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产品中蓝细菌毒素含量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8873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蓝细菌毒素含量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产品中蓝细菌毒素含量检测系统,所述海产品中蓝细菌毒素含量检测系统包括:体积采集模块、功率采集模块、重量采集模块、中央控制模块、粉碎模块、浸泡模块、提取模块、DNA浓度检测模块、毒素产量测定模块、计算模块、显示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DNA浓度检测模块从海产品蓝细菌中提取蛋白,该获得的蛋白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以及酸碱耐受力,接着通过NanoDropND‑100分光光度计在260nm波长下检测提取液中蛋白的DNA浓度,大大提高检测准确性,检测简单;同时,通过毒素产量测定模块大大提高蓝细菌毒素产量测定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产品中蓝细菌毒素含量检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蓝细菌毒素含量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海产品中蓝细菌毒素含量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蓝细菌旧名为蓝藻(bluealgae)或蓝绿藻(blue—greenalgae),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区别于真核生物的藻类)、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与光合细菌区别是:光合细菌(红螺菌)进行较原始的光合磷酸化作用,反应过程不放氧,为厌氧生物,而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且放氧。它的发展使整个地球大气从无氧状态发展到有氧状态,从而孕育了一切好氧生物的进化和发展。至今已有120多种蓝细菌具有固氮能力,特别是与满江红鱼腥蓝细菌(Anabaenaazollae)共生的水生蕨类满江红,是一种良好的绿肥。但是,有的蓝细菌在受氮、磷等元素污染后引起富营养化的海水“赤潮”和湖泊的“水华”,给渔业和养殖业带来严重危害。此外,还有少数水生种类如微囊蓝细菌属(Microcystis)会产生可诱发人类肝癌的毒素。蓝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包括各种水体、土壤中和部分生物体内外,甚至在岩石表面和其他恶劣环境(高温、低温、盐湖、荒漠和冰原等)中都可找到它们的踪迹,有“先锋生物”之美称。它们在岩石风化、土壤形成以及水体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蓝细菌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包括许多食用种类,如普通木耳念珠蓝细菌(即葛仙米,俗称地耳,N.commun)、盘状螺旋蓝细菌(Spirulinaplatensis)、最大螺旋蓝细菌(Smaxima)等,后两种已开发成有一定经济价值的“螺旋藻”产品。然而,现有海产品中蓝细菌毒素含量检测系统对蓝细菌DNA浓度检测复杂,误差大;同时,对蓝细菌毒素产量测定不准确。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海产品中蓝细菌毒素含量检测系统对蓝细菌DNA浓度检测复杂,误差大;同时,对蓝细菌毒素产量测定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产品中蓝细菌毒素含量检测系统。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海产品中蓝细菌毒素含量检测系统包括:体积采集模块、功率采集模块、重量采集模块、中央控制模块、粉碎模块、浸泡模块、提取模块、DNA浓度检测模块、毒素产量测定模块、计算模块、显示模块;体积采集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体积测量器采集原料体积;功率采集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功率检测器采集超声设备功率数据;重量采集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称重器采集原料重量数据;中央控制模块,与体积采集模块、功率采集模块、重量采集模块、粉碎模块、浸泡模块、提取模块、DNA浓度检测模块、毒素产量测定模块、计算模块、显示模块连接,用于通过主机控制各个模块正常工作;粉碎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粉碎机将海产品样品进行粉碎;浸泡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称重器称取0.20g粉末加入正丁醇1ml、甲醇4ml、水15ml进行混合并浸泡10min;提取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超声设备波功率为200W,超声10min,12000r/min离心12min,移取上层清液,沉淀用同前的条件再抽提两次,合并上清液,40℃以下减压浓缩至5mL,获得提取液;DNA浓度检测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NanoDropND-100分光光度计在260nm波长下检测提取液中蛋白的DNA浓度;毒素产量测定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测定蓝细菌毒素产量;计算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计算程序建立蓝藻细胞中的DNA含量与其胞内蓝细菌毒素含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并计算线性方程,根据该线性方程实现通过DNA定量获得蓝细菌毒素含量测定;显示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显示器显示原料体积、重量、超声设备功率及DNA浓度、测定结果、计算结果。进一步,所述DNA浓度检测模块检测方法如下:(1)将海产品蓝细菌置于Bg-11培养基中,在46℃的温度以及70μmol·m-2·s-1的光照强度下培养15d,获得菌液;(2)在培养期间每天监测OD730nm的生长情况,确定OD730nm为1时对应的菌液作为提取液;将所述提取液进行一次离心处理,去除第一上清液,获得细胞沉淀物;(3)将所述细胞沉淀物置于PBS缓冲液中重悬,并过夜冻存,室温解冻后进行二次离心处理,保留第二上清液;其中,所述第二上清液中包括蛋白;通过NanoDropND-100分光光度计在260nm波长下检测提取液中蛋白的DNA浓度。进一步,所述Bg-11培养基处理方法:(1.1)通过搅拌器将Bg-11培养基和0.3mol·L-1水溶性碳酸氢盐溶液进行混合搅拌。进一步,所述水溶性碳酸氢盐溶液为碳酸氢钠溶液。进一步,所述一次离心处理的时间为8min。进一步,所述PBS缓冲液的用量为10mL。进一步,所述毒素产量测定模块测定方法如下:1)蓝细菌毒素用SiliaPrepC18SPE小柱进行提取;2)溶出的MC-甲醇溶液通过旋转蒸发仪蒸发至微量,甲醇定容至1ml,将定容后的样品用0.22μm的水系玻璃纤维滤膜过滤,滤液装入液相瓶,采用HPLC法实现蓝细菌毒素产量的测定;蓝细菌毒素检测的色谱条件为:色谱柱温度:30℃,流动相:甲醇:水=80:20,水中含0.1%TFA,流速:1ml/min,检测器:紫外可见光检测器波长238nm。