2为
技术介绍
中辅助行驶轮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为
技术介绍
中Z型独立联接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辅助轮安装座拼焊爆炸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侧板精准定位导轨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辅助行驶轮装配单元装配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π型辅助轮支撑焊接支架结构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拆卸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上端”“下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3-8,一种摩托雪橇辅助行使轮快装结构,包括辅助轮安装座1和辅助行驶轮装配单元2;所述辅助轮安装座1包括底板3、两个侧板4和定位销5,所述两个侧板4拼焊在所述底板3两侧,两个所述侧板4上正对贯穿设置有销孔6,所述定位销5固定安装在所述销孔6内,两个所述侧板4上正对开设有辅助轮定位道轨7,所述辅助轮定位道轨7弯折设置,所述辅助轮定位道轨7内侧的高度高于外侧的开口的高度;所述辅助行驶轮装配单元2包括π型辅助轮支撑焊接支架8和辅助轮行驶轮9,所述辅助轮行驶轮9设置有两个,所述π型辅助轮支撑焊接支架8包括扁钢10、车轮安装轴11和连接板12,所述扁钢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板1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2向外固定安装有所述车轮安装轴11,两个所述车轮安装轴11同轴设置,所述辅助轮9行驶轮安装在所述车轮安装轴11上。这样,辅助轮安装座侧板,内部有精准设计的辅助轮定位道轨,结构简单,利用重力可实现辅助轮落地后的快速、精准定位,保证雪橇板受力正常。当雪橇板扶手轻轻上抬时,将辅助行驶轮装配单元沿辅助轮安装座内部导轨滑动,可实现车轮快速定位与安装;拆卸时,利用辅助行驶轮装配单元自重可自行脱落,简单、方便,无需任何工具。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销5设置有两个。可以更好的实现连接定位。进一步的,还包括定位板12,两个所述侧板4上正对贯穿设置有定位缺口13,所述定位板12的两侧插接配合在所述定位缺口13内,所述定位板12与所述底板3和侧板4拼焊连接。增加连接强度。进一步的,所述扁钢10上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环14,限位环14内侧面之间的距离与两个侧板4外侧面之间的距离相匹配。可以更好的对辅助轮行驶轮的位置进行限位,方便安装拆卸。进一步的,两个所述侧板4还设置有缓冲缺口15,所述缓冲缺口15设置在所述辅助轮定位道轨7下方外侧。可以方便安装拆卸。进一步的,所述辅助轮安装座1由钢板拼焊制得。重量轻便,结构简单,可采用激光切割技术,制造成本低,便于大批量生产。安装方式采用冰刀、雪橇板和辅助轮安装座固定在一起,不拆卸。原理:当雪橇板扶手15轻轻上抬时,将辅助行驶轮装配单元沿辅助轮安装座内部导轨滑动,可实现车轮快速定位与安装;拆卸时,利用辅助行驶轮装配单元自重可自行脱落,简单、方便,无需任何工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雪橇辅助行使轮快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助轮安装座和辅助行驶轮装配单元;所述辅助轮安装座包括底板、两个侧板和定位销,所述两个侧板拼焊在所述底板两侧,两个所述侧板上正对贯穿设置有销孔,所述定位销固定安装在所述销孔内,两个所述侧板上正对开设有辅助轮定位道轨,所述辅助轮定位道轨弯折设置,所述辅助轮定位道轨内侧的高度高于外侧的开口的高度;所述辅助行驶轮装配单元包括π型辅助轮支撑焊接支架和辅助轮行驶轮,所述辅助轮行驶轮设置有两个,所述π型辅助轮支撑焊接支架包括扁钢、车轮安装轴和连接板,所述扁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向外固定安装有所述车轮安装轴,两个所述车轮安装轴同轴设置,所述辅助轮行驶轮安装在所述车轮安装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雪橇辅助行使轮快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助轮安装座和辅助行驶轮装配单元;所述辅助轮安装座包括底板、两个侧板和定位销,所述两个侧板拼焊在所述底板两侧,两个所述侧板上正对贯穿设置有销孔,所述定位销固定安装在所述销孔内,两个所述侧板上正对开设有辅助轮定位道轨,所述辅助轮定位道轨弯折设置,所述辅助轮定位道轨内侧的高度高于外侧的开口的高度;所述辅助行驶轮装配单元包括π型辅助轮支撑焊接支架和辅助轮行驶轮,所述辅助轮行驶轮设置有两个,所述π型辅助轮支撑焊接支架包括扁钢、车轮安装轴和连接板,所述扁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向外固定安装有所述车轮安装轴,两个所述车轮安装轴同轴设置,所述辅助轮行驶轮安装在所述车轮安装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雪橇辅助行使轮快装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应飞,李剑,孙威,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嘉陵全域机动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