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箱内壁快速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851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箱清洁技术领域,具体为水箱内壁快速清理装置,且公开了包括水箱、旋转装置、清洁件、污水处理箱、控制系统、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旋转装置设置在水箱内部,所述清洁件与旋转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泵设置在水箱和污水处理箱之间,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部延伸至水箱下部,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部延伸至污水处理箱下部,所述流量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水泵进水部内壁上;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部延伸至污水处理箱下部,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部延伸至水箱的上部;所述控制系统、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和旋转装置电连接;实现了自动清洁水箱内壁,无需人为更换清洁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箱内壁快速清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箱清洁
,具体为水箱内壁快速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水箱按材质分为玻璃钢水箱、不锈钢水箱、不锈钢内胆玻璃钢水箱、海水玻璃钢水箱、搪瓷水箱、镀锌钢板水箱六种,一般是用来保证用水的存放,但是使用时间过长,水箱内壁会滋生各种污垢,影响水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例如申请号为201821148334.3的一种便于清洁内壁的不锈钢水箱,属于不锈钢水箱领域,一种便于清洁内壁的不锈钢水箱,包括水箱外壳,水箱外壳上侧端开凿有一对通孔,通孔中插有第一转杆,第一转杆位于水箱外壳外侧的端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一转杆的端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一转杆位于水箱外壳内侧的一端开凿有安装槽,水箱外壳内侧设有第二转杆,第二转杆的端部与安装槽内壁螺纹连接,第二转杆和第一转杆上对应开凿有螺纹孔,第二转杆靠近第一转杆的端部开凿有卷绳槽,卷绳槽中连接有连接绳,连接绳下端连接有刮环,可以实现方便对水箱外壳的内壁清洁,更加省力,一体式的清洁更加节省时间,且清洁更加全面。虽然上述专利解决了水箱内壁的清洁问题,但是仍然存在如下技术问题:智能化程度低,无法自动清洁内壁,且由于要多次清洁内壁,达到清洁效果,需要人为更换清洁液,清理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水箱内壁快速清理装置,实现了自动清洁水箱内壁,无需人为更换清洁液。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水箱、旋转装置、清洁件、污水处理箱、控制系统、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旋转装置设置在水箱内部,所述清洁件与旋转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泵设置在水箱和污水处理箱之间,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部延伸至水箱下部,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部延伸至污水处理箱下部,所述流量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水泵进水部内壁上;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部延伸至污水处理箱下部,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部延伸至水箱的上部;所述控制系统、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和旋转装置电连接。进一步,所述污水处理箱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设置有电池阀,所述控制系统与电池阀电连接。进一步,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电机、旋转杆和伸缩杆,所述电机设置在水箱顶部,所述旋转杆的一端与电机输出端驱动连接,所述旋转杆另一端贯穿至水箱内部,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旋转杆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清洁件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旋转杆为空腔结构,所述旋转杆的另一端和伸缩杆上均设置有若干个通孔。进一步,所述旋转杆呈“T”形状,所述旋转杆的横向部左右两端均能与伸缩杆可拆卸连接。进一步,所述清洁件为固定板和刷毛,所述固定板与伸缩杆固定连接。有益效果为:清洁时,将清洁液倒入水箱中,控制系统控制旋转装置启动,使得清洁件对水箱内壁进行清洁,控制系统预设有清洁时间,清洁完毕后控制系统开启第一水泵,将含污垢的清洁液被抽到污水处理箱中,在污水处理箱中,会对清洁液自动进行更换,更换好的新的清洁液由第二水泵重新抽至水箱中,并由控制系统开启旋转装置,对水箱内壁进行清洁。此装置实现了自动清洁水箱内壁,无需人为更换清洁液。附图说明图1为水箱内壁快速清理装置的剖面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运行电路图。