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协同式单元玻璃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8496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协同式单元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单元玻璃幕墙两端的幕墙立柱,两个所述幕墙立柱之间固定连接有中空节能玻璃,相邻两个单元玻璃幕墙之间的幕墙立柱通过中竖型材连接,其中,所述幕墙立柱的一端为开口状,且开口处设置有内型材插槽;所述中竖型材的两侧设置有可插入对应内型材插槽内的内型材插条,且所述型材插条末端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第一密封胶条槽口,所述第一密封胶条槽口内设置有第一密封胶条。通过设计统一的连接结构,使拼装更加容易,型材加工要求不再有很大难度,安装更加简洁方便,同时,又做到防水效果好,构件协同受力,受力明确,结构安全可靠,减少现场用工,降低工程造价的作用,做绿色环保工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协同式单元玻璃幕墙
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协同式单元玻璃幕墙,属于建筑装饰

技术介绍
现今,随着玻璃幕墙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尤其是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外皮,几乎都在用幕墙结构而随着幕墙施工技术和工艺的不断发展,单元幕墙的优势日益凸显,工厂加工流水线作业、施工现场安装简便、快速、工程施工周期短,这些优点使得单元幕墙的应用极为广泛。单元式玻璃幕墙就是将构成玻璃幕墙的构件在专门的工厂中装配成为整框,形成幕墙单元,然后将其运送至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只需将一个个幕墙单元依次安装固定在建筑的主体结构上,形成连续、整片的幕墙形式。而常规的单元幕墙是将幕墙单元周边的构件做成有凸,有凹的样式,凸的一般叫公料,凹的一般叫母料,安装时将公料插入母料的凹槽内,形成统一的杆件体系,并和其他饰面材料一起组成玻璃幕墙系统。单元幕墙采用公母料的形式是根据施工工艺的要求而提出的,虽然有其优点,但也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公料和母料的截面形式不一样,公母料相互替换性几乎没有,必须成组使用,一旦出现加工过程中的失误,就不成组,补料困难,单独补料费工费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协同式单元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单元玻璃幕墙两端的幕墙立柱(10),两个所述幕墙立柱(10)之间固定连接有中空节能玻璃(30),相邻两个单元玻璃幕墙之间的幕墙立柱(10)通过中竖型材(20)连接,其中,/n所述幕墙立柱(10)的一端为开口状,且开口处设置有内型材插槽(11);/n所述中竖型材(20)的两侧设置有可插入对应内型材插槽(11)内的内型材插条(24),且所述型材插条(24)末端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第一密封胶条槽口(21),所述第一密封胶条槽口(21)内设置有第一密封胶条(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协同式单元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单元玻璃幕墙两端的幕墙立柱(10),两个所述幕墙立柱(10)之间固定连接有中空节能玻璃(30),相邻两个单元玻璃幕墙之间的幕墙立柱(10)通过中竖型材(20)连接,其中,
所述幕墙立柱(10)的一端为开口状,且开口处设置有内型材插槽(11);
所述中竖型材(20)的两侧设置有可插入对应内型材插槽(11)内的内型材插条(24),且所述型材插条(24)末端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第一密封胶条槽口(21),所述第一密封胶条槽口(21)内设置有第一密封胶条(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协同式单元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幕墙立柱(10)的开口处设置有两条平行的内型材插槽(11),且所述两条内型材插槽(11)之间设置有两条立柱卡条(12);
所述中竖型材(20)为工字型结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对应插入内型材插槽(11)内的内型材插条(24),且所述中竖型材(20)竖直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条型材卡条(22),所述两条型材卡条(22)对应卡入所述两条立柱卡条(1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协同式单元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卡条(22)的末端均设置有倾斜状的导向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协同式单元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社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广林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