进一步,所述蓝细菌毒素用SiliaPrepC18SPE小柱进行提取方法:1.1)将样品经过用10ml甲醇和20ml水预先活化的小柱进行富集,然后用20ml水及20ml10%和20%的甲醇分别进行洗涤;1.2)再用10ml甲醇将蓝细菌毒素进行洗脱。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DNA浓度检测模块从海产品蓝细菌中提取蛋白,该获得的蛋白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以及酸碱耐受力,接着通过NanoDropND-100分光光度计在260nm波长下检测提取液中蛋白的DNA浓度,大大提高检测准确性,检测简单;同时,通过毒素产量测定模块大大提高蓝细菌毒素产量测定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海产品中蓝细菌毒素含量检测系统结构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DNA浓度检测模块检测方法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Bg-11培养基处理方法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毒素产量测定模块测定方法流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蓝细菌毒素用SiliaPrepC18SPE小柱进行提取方法流程图。图1中:1、体积采集模块;2、功率采集模块;3、重量采集模块;4、中央控制模块;5、粉碎模块;6、浸泡模块;7、提取模块;8、DNA浓度检测模块;9、毒素产量测定模块;10、计算模块;11、显示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产品中蓝细菌毒素含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产品中蓝细菌毒素含量检测系统包括:/n体积采集模块、功率采集模块、重量采集模块、中央控制模块、粉碎模块、浸泡模块、提取模块、DNA浓度检测模块、毒素产量测定模块、计算模块、显示模块;/n体积采集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体积测量器采集原料体积;/n功率采集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功率检测器采集超声设备功率数据;/n重量采集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称重器采集原料重量数据;/n中央控制模块,与体积采集模块、功率采集模块、重量采集模块、粉碎模块、浸泡模块、提取模块、DNA浓度检测模块、毒素产量测定模块、计算模块、显示模块连接,用于通过主机控制各个模块正常工作;/n粉碎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粉碎机将海产品样品进行粉碎;/n浸泡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称重器称取0.20g粉末加入正丁醇1ml、甲醇4ml、水15ml进行混合并浸泡10min;/n提取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超声设备波功率为200W,超声10min,12000r/min离心12min,移取上层清液,沉淀用同前的条件再抽提两次,合并上清液,40℃以下减压浓缩至5mL,获得提取液;/nDNA浓度检测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NanoDropND-100分光光度计在260nm波长下检测提取液中蛋白的DNA浓度;/n毒素产量测定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测定蓝细菌毒素产量;/n计算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计算程序建立蓝藻细胞中的DNA含量与其胞内蓝细菌毒素含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并计算线性方程,根据该线性方程实现通过DNA定量获得蓝细菌毒素含量测定;/n显示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显示器显示原料体积、重量、超声设备功率及DNA浓度、测定结果、计算结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产品中蓝细菌毒素含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产品中蓝细菌毒素含量检测系统包括:
体积采集模块、功率采集模块、重量采集模块、中央控制模块、粉碎模块、浸泡模块、提取模块、DNA浓度检测模块、毒素产量测定模块、计算模块、显示模块;
体积采集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体积测量器采集原料体积;
功率采集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功率检测器采集超声设备功率数据;
重量采集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称重器采集原料重量数据;
中央控制模块,与体积采集模块、功率采集模块、重量采集模块、粉碎模块、浸泡模块、提取模块、DNA浓度检测模块、毒素产量测定模块、计算模块、显示模块连接,用于通过主机控制各个模块正常工作;
粉碎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粉碎机将海产品样品进行粉碎;
浸泡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称重器称取0.20g粉末加入正丁醇1ml、甲醇4ml、水15ml进行混合并浸泡10min;
提取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超声设备波功率为200W,超声10min,12000r/min离心12min,移取上层清液,沉淀用同前的条件再抽提两次,合并上清液,40℃以下减压浓缩至5mL,获得提取液;
DNA浓度检测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NanoDropND-100分光光度计在260nm波长下检测提取液中蛋白的DNA浓度;
毒素产量测定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测定蓝细菌毒素产量;
计算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计算程序建立蓝藻细胞中的DNA含量与其胞内蓝细菌毒素含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并计算线性方程,根据该线性方程实现通过DNA定量获得蓝细菌毒素含量测定;
显示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显示器显示原料体积、重量、超声设备功率及DNA浓度、测定结果、计算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海产品中蓝细菌毒素含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NA浓度检测模块检测方法如下:
(1)将海产品蓝细菌置于Bg-11培养基中,在46℃的温度以及70μmol·m-2·s-1的光照强度下培养15d,获得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红卫孙枫林鞠光秀宋旭岩杨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岛市预防医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