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剂充注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870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冷剂充注方法和系统,充注方法为:将制冷剂预先充入制冷剂储罐内,制冷剂储罐上设有与制冷系统连接的阀门Ⅰ;将制冷剂储罐与制冷系统的高压管路和/或低压管路连接;对制冷系统抽真空;打开制冷剂储罐的阀门Ⅰ,使制冷剂进入制冷系统,完成制冷剂充注;充注系统包括高压管路、压缩机、冷凝器、低压管路、节流装置、蒸发器、制冷剂储罐、阀门Ⅰ,还包括阀门Ⅱ与阀门Ⅲ。本发明专利技术充注过程简单、效果统一,大大简化操作步骤,尤其适用于双级复叠、混合工质制冷等需要多次充注、多次平衡才能完成的制冷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冷剂充注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申请属于制冷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制冷剂充注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制冷剂的充注过程要经过抽真空-充注-运行等步骤。充注时要精确测量充入的制冷剂量。制冷剂不管是多充还是少充,都会影响制冷温度和制冷效率。对于R404A双组分制冷剂,充注时要以液体形式充入,否则可能改变充入的组分比例。制冷温度达到-70度以下的混合工质,是由多个沸点差别较大的组分组成。充注时要经过抽真空、一次充气平衡、二次充气平衡、三次充气平衡四个步骤,其中每个步骤的压缩机状态、阀门状态都不一样,需要经过培训,并具备一定的经验和技术水平才能完成充注。充入制冷系统的制冷剂量及其组分比例对制冷效果影响很大,按标准流程生产的产品,最终效果往往因制冷剂充注人而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冷剂充注方法和系统,充注过程简单、效果统一,显著提高制冷效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冷剂充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制冷剂预先充入制冷剂储罐内,制冷剂储罐上设有与制冷系统连接的阀门Ⅰ;b.将制冷剂储罐通过阀门Ⅰ与制冷系统的高压管路和/或低压管路连接;c.对制冷系统抽真空至要求的压力并持续要求的时间;d.打开制冷剂储罐的阀门Ⅰ,使制冷剂进入制冷系统,完成制冷剂充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阀门Ⅰ与制冷系统的高压管路和/或低压管路通过焊接或者喇叭口连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制冷系统为自复叠制冷系统,制冷剂为多元混合制冷剂,制冷剂储罐为储液罐或储气罐,阀门Ⅰ为截止阀。一种制冷剂充注系统,用于实现上述的充注方法,包括高压管路、设置在高压管路上的压缩机和冷凝器、通过过渡管路与高压管路相连接的低压管路、设置在低压管路上的节流装置和蒸发器、与高压管路和/或低压管路相连接的制冷剂储罐、设置在制冷剂储罐上的阀门Ⅰ,阀门Ⅰ与高压管路和/或低压管路相连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阀门Ⅰ与靠近蒸发器的低压管路连接,充注制冷剂时,将制冷剂储罐与制冷系统中靠近蒸发器的低压管路连接,对制冷系统进行抽真空,将制冷剂储罐的阀门Ⅰ打开,制冷剂充入制冷系统,完成作业,对应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阀门Ⅰ与位于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的高压管路,以及与靠近蒸发器并远离节流装置的低压管路均相连接,充注制冷剂时,将制冷剂储罐接入制冷系统管路,对制冷系统抽真空,将制冷剂储罐的阀门Ⅰ打开,制冷剂充入制冷系统,对应实施例三。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制冷剂储罐上还设有与阀门Ⅰ均连接的阀门Ⅱ和阀门Ⅲ。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阀门Ⅱ和阀门Ⅲ分别对应连接高压管路和低压管路,阀门Ⅱ与阀门Ⅲ均通过阀门Ⅰ与制冷剂储罐连接。也就是阀门Ⅰ位于阀门Ⅱ和阀门Ⅲ之间,阀门Ⅰ是主干,阀门Ⅱ和阀门Ⅲ是分支;在充注制冷剂时,将制冷剂储罐接入制冷系统管路,对制冷系统抽真空,然后将制冷剂储罐的阀门Ⅱ、阀门Ⅲ打开,制冷剂充入制冷系统;在制冷系统设备运行时,打开阀门Ⅱ,部分制冷剂储存在制冷剂储罐内,然后打开阀门Ⅲ,制冷剂储罐内的制冷剂进入制冷系统;对应实施例四。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阀门Ⅰ与高压管路连接,阀门Ⅱ和阀门Ⅲ的一端分别连接在阀门Ⅰ两侧的高压管路上、另一端均连接在制冷剂储罐上,制冷剂储罐为储液罐。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充注制冷剂时,将储液罐接入制冷系统的高压管路,打开阀门Ⅰ,对制冷系统抽真空;将阀门Ⅰ关闭,打开阀门Ⅱ、阀门Ⅲ,储液罐内的制冷剂充入制冷系统;对应实施例二。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将制冷剂预先充入一个制冷剂储罐里,充注制冷剂时,只需要将储罐和制冷系统连接,将制冷系统抽真空,打开储罐阀门,即完成制冷剂的充注,整个过程简单、效果统一,可以大大简化目前制冷设备制冷剂充注操作,而且效果统一,无需操作人员的上岗培训,不需要专业的知识。