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土建施工高效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8527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除尘除杂吸风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土建施工高效除尘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固定设置有排尘风机,所述排尘风机顶部和左侧分别连通设置有出风管和进风管且出风管和进风管均延伸至壳体外侧,所述进风管左侧连通设置有通管,所述通管左端连通设置有波纹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波纹软管和转动座,可通过螺杆b与不同位置的螺孔b旋接,用于调节内杆的伸出长度,并配合转动座转动连接方式,内杆的伸缩可带动使波纹软管处于转弯状态,使进风口朝向前侧不同程度转动,用于调节进风口的朝向,实现弯折侧边吸尘,可减免机械及建筑缝隙内存有过多除尘盲区,提升除尘效果,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土建施工高效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除尘除杂吸风机
,具体为一种建筑土建施工高效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工建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也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又称建筑工作量。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现场一般都有很高的粉尘含量,为提高工作人员的健康一般要求对现场的空气进行治理。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现有装置对建筑缝隙及机械间隙清理时,只能单向清理,当建筑面和机械外壁存有梯台或斜面时,则无法对其有效清理,大量盲区的出现,影响除尘效果;2、现有装置多采用增加通管长度方式提升吸风触及区,但是过长通管的设置,不便于携带及防护等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土建施工高效除尘装置,通过设置有波纹软管和转动座,可通过螺杆b与不同位置的螺孔b旋接,用于调节内杆的伸出长度,并配合转动座转动连接方式,内杆的伸缩可带动使波纹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土建施工高效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n所述壳体(1)内固定设置有排尘风机(13),所述排尘风机(13)顶部和左侧分别连通设置有出风管(15)和进风管(2)且出风管(15)和进风管(2)均延伸至壳体(1)外侧,所述进风管(2)左侧连通设置有通管(3),所述通管(3)左端连通设置有波纹软管(4),所述波纹软管(4)左侧端面固定设置有进风口(5),所述通管(3)前壁左侧置有套杆(7),所述套杆(7)内插接有内杆(6),所述套杆(7)与通管(3)连接处和内杆(6)与进风口(5)右端面连接处均通过转动座(8)转动连接,所述套杆(7)前壁左侧贯穿有螺杆b(17),所述内杆(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土建施工高效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
所述壳体(1)内固定设置有排尘风机(13),所述排尘风机(13)顶部和左侧分别连通设置有出风管(15)和进风管(2)且出风管(15)和进风管(2)均延伸至壳体(1)外侧,所述进风管(2)左侧连通设置有通管(3),所述通管(3)左端连通设置有波纹软管(4),所述波纹软管(4)左侧端面固定设置有进风口(5),所述通管(3)前壁左侧置有套杆(7),所述套杆(7)内插接有内杆(6),所述套杆(7)与通管(3)连接处和内杆(6)与进风口(5)右端面连接处均通过转动座(8)转动连接,所述套杆(7)前壁左侧贯穿有螺杆b(17),所述内杆(6)前壁开设有若干均匀排列的螺孔b(16)且螺杆b(17)通过螺纹与同侧的螺孔b(16)旋接;
所述壳体(1)右侧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设置有撑杆(14),所述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建李业卢丙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