水箱1、旋转装置2、电机202、旋转杆203、伸缩杆204、通孔205、清洁件3、固定板302、刷毛303、污水处理箱4、控制系统5、第一水泵6、第二水泵7、进水管8、出水管9、电池阀1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涉及的水箱内壁快速清理装置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3所示的本实施例的水箱内壁快速清理装置包括水箱1、旋转装置2、清洁件3、污水处理箱4、控制系统5、第一水泵6和第二水泵7;所述旋转装置2设置在水箱1内部,所述清洁件3与旋转装置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泵6设置在水箱1和污水处理箱4之间,所述第一水泵6的进水部延伸至水箱1下部,所述第一水泵6的出水部延伸至污水处理箱4下部,所述流量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水泵6进水部内壁上;所述第二水泵7的进水部延伸至污水处理箱4下部,所述第二水泵7的出水部延伸至水箱1的上部;所述控制系统5、第一水泵6和第二水泵7和旋转装置2电连接。清洁时,将清洁液倒入水箱1中,控制系统5控制旋转装置2启动,使得清洁件3对水箱1内壁进行清洁,控制系统5预设有清洁时间,清洁完毕后控制系统5开启第一水泵6,将含污垢的清洁液被抽到污水处理箱4中,在污水处理箱4中,会对清洁液自动进行更换,更换好的新的清洁液由第二水泵7重新抽至水箱1中,并由控制系统5开启旋转装置2,对水箱1内壁进行清洁。此装置实现了自动清洁水箱1内壁,无需人为更换清洁液。本实施例中,所述污水处理箱4设置有进水管8和出水管9,所述进水管8和出水管9上均设置有电池阀10,所述控制系统5与电池阀10电连接。自动更换清洁液原理:控制系统5一共预设有五个时间段分别为t1、t2、t3、t4和t5,其中,t1为水箱1清洁时间,t2为第一水泵6抽水时间,t3为排液时间,t4为进液时间,t5为第二水泵7抽水时间;当水箱1清洁时间t1结束后,控制系统5开启第一水泵6,将含污垢的清洁液从水箱1抽至污水处理箱4中,第一水泵6抽水时间t2结束后,控制系统5关闭第一水泵6,开启出水管9的电池阀10,将含污垢的清洁液排出到收集池中,t3时间结束后,关闭出水管9的电池阀10,开启进水管8上的电池阀10,自动通入干净的清洁液,t4时间结束后,控制系统5关闭进水管8的电池阀10,开启第二水泵7,将干净的清洁液重新通入水箱1中,最后,t5时间结束后,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清洁结束。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装置2包括电机202、旋转杆203和伸缩杆204,所述电机202设置在水箱1顶部,所述旋转杆203的一端与电机202输出端驱动连接,所述旋转杆203另一端贯穿至水箱1内部,所述伸缩杆204的一端与旋转杆203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伸缩杆204的另一端与清洁件3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杆203为空腔结构,所述旋转杆203的另一端和伸缩杆204上均设置有若干个通孔205。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杆203呈“T”形状,所述旋转杆203的横向部左右两端均能与伸缩杆204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洁件3为固定板302和刷毛303,所述固定板302与伸缩杆204固定连接。清洁原理:控制系统5开启电机202,使得旋转杆203旋转,带动固定板302旋转,从而使得刷毛303对水箱1内壁进行清洁,其中,可以根据水箱1内壁的直径,调节伸缩杆204插入旋转杆203内壁的长度,当伸缩杆204插入到合适的长度后,利用螺栓螺母和通孔205进行伸缩杆204和旋转杆203的固定,使得此旋转装置2能够满足不同内径的水箱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箱内壁快速清理装置,包括水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装置、清洁件、污水处理箱、控制系统、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旋转装置设置在水箱内部,所述清洁件与旋转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泵设置在水箱和污水处理箱之间,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部延伸至水箱下部,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部延伸至污水处理箱下部,所述第一水泵进水部内壁上设置有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部延伸至污水处理箱下部,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部延伸至水箱的上部;所述控制系统、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和旋转装置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水箱内壁快速清理装置,包括水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装置、清洁件、污水处理箱、控制系统、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旋转装置设置在水箱内部,所述清洁件与旋转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泵设置在水箱和污水处理箱之间,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部延伸至水箱下部,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部延伸至污水处理箱下部,所述第一水泵进水部内壁上设置有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部延伸至污水处理箱下部,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部延伸至水箱的上部;所述控制系统、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和旋转装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内壁快速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箱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设置有电池阀,所述控制系统与电池阀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莉莉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博远同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