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8977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压控制方法和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属于电子技术领域。电子设备包括电源芯片、负载芯片,其中,电源芯片的输出端与负载芯片的第一管脚通过电源网络连接,电源网络具有第一阻抗,第一阻抗与初始状态下电源网络的物理参数相关,该方法包括:获取电源网络的第一阻抗;基于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长,获取电源网络的第二阻抗,其中,所述第二阻抗与所述电源网络的老化程度相关;基于电源网络的实际工作电流、第一阻抗和第二阻抗,获取电源网络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其中,第一电压与第一阻抗相关,第二电压与第二阻抗相关;根据第一电压、第二电压和负载芯片所需的第三电压,获取目标电压;调节电源芯片的输出电压至目标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压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属于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电压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电子设备已从传统的通讯工具演变为承载移动应用、移动内容、增值服务等众多功能的移动平台。而随着电子设备所提供服务的类型增多,使得电子设备的耗电速度更快、功耗更大,待机时长相对较低。为了增加电子设备的待机使用时长,相关技术中主要是通过增大电池容量和使用低功耗处理器这两种方式来实现其目的的。其中,对于增大电池容量的方式而言,其会带来整机重量和厚度的增加,从而降低电子设备的使用便捷性和美观性;而使用低功耗处理器的方式,则受限于摩尔定律,使得半导体工艺的水平提高难度较大。因此,相关技术中对电子设备降低功耗的方案普遍存在着改造工艺难度大和影响电子设备的便捷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压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对电子设备降低功耗的方案所存在的改造工艺难度大和影响电子设备的便捷性的问题。r>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源芯片、负载芯片,其中,所述电源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芯片的第一管脚通过电源网络连接,所述电源网络具有第一阻抗,所述第一阻抗与初始状态下所述电源网络的物理参数相关,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所述电源网络的第一阻抗;/n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长,获取所述电源网络的第二阻抗,其中,所述第二阻抗与所述电源网络的老化程度相关;/n基于所述电源网络的实际工作电流、所述第一阻抗和所述第二阻抗,获取所述电源网络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其中,所述第一电压与所述第一阻抗相关,所述第二电压与所述第二阻抗相关;/n根据所述第一电压、第二电压和所述负载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源芯片、负载芯片,其中,所述电源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芯片的第一管脚通过电源网络连接,所述电源网络具有第一阻抗,所述第一阻抗与初始状态下所述电源网络的物理参数相关,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电源网络的第一阻抗;
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长,获取所述电源网络的第二阻抗,其中,所述第二阻抗与所述电源网络的老化程度相关;
基于所述电源网络的实际工作电流、所述第一阻抗和所述第二阻抗,获取所述电源网络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其中,所述第一电压与所述第一阻抗相关,所述第二电压与所述第二阻抗相关;
根据所述第一电压、第二电压和所述负载芯片所需的第三电压,获取目标电压;
调节所述电源芯片的输出电压至所述目标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负载芯片所需的第三电压,获取目标电压,包括:
按照预设权重参数对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进行加权求和;
将所述加权求和的结果与所述负载芯片所需的第三电压相加,获取所述目标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芯片的输入端通过反馈网络与所述负载芯片的第二管脚连接,所述反馈网络与所述负载芯片并联连接,所述反馈网络用于检测所述电源芯片的输入电压;
所述获取所述电源网络的第一阻抗,包括:
获取所述电源芯片的所述输入电压、预设输出电压以及额定工作电流;
根据所述预设输出电压和所述输入电压的差值,以及所述额定工作电流,获取所述电源网络的第一阻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长,获取所述电源网络的第二阻抗,包括:
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长,查询预设的电源网络的使用时长与阻抗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电源网络的第二阻抗。


5.一种电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电源芯片、负载芯片,其中,所述电源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芯片的第一管脚通过电源网络连接,所述电源网络具有第一阻抗,所述第一阻抗与初始状态下所述电源网络的物理参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强模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