充注效果不会因人而异,尤其适用于双级复叠、混合工质制冷等需要多次充注、多次平衡才能完成的制冷系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压缩机;2、冷凝器;3、节流装置;4、蒸发器;5、制冷剂储罐;6、储液罐;7、阀门Ⅰ;8、阀门Ⅱ;9、阀门Ⅲ。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制冷剂充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制冷剂预先充入制冷剂储罐5内,制冷剂储罐5上设有与制冷系统连接的阀门Ⅰ7;b.将制冷剂储罐5通过阀门Ⅰ7与制冷系统的高压管路和/或低压管路连接;c.对制冷系统抽真空至要求的压力并持续要求的时间;d.打开制冷剂储罐5的阀门Ⅰ7,使制冷剂进入制冷系统,完成制冷剂充注。阀门Ⅰ7与制冷系统的高压管路和/或低压管路通过焊接或者喇叭口连接,制冷系统为自复叠制冷系统,制冷剂为多元混合制冷剂,制冷剂储罐5为储液罐或储气罐,阀门Ⅰ7为截止阀。一种制冷剂充注系统,用于实现上述的充注方法,包括高压管路、设置在高压管路上的压缩机1和冷凝器2、通过过渡管路与高压管路相连接的低压管路、设置在低压管路上的节流装置3和蒸发器4、与高压管路和/或低压管路相连接的制冷剂储罐5、设置在制冷剂储罐5上的阀门Ⅰ7,阀门Ⅰ7与高压管路和/或低压管路相连接。阀门Ⅰ7与靠近蒸发器4的低压管路连接。或者,阀门Ⅰ7与位于压缩机1和冷凝器2之间的高压管路,以及与靠近蒸发器4并远离节流装置3的低压管路相连接。或者,制冷剂储罐5上还设有与阀门Ⅰ7均连接的阀门Ⅱ8和阀门Ⅲ9。阀门Ⅱ8和阀门Ⅲ9分别对应连接高压管路和低压管路,阀门Ⅱ8与阀门Ⅲ9均通过阀门Ⅰ7与制冷剂储罐5连接。也就是阀门Ⅰ7位于阀门Ⅱ8和阀门Ⅲ9之间,阀门Ⅰ7是主干,阀门Ⅱ8和阀门Ⅲ9是分支。或者,阀门Ⅰ7与高压管路连接,阀门Ⅱ8和阀门Ⅲ9的一端分别连接在阀门Ⅰ7两侧的高压管路上、另一端均连接在制冷剂储罐5上,制冷剂储罐5为储液罐。对于制冷剂充注系统,下面举例具体说明:实施例一一种制冷剂充注系统,参见图1,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蒸发器4、节流装置3。制冷剂预先充入制冷剂储罐5里。制冷剂的量与制冷系统匹配。制冷剂储罐5带有一个阀门Ⅰ7。充注制冷剂时,将制冷剂储罐5与制冷系统中靠近蒸发器4的低压管路连接,对制冷系统进行抽真空,将制冷剂储罐5的阀门Ⅰ7打开,制冷剂充入制冷系统,完成作业。实施例二,参见图2,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蒸发器4、节流装置3、制冷剂储罐5,制冷剂储罐5为储液罐6。制冷剂预先充入储液罐6里,制冷剂的量与制冷系统匹配。储液罐6带有三个阀门,分别为阀门Ⅰ7、阀门Ⅱ8、阀门Ⅲ9,阀门Ⅰ7与靠近冷凝器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剂充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将制冷剂预先充入制冷剂储罐(5)内,制冷剂储罐(5)上设有与制冷系统连接的阀门Ⅰ(7);/nb.将制冷剂储罐(5)通过阀门Ⅰ(7)与制冷系统的高压管路和/或低压管路连接;/nc.对制冷系统抽真空至要求的压力并持续要求的时间;/nd.打开制冷剂储罐(5)的阀门Ⅰ(7),使制冷剂进入制冷系统,完成制冷剂充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剂充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制冷剂预先充入制冷剂储罐(5)内,制冷剂储罐(5)上设有与制冷系统连接的阀门Ⅰ(7);
b.将制冷剂储罐(5)通过阀门Ⅰ(7)与制冷系统的高压管路和/或低压管路连接;
c.对制冷系统抽真空至要求的压力并持续要求的时间;
d.打开制冷剂储罐(5)的阀门Ⅰ(7),使制冷剂进入制冷系统,完成制冷剂充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剂充注方法,其特征在于:阀门Ⅰ(7)与制冷系统的高压管路和/或低压管路通过焊接或者喇叭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冷剂充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冷系统为自复叠制冷系统,制冷剂为多元混合制冷剂,阀门Ⅰ(7)为截止阀。


4.一种制冷剂充注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注方法,包括高压管路、设置在高压管路上的压缩机(1)和冷凝器(2)、通过过渡管路与高压管路相连接的低压管路、设置在低压管路上的节流装置(3)和蒸发器(4)、与高压管路和/或低压管路相连接的制冷剂储罐(5)、设置在制冷剂储罐(5)上的阀门Ⅰ(7),阀门Ⅰ(7)与高压管路和/或低压管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制冷剂充注系统,其特征在于:阀门Ⅰ(7)与靠近蒸发器(4)的低压管路连接;在充注制冷剂时,将制冷剂储罐(5)与制冷系统中靠近蒸发器(4)的低压管路连接,对制冷系统进行抽真空,将制冷剂储罐(5)的阀门Ⅰ(7)打开,制冷剂充入制冷系统,完成作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制冷剂充注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辉陈卡军吴薇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赛凌中山低温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