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8710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制冷系统包括冷媒循环流路和设置于冷媒循环流路上的冷媒加热模块,冷媒循环流路包括主流路和旁通支路,主流路包括依次设置的压缩机、冷凝器、第一节流装置和蒸发器。旁通支路连接压缩机的排气口与第一节流装置的出口且旁通支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旁通支路通断的控制阀。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冷系统进入化霜模式后,开启控制阀以使得旁通支路连通,由于旁通支路不经过第一节流装置,其阻力较主流路更小,大量的冷媒通过该旁通支路流至蒸发器,与通过主流路流至蒸发器相比,冷媒的温度更高,从而提高化霜效率。而且冷媒加热模块的设置可对冷媒加热升温以进一步提高化霜循环的效率,大大缩短化霜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
,特别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风冷冰箱具有自动除霜功能,普遍采用的除霜方式是电加热器除霜。电加热管布置在蒸发器下方,通过加热空气形成自然对流和电热管的热辐射对蒸发器进行除霜,其除霜效率低,除霜时间长,除霜功耗高。除霜期间受自然对流的热空气影响,储藏间室回升温度较高,细菌繁殖速度加快,缩短食材的保质期。与上述电加热器除霜方式相比,通过热气旁通的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效率,但受系统结构所限,仅仅依靠压缩机运转提升冷媒温度的化霜循环,其冷媒温度仍不够高,除霜时间仍然较长,容易引起较高的储藏间室温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提高除霜效率。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冷媒循环流路,包括主流路和旁通支路,主流路包括依次设置的压缩机、冷凝器、第一节流装置和蒸发器,旁通支路被配置为连接压缩机的排气口与第一节流装置的出口且旁通支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旁通支路通断的控制阀;和冷媒加热模块,设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冷媒循环流路,包括主流路和旁通支路,所述主流路包括依次设置的压缩机(1)、冷凝器(2)、第一节流装置(3)和蒸发器(4),所述旁通支路被配置为连接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3)的出口且所述旁通支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旁通支路通断的控制阀(6);和/n冷媒加热模块(5),设置于所述冷媒循环流路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媒循环流路,包括主流路和旁通支路,所述主流路包括依次设置的压缩机(1)、冷凝器(2)、第一节流装置(3)和蒸发器(4),所述旁通支路被配置为连接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3)的出口且所述旁通支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旁通支路通断的控制阀(6);和
冷媒加热模块(5),设置于所述冷媒循环流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加热模块(5)设置于所述主流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加热模块(5)位于所述蒸发器(4)和所述压缩机(1)之间;或者,所述冷媒加热模块(5)位于所述压缩机(1)和所述冷凝器(2)之间;或者,所述冷媒加热模块(5)位于所述冷凝器(2)和所述第一节流装置(3)之间;或者,所述冷媒加热模块(5)位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3)和所述蒸发器(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加热模块(5)设置于所述旁通支路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支路被配置为连接所述冷凝器(2)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3)的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路还包括切换阀(8)以及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3)并联连接的第二节流装置(7),所述切换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起彪朱文琪邓涵孟贺陆文怡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