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景地质灾害预测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886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质灾害预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远景地质灾害预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温度变化对岩石造成的物理风化进行监测;S2、大气降水对岩石的侵蚀的进行监测;S3、物探手段对岩石的完整性进行监测,将S1‑S3中所收集的数据通过移动网络无线传输至无人监测站中,本监测站设计按照无人值守的方案进行考虑,利用太阳能提供电力,满足现场数据采集电脑的运行,利用温度及波速传感器实时记录温度及波速的变化,从而确定岩石在不同环境中、气候条件下的风化速率。定期雨后收集雨水进行试验手段分析,从而确定岩石的溶蚀的化学风化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景地质灾害预测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灾害预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远景地质灾害预测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一些远景地质容易在温度、降雨以及震动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一些滑坡、崩塌的自然灾害,而现有技术中,难以对这些远景地质实施有效的监测,从而难以对相关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以及避免。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远景地质灾害预测的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远景地质灾害预测的方法。一种远景地质灾害预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温度变化对岩石造成的物理风化进行监测,设置岩石表面的温度监测与岩石内部分层温度监测,通过持续监测表面与内部各层的温度变化并记录曲线;S2、大气降水对岩石的侵蚀的进行监测,对稍平整的岩石表面进行单位面积的围挡,对大气降水进行收集,同时收集未流经岩石的降水作为标准样本,与流经岩石表面的降水进行对比化验;S3、物探手段对岩石的完整性进行监测,在岩石表面及底部单位距离两端放置发生端,实时记录形成曲线便于与温度的变化对比研究,波速时恒定的,岩石出现膨胀、裂隙和收缩变化而所引起的波速变化,从而反应岩石的风化程度;S4、上述S1-S3中所收集的数据通过移动网络无线传输至无人监测站中,无人监测站将收集数据通过卫星信号传输至监测中心。优选的,所述S1中进行岩石表面的温度监测在岩石表面安装固定温度传感器。优选的,所述S1中进行岩石内部分层温度监测时,在岩石上从上至下进行分层开孔,将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孔内。优选的,所述S3中发生端分别为设在在岩石表面的震动波发射器,以及岩石底部的震动波接收器。优选的,所述S4中的无人监测站内设置有具有数据收集系统的电脑,以及无人监测站通过太阳能电池板组件进行发电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监测站设计按照无人值守的方案进行考虑,利用太阳能提供电力,满足现场数据采集电脑的运行,利用温度及波速传感器实时记录温度及波速的变化,从而确定岩石在不同环境中、气候条件下的风化速率。定期雨后收集雨水进行试验手段分析,从而确定岩石的溶蚀的化学风化速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说。一种远景地质灾害预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温度变化对岩石造成的物理风化进行监测,设置岩石表面的温度监测与岩石内部分层温度监测,通过持续监测表面与内部各层的温度变化并记录曲线;其中温度监测时,分别在岩石表面安装固定温度传感器,以及在岩石上从上至下进行分层开孔,或者使用一些自然孔穴,将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孔内;S2、大气降水对岩石的侵蚀的进行监测,对稍平整的岩石表面进行单位面积的围挡,对大气降水进行收集,同时收集未流经岩石的降水作为标准样本,与流经岩石表面的降水进行对比化验;S3、物探手段对岩石的完整性进行监测,在岩石表面及底部单位距离两端放置发生端,发生端分别为设在在岩石表面的震动波发射器,以及岩石底部的震动波接收器,实时记录形成曲线便于与温度的变化对比研究,波速时恒定的,岩石出现膨胀、裂隙和收缩变化而所引起的波速变化,从而反应岩石的风化程度;S4、上述S1-S3中所收集的数据通过移动网络无线传输至无人监测站中,无人监测站将收集数据通过卫星信号传输至监测中心;其中无人监测站内设置有具有数据收集系统的电脑,以及无人监测站通过太阳能电池板组件进行发电使用。本监测站设计按照无人值守的方案进行考虑,利用太阳能提供电力,满足现场数据采集电脑的运行,利用温度及波速传感器实时记录温度及波速的变化,从而确定岩石在不同环境中、气候条件下的风化速率。定期雨后收集雨水进行试验手段分析,从而确定岩石的溶蚀的化学风化速率。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远景地质灾害预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温度变化对岩石造成的物理风化进行监测,设置岩石表面的温度监测与岩石内部分层温度监测,通过持续监测表面与内部各层的温度变化并记录曲线;/nS2、大气降水对岩石的侵蚀的进行监测,对稍平整的岩石表面进行单位面积的围挡,对大气降水进行收集,同时收集未流经岩石的降水作为标准样本,与流经岩石表面的降水进行对比化验;/nS3、物探手段对岩石的完整性进行监测,在岩石表面及底部单位距离两端放置发生端,实时记录形成曲线便于与温度的变化对比研究,波速时恒定的,岩石出现膨胀、裂隙和收缩变化而所引起的波速变化,从而反应岩石的风化程度;/nS4、上述S1-S3中所收集的数据通过移动网络无线传输至无人监测站中,无人监测站将收集数据通过卫星信号传输至监测中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景地质灾害预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温度变化对岩石造成的物理风化进行监测,设置岩石表面的温度监测与岩石内部分层温度监测,通过持续监测表面与内部各层的温度变化并记录曲线;
S2、大气降水对岩石的侵蚀的进行监测,对稍平整的岩石表面进行单位面积的围挡,对大气降水进行收集,同时收集未流经岩石的降水作为标准样本,与流经岩石表面的降水进行对比化验;
S3、物探手段对岩石的完整性进行监测,在岩石表面及底部单位距离两端放置发生端,实时记录形成曲线便于与温度的变化对比研究,波速时恒定的,岩石出现膨胀、裂隙和收缩变化而所引起的波速变化,从而反应岩石的风化程度;
S4、上述S1-S3中所收集的数据通过移动网络无线传输至无人监测站中,无人监测站将收集数据通过卫星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德光侯旭
申请(专利权)人:玉溪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