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继良专利>正文

一种与装配式建筑物顶升施工方法相匹配的分层流水结构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8485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创造了一种适用于顶升施工方法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及与顶升施工方法相匹配的分层流水安装施工方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的特点是建筑物的柱、梁等主体结构为装配式结构。顶升施工方法的特点是:顶升机械固定设置在地下室或地上一层的钢筋混凝土基础中,建筑物施工顺序依次是:层面工程、顶下一层工程、顶下二层工程……最后是底层工程。分层流水施工方法的特点是:在施工建筑物的周围,原来拟安装脚手架的位置,搭建2~5层安装施工平台,每个安装施工平台付予专门的安装施工任务,随着顶升工程的上升,各施工平台完成其分担的施工任务。这样可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与装配式建筑物顶升施工方法相匹配的分层流水结构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专利属于建筑工程施工
,具体用于多层或高层的居住、办公、商业、学校、医院、宾馆……等等用途的建筑物,实施初期应用于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体系,本专利技术专利为上述各种建筑物提供一种多、块、好、省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各种建筑物施工,大部分是由底层开始施工,一层一层的往上叠加,最后施工屋面工程,这种施工顺序的作业面是逐层升高的,因此必须设置塔吊用以运输构件和材料,必须设置电梯用于运输施工人员和施工工具,显然这种施工方法存在施工周期长,施工效率低、成本高、占地面积大、污染环境、噪音……等等缺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一种由屋面到底层的反常规施工方法,当钢筋混凝土基础工程完成以后,首先施工屋面工程,其次施工顶层(简称“N”层)工程,再次施工N-1层工程,直到完成N-N层工程为止。这种施工方法的作业工作面始终在地面一层或地下室施工,无须塔吊、电梯、脚手架、无噪音、无污染、省时、省工、省料、省资金、还安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顶升方法施工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首先施工钢筋混凝土基础D。建筑物的竖向支撑体系由柱脚7、分层柱8和屋面柱1等三种柱体组成。建筑物的水平承载体系包括屋面梁2和分层主梁3及多种次梁和小梁组成,次梁和小梁不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顶升方法施工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首先施工钢筋混凝土基础D。建筑物的竖向支撑体系由柱脚7、分层柱8和屋面柱1等三种柱体组成。建筑物的水平承载体系包括屋面梁2和分层主梁3及多种次梁和小梁组成,次梁和小梁不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物竖向支撑体系中的柱脚7的钢筋配置与钢筋混凝土基础的钢筋配置相结合,一同捣制混凝土。柱脚7的上端露出基础D表面。柱脚7顶端的四周分别安装“柱端预埋钢板”16,柱端预埋钢板16上面预留螺孔或螺母13。同样在分层柱8的两端和屋面柱1的下端也要安装预留有螺孔或螺母的“柱端预埋钢板”16。柱端预埋钢板16与柱体本身,应牢固连接成一体。在屋面柱1的“柱端预埋钢板”16的上端,屋面柱1的四周分别安装预埋“预埋柱梁连接板”11,同样在分层柱8的下端,柱端预埋钢板16的上端,柱的四周也要预埋“预埋柱梁连接板”11,在预埋柱梁连接板11上面预留螺孔或螺母13。屋面柱1、分层柱8与柱脚7之间的连接用柱柱暂时连接板10。屋面柱1与分层柱8之间和分层柱8与分层柱8之间用柱柱永久连接板9相互连接,可以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物横向主要支撑体系由屋面梁2和分层主梁3组成。本专利暂定上述两梁结构规格尺寸和质量完全一致。屋面梁2和分层主梁3的两端各预埋一套“预埋梁柱连接槽”4,预埋梁柱连接槽4的上面可以焊接钢板。预埋梁柱连接槽端板15上面预留螺孔或螺母13,预埋梁柱连接槽端板15与屋面柱1和分层柱8上面的“预埋柱梁连接板”11,规格尺寸相匹配,螺孔或螺母相匹配。


4.在每个柱脚7的四周,屋面梁2和分层主梁3每端的正下方,在钢筋混凝土基础D中预埋钢筒6,钢筒6大部分埋入基础D中,小部分露出基础D表面,钢筒6的上口下方安装多个固定和调正螺栓14,钢筒6的底部安装有钢圈19,钢筒中安装千斤顶18,千斤顶18的下端由钢圈19固定,千斤顶18的上端用固定和调正螺栓14来调正和固定,在千斤顶活塞上面安装托板5。


5.安装工程由柱脚开始,首先用安装机械将屋面柱1吊装到柱脚7上,用柱柱暂时连接板10将屋面柱1下端的和柱脚7上端的柱端预埋钢板16用螺栓12临时连接在一起。当建筑物的屋面柱1全部安装就位后,开始吊装屋面梁2,将屋面梁2每端的“预埋梁柱连接槽端板”15,对正屋面柱1上面的预埋柱梁连接板11,用螺栓将两板连接在一起,可焊接。当全部屋面梁安装完成后,屋面的由梁柱组成的主体框架已经形成,然后是在屋面梁2上安装屋面板,以及保温、防水等多种工程。


6.当屋面各项工程完成以后,第一次拆除屋面柱1与柱脚7之间的柱柱暂时连接板10。第一次开动全部千斤顶18,将整体的已经完成的屋面工程顶升到顶层N的设计层高(即顶层N分层柱8的高度)。再用安装机械吊起顶层N的分层柱8安装到屋面柱1与柱脚7之间的空间位置。上中下三柱完全对正,再微微调节千斤顶活塞的高度,使三柱紧密接触,不留空隙。再用“柱柱永久连接板”9将屋面柱1的下端与分层柱8的上端牢固连接在一起。再用“柱柱暂时连接板”10将顶层N分层柱8的下端与柱脚7的上端暂时连接在一起。然后第一次收回升斤顶18的活塞和托板5。再吊起分层主梁3,将分层主梁3安装到对应的两块托板5的上面,分层主梁3两端的“预埋梁柱连接槽端板”15,分别对正两个分层柱8上面的“预埋柱梁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波高继良高仁华耿曼凝刘云尹翔李天尧陈奥博
申请(专利权)人:高继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