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部设墩柱的装配式风电塔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8583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风电塔筒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底部设墩柱的装配式风电塔筒,包括:第一筒段、第二筒段、以及基座;所述第一筒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筒段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基座包括支撑台、以及多根相对间隔设置的墩柱;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开设有容置槽,所述第二筒段的第二端端面伸入所述容置槽内且所述第二筒段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台固定连接;各所述墩柱的一端端面分别抵接至所述支撑台的下表面并与所述支撑台固定连接,多根所述墩柱的另一端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多根墩柱分别承受整体的压力及拉力,减小第二筒段底部的拉应力,使风电塔筒整体结构受力更加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部设墩柱的装配式风电塔筒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电塔筒
,特别是涉及一种底部设墩柱的装配式风电塔筒。
技术介绍
风电塔筒是风力发电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支撑机舱和风轮,将风轮举到相应的高度运行,获取足够风能动力以驱动发电机组发电。随着风力发电产业的不断成熟,国内对于低风速地区、中东部地区的风能资源的开发已经日趋激烈,在风切变指数较好的地方增大轮毂高度可以有效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量,因此,增大风电塔筒的高度已成为主要趋势。但是,目前国内的风电塔筒多数是钢制塔筒,钢制塔筒存在制作成本高(钢制塔筒的成本随高度成指数规律增加)、易腐蚀、维护成本高、运输安装困难等问题。此外,由于钢制塔筒承压能力和承拉能力有限,塔筒的高度较大时,钢制塔筒的底部容易出现承受应力过载而发生开裂或屈曲现象,存在较大的安全性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底部设墩柱的装配式风电塔筒,底部承载能力较强,同时运输及安装简便快捷,减轻作业人员的工作负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底部设墩柱的装配式风电塔筒,包括: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部设墩柱的装配式风电塔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筒段、第二筒段、以及基座;所述第一筒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筒段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n所述基座包括支撑台、以及多根相对间隔设置的墩柱;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开设有容置槽,所述第二筒段的第二端端面伸入所述容置槽内且所述第二筒段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台固定连接;各所述墩柱的一端端面分别抵接至所述支撑台的下表面并与所述支撑台固定连接,多根所述墩柱的另一端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部设墩柱的装配式风电塔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筒段、第二筒段、以及基座;所述第一筒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筒段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
所述基座包括支撑台、以及多根相对间隔设置的墩柱;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开设有容置槽,所述第二筒段的第二端端面伸入所述容置槽内且所述第二筒段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台固定连接;各所述墩柱的一端端面分别抵接至所述支撑台的下表面并与所述支撑台固定连接,多根所述墩柱的另一端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设墩柱的装配式风电塔筒,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两根所述墩柱之间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下表面与所述墩柱的远离所述支撑台的一端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部设墩柱的装配式风电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所述墩柱、以及所述横梁为采用混凝土浇筑成一体化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设墩柱的装配式风电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墩柱的数量n为4~16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设墩柱的装配式风电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墩柱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盛勇徐麟吕坚锋隋晓丁艳龙沐恩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容柏生建筑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