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型工件的加工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8597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板材生产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异型工件的加工模板,其技术方案要点为:包括第一模板以及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第二模板相贴合的一面上设置有用于冲压板材半开口侧边并形成折边的冲压块,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一模板相贴合的一面上成型有用于冲压导向并供折边翻折穿过的冲压孔,所述冲压块的形状与所述冲压孔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冲压块穿插于所述冲压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异型工件的加工效率以适应大批量生产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型工件的加工模板
本技术涉及板材生产加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异型工件的加工模板。
技术介绍
在机箱的加工生产中,常常需要用到特定形状的异型工件,其中,有一种异型工件10b的形状可参考图1,其加工工序为:先在板材10a上用激光切割机对其开设两个连通的半开口1a,其中,板材10a半开口1a的其中一个侧边为待压边2a,且两个半开口1a的待压边2a位于相互靠近的一侧,两个半开口1a沿其长度方向相邻一侧的两端切割形成两个缺口3a;后期沿着两个缺口3a相连的轴线为中心,将两个半开口1a的两个待压边2a进行90度翻折并形成凸起的折边2b,从而得到异型工件10b,加工后得到的异性工件10b即可应用于机箱的加工生产中。目前,由于机箱的加工生产趋向大批量生产,为了提高异型工件10b加工的效率以及节省劳动力,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专用于该异型工件10b的加工模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型工件的加工模板,其具有提高异型工件的加工效率以适应大批量生产的优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异型工件的加工模板,包括第一模板以及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第二模板相贴合的一面上设置有用于冲压待压边以形成折边的冲压块,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一模板相贴合的一面上成型有用于冲压导向并供折边翻折穿过的冲压孔,所述冲压块的形状与所述冲压孔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冲压块穿插于所述冲压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相贴合的一面上分别设置冲压块和冲压孔,将板材放置于冲压块和冲压孔之间,再通过对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进行冲压,即可一次性得到加工异型工件,快捷简便,大大提高了异型工件的加工效率,节省劳动力。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冲压块包括两块结构相同的半边块,两块所述半边块的一边设置为弧形边,其中一个所述半边块的弧形边与另一个所述半边块的弧形边位于相互靠近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块结构相同的半边块配合形成冲压块,两块半边块同时冲压板材,从而可得到两个90度翻折而成的凸起折边。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半边块通过固定粘胶粘接在所述第一模板靠近所述第二模板的一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半边块通过固定粘胶粘接在第一模板靠近第二模板的一面上,从而方便半边块的固定,且通过固定粘胶粘接的方式,简便加工步骤,节省加工部件,成本较低。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模板开设有供成对所述冲压块穿插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可拆卸地设置有限型片,所述限型片与所述通孔配合形成所述冲压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设置可拆卸的限型片与通孔间形成冲压孔,从而可通过更换限型片来应用于不同形状的异型工件的加工,提高该异型工件的加工模板的实用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型片上对应成型有限型孔,所述限型孔具有与半边块的弧形边相对应的限形边,所述限型片的限型孔与所有所述半边块对应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有限型孔均成型于一片限型片上,与单独的限型孔对应一片独立的限型片相比,该设置方式使得操作更加方便快捷。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模板沿其宽度方向的侧面成型有插槽,所述限型片沿第二模板的宽度方向穿插于所述插槽并位于所述通孔的位置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模板上开设插槽,可供限型片穿插进去并位于通孔处,通过穿插的方式拆装限型片,操作快捷简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第二模板相贴合的一面上还对应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冲压定位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模板的四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对板材进行冲压成型时,利用定位组件可对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进行快速定位,以防止冲压成型的过程中出现位置偏离而导致出现异型工件加工不良的现象。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模板上的定位柱,所述第一模板和板材上同轴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适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模板靠近所述第一模板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柱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板材的定位孔和所述第一模板的定位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定位柱与定位孔的穿插配合,能预先对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和板材三者同时进行冲压前的定位工作。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相贴合的一面上分别设置冲压块和冲压孔,将板材放置于冲压块和冲压孔之间,再通过对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进行冲压,即可一次性得到加工异型工件,快捷简便,大大提高了异型工件的加工效率;2、可拆卸的限型片与通孔间形成冲压孔,从而可通过更换限型片来应用于不同形状的异型工件的加工,提高该异型工件的加工模板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
技术介绍
中板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
技术介绍
中异性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模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a、板材;1a、半开口;2a、待压边;3a、缺口;10b、异性工件;2b、折边;1、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1、冲压块;32、冲压孔;4、弧形边;5、通孔;6、限型片;7、限型孔;8、限形边;9、插槽;10、定位柱;11、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异型工件的加工模板,包括第一模板1以及第二模板2,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2相贴合的一面上设置有用于冲压待压边2a并形成折边2b的冲压块31,第二模板2与第一模板1相贴合的一面上成型有用于冲压导向并供折边2b翻折穿过的冲压孔32,冲压块31的数量为若干对,冲压孔32的数量与冲压块31的数量相同,冲压块31与冲压孔32的具体数量根据实际的生产加工需要设置,冲压块31的形状与冲压孔32的形状相适配,冲压块31穿插于冲压孔32。将板材置于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之间,通过冲压设备对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进行冲压,即可一次性得到加工后的异型工件10b,大大提高了异型工件10b的加工效率。继续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冲压块31包括两块结构相同的半边块,半边块通过固定粘胶粘接在所述第一模板1靠近所述第二模板2的一面上。两块半边块的一边均设置为弧形边4,该弧形边4用于将板材10a的待压边2a形成折边2b的形状,其中一个半边块的弧形边4与另一个半边块的弧形边4位于相互靠近的一侧,且两个半边块之间存在间隔。需要说明的是,可根据异型工件10b的加工形状需要来更换不同形状的冲压块31。参照图2和图3,以附图3的方向为基础建立三维坐标轴,其中,X轴方向为第二模板2的长度方向,Y轴方向为第二模板2的宽度方向,Z轴方向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型工件的加工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板(1)以及第二模板(2),所述第一模板(1)与所述第二模板(2)相贴合的一面上设置有用于冲压待压边(2a)以形成折边(2b)的冲压块(31),所述第二模板(2)与所述第一模板(1)相贴合的一面上成型有用于冲压导向并供折边(2b)翻折穿过的冲压孔(32),所述冲压块(31)的形状与所述冲压孔(32)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冲压块(31)穿插于所述冲压孔(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型工件的加工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板(1)以及第二模板(2),所述第一模板(1)与所述第二模板(2)相贴合的一面上设置有用于冲压待压边(2a)以形成折边(2b)的冲压块(31),所述第二模板(2)与所述第一模板(1)相贴合的一面上成型有用于冲压导向并供折边(2b)翻折穿过的冲压孔(32),所述冲压块(31)的形状与所述冲压孔(32)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冲压块(31)穿插于所述冲压孔(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型工件的加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块(31)包括两块结构相同的半边块,两块所述半边块的一边设置为弧形边(4),其中一个所述半边块的弧形边(4)与另一个所述半边块的弧形边(4)位于相互靠近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异型工件的加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边块通过固定粘胶粘接在所述第一模板(1)靠近所述第二模板(2)的一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型工件的加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板(2)开设有供成对所述冲压块(31)穿插的通孔(5),所述通孔(5)内可拆卸地设置有限型片(6),所述限型片(6)与所述通孔(5)配合形成所述冲压孔(32)。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向忠胜刘婷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新扬翊精密钣金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