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形态折叠硅胶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9280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形态折叠硅胶垫,包括连接板、扣连结构、滚轴、橡胶椎体、排气孔、上垫面、下垫面和滚槽,通过将上垫面与下垫面设置为正方形结构,能够便于拼接成型,在半环扣分别扣接在滚的外侧,能够实现多个成块的硅胶垫的拼接,在扣连结构的配合下,能够实现硅胶垫多形态折叠,不易损坏,在上垫面的底侧与下垫面的顶侧设置有橡胶椎体与橡胶球,能够配合连接,在使用时,不仅能够缓冲压力,还能提高硅胶垫的拉伸强度,通过设置纤维网格层、纺织物层和塑料薄膜,能够保证硅胶垫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提高硅胶的物理性能,在硅胶基层的顶侧设置有耐磨层与防火层,能够提高硅胶垫耐磨能力和防火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形态折叠硅胶垫
本技术涉及硅胶垫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形态折叠硅胶垫。
技术介绍
硅胶垫是硅胶制品中市场需求比较多的一类产品,有一定的张力、柔韧性、优良的绝缘性、耐压,耐高温,耐低温,化学性质稳定、环保安全、无异味,食品级硅胶垫具有无毒无味,不溶于水和任何溶剂,是一种高活性的绿色产品;现有的硅胶垫在携带和使用时,只能卷起来,不能实现多形态折叠,不易携带,而且在折叠时容易产生撕裂等情况,容易造成硅胶垫的损坏,现有的硅胶垫防火和耐磨能力差,物理性能差,针对以上缺点,需要设计一种多形态折叠硅胶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形态折叠硅胶垫,解决了现有不能实现多形态折叠,不易携带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形态折叠硅胶垫,包括连接板、扣连结构、滚轴、橡胶椎体、橡胶球、排气孔、上垫面、下垫面和滚槽,所述上垫面的底侧面与下垫面的顶侧面上分别成矩阵列粘黏固定有橡胶椎体,所述橡胶球固定在橡胶椎体的顶端端部,上下所述橡胶球上下交错卡接设置,所述上垫面的四边侧边分别固定粘黏在连接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形态折叠硅胶垫,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1)、扣连结构(2)、滚轴(3)、橡胶椎体(4)、橡胶球(5)、排气孔(6)、上垫面(7)、下垫面(8)和滚槽(9),所述上垫面(7)的底侧面与下垫面(8)的顶侧面上分别成矩阵列粘黏固定有橡胶椎体(4),所述橡胶球(5)固定在橡胶椎体(4)的顶端端部,上下所述橡胶球(5)上下交错卡接设置,所述上垫面(7)的四边侧边分别固定粘黏在连接板(1)的侧边顶部,所述下垫面(8)的四边侧边分别固定粘黏在连接板(1)的侧边底部,所述上垫面(7)与下垫面(8)的内部成矩阵列开设有排气孔(6),所述连接板(1)的外侧开设有滚槽(9),所述滚轴(3)的两端分别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形态折叠硅胶垫,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1)、扣连结构(2)、滚轴(3)、橡胶椎体(4)、橡胶球(5)、排气孔(6)、上垫面(7)、下垫面(8)和滚槽(9),所述上垫面(7)的底侧面与下垫面(8)的顶侧面上分别成矩阵列粘黏固定有橡胶椎体(4),所述橡胶球(5)固定在橡胶椎体(4)的顶端端部,上下所述橡胶球(5)上下交错卡接设置,所述上垫面(7)的四边侧边分别固定粘黏在连接板(1)的侧边顶部,所述下垫面(8)的四边侧边分别固定粘黏在连接板(1)的侧边底部,所述上垫面(7)与下垫面(8)的内部成矩阵列开设有排气孔(6),所述连接板(1)的外侧开设有滚槽(9),所述滚轴(3)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滚槽(9)的两端槽壁内的轴承座内,所述扣连结构(2)扣连在连接板(1)上;
所述上垫面(7)与下垫面(8)的内部结构相同,所述上垫面(7)与下垫面(8)的内部结构包括耐磨层(11)、防火层(12)、硅胶基层(13)、纤维网格层(14)、纺织物层(15)和塑料薄膜(16),所述硅胶基层(13)的顶侧并列设置有耐磨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欢欢孙伟张艮吴周超顿天军钟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明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