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三维地震勘探激发点位优化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8914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山地三维地震勘探激发点位优化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一理论激发点位的坐标、高程以及以该理论激发点位为中心的预设范围内所有样点的坐标、高程、地形坡位类型;根据各样点的坐标、高程以及该理论激发点位的坐标、高程计算各样点的贡献率;根据各样点的地形坡位类型和贡献率选择一样点作为该理论激发点位优化后的激发点位,其中,在优化激发点位时,考虑了地形坡位类型,能达到预期目标,另外,在选点时,以该理论激发点位为中心的预设范围内所有样点作为选择对象,考虑了选点前后两个点位的距离和改善幅度的关系,解决点位偏移量过大或不必要的偏移导致观测系统属性的不均匀性增加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山地三维地震勘探激发点位优化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陆上石油地震勘探
,尤其涉及一种山地三维地震勘探激发点位优化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在山地三维地震勘探的野外数据采集阶段,通常会基于降低施工难度和提高地震资料品质两方面的需要,对理论设计的激发点位置进行优化。目前山地三维地震勘探激发点位置优化主要有两种方法:(1)人工选点方法:在理论设计的激发点位附近,通过人工观察地形地貌后,按照主观判断来选择激发点位置。实现过程如下:首先,负责选点的技术人员抵达理论设计的激发点位置附近,对视野范围内地形地貌进行观察,并对不同位置的激发条件和施工条件的优劣做出主观评价;然后,在技术允许的偏移范围内选择一个有利于降低施工难度和得好资料的位置作为优化后的激发点位置。该方法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依靠人工方式对对周边环境进行观察和评价的效率较低;第二、位置好坏由主观判断决定,选点效果与施工人员的经验、责任心和选点过程中观察范围的大小等因素相关,选点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大。(2)以地表高程和坡度为约束条件的自动化选点方法:利用软件对一定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地三维地震勘探激发点位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优化一施工区内的所有理论激发点位,包括:/n获取一理论激发点位的坐标、高程以及以该理论激发点位为中心的预设范围内所有样点的坐标、高程、地形坡位类型;/n根据各样点的坐标、高程以及该理论激发点位的坐标、高程计算各样点的贡献率;/n根据各样点的地形坡位类型和贡献率选择一样点作为该理论激发点位优化后的激发点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地三维地震勘探激发点位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优化一施工区内的所有理论激发点位,包括:
获取一理论激发点位的坐标、高程以及以该理论激发点位为中心的预设范围内所有样点的坐标、高程、地形坡位类型;
根据各样点的坐标、高程以及该理论激发点位的坐标、高程计算各样点的贡献率;
根据各样点的地形坡位类型和贡献率选择一样点作为该理论激发点位优化后的激发点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三维地震勘探激发点位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该施工区的数字高程模型获取该施工区的地形位置指数数据体;
根据所述数字高程模型以及所述地形位置指数数据体生成该施工区的地形坡位分类数据体;
其中,所述数字高程模型包括:多个样点的坐标、高程,所述地形坡位分类数据体包括:多个样点的地形坡位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三维地震勘探激发点位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样点的坐标、高程以及该理论激发点位的坐标、高程计算各样点的贡献率,包括:
根据一样点的坐标和该理论激发点位的坐标获取该样点与该理论激发点位的平面距离;
根据该样点的高程和该理论激发点位的高程获取该样点与该理论激发点位的高差;
利用所述高差除以所述平面距离得到该样点的贡献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三维地震勘探激发点位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样点的地形坡位类型和贡献率选择一样点作为该理论激发点位优化后的激发点位,包括:
判断以该理论激发点位为中心的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地形坡位类型为预设地形坡位类型的样点;
若是,根据各样点的贡献率择一样点作为该理论激发点位优化后的激发点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山地三维地震勘探激发点位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样点的地形坡位类型和贡献率选择一样点作为该理论激发点位优化后的激发点位,还包括:
若否,将该理论激发点位作为优化后的激发点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山地三维地震勘探激发点位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样点的贡献率选择一样点作为该理论激发点位优化后的激发点位,包括:
获取贡献率最大的样点;
判断该样点的贡献率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若是,将该样点作为该理论激发点位优化后的激发点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山地三维地震勘探激发点位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样点的贡献率选择一样点作为该理论激发点位优化后的激发点位,还包括:
若否,将该理论激发点位作为优化后的激发点位。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山地三维地震勘探激发点位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形坡位类型包括:谷地、趾坡、平地、中坡、上坡或山脊。


9.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山地三维地震勘探激发点位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该施工区的数字高程模型。


10.一种山地三维地震勘探激发点位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优化一施工区内的所有理论激发点位,包括:
坐标高程获取模块,获取一理论激发点位的坐标、高程以及以该理论激发点位为中心的预设范围内所有样点的坐标、高程、地形坡位类型;
计算模块,根据各样点的坐标、高程以及该理论激发点位的坐标、高程计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旭陈学强刘新文孔德政张岩朱运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