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水泵站防淤截污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排水泵站防淤截污系统。
技术介绍
排水泵站包含合流制泵站与截流式雨水泵站等多种类型。合流制泵站与截流式雨水泵站是排水系统末端污染截流与溢流的关键节点,直接关系到城市水环境质量。由于合流制泵站与截流式雨水泵站建设之初重点关注了污水的截流量问题,对污染负荷的有效截流能力并未进行细致的分析。合流制泵站与截流式雨水泵站中均包含雨水泵和污水泵,雨水泵负责在降雨时排涝,污水泵负责日常提升或输送污水至污水处理厂。无论是合流制泵站还是截流式雨水泵站,均处在了某一个排水系统的末端,为了保障降雨期间的运行能力,泵站的进水干管管径和泵站前池容积均较大(一般按照最大雨水泵30秒流量设计,远超污水泵输送能力)。因此在旱天时,此类泵站的进水干管中污水流速较慢,造成大量颗粒物沉积在干管中;同时,前池容积较大给污水泵的间歇运行创造了条件,使大量污水在泵站前池中趋于静止,大量污染颗粒沉降池底。而这些累积在泵站进水干管和泵站前池中的污染颗粒在雨天雨水泵开启时,受到强烈的剪切和扰动,大量污染颗粒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水泵站防淤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包括截污池和溢流池,设于所述截污池和所述溢流池之间的第一挡水墙、第二挡水墙、基质,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挡水墙的上方的可调堰,所述第一挡水墙设于所述第二挡水墙靠近所述截污池的一侧,所述基质设于所述第一挡水墙和所述第二挡水墙之间,所述第一挡水墙下方设有与所述基质连通的污水通道,所述可调堰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水墙接触设置,所述可调堰与所述第一挡水墙接触的一端可向远离所述第一挡水墙的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泵站防淤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包括截污池和溢流池,设于所述截污池和所述溢流池之间的第一挡水墙、第二挡水墙、基质,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挡水墙的上方的可调堰,所述第一挡水墙设于所述第二挡水墙靠近所述截污池的一侧,所述基质设于所述第一挡水墙和所述第二挡水墙之间,所述第一挡水墙下方设有与所述基质连通的污水通道,所述可调堰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水墙接触设置,所述可调堰与所述第一挡水墙接触的一端可向远离所述第一挡水墙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泵站防淤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堰靠近所述第一挡水墙的一端设有止水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泵站防淤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堰包括本体,以及可调堰转动轴,所述本体铰接于所述可调堰转动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泵站防淤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带与所述第一挡水墙远离所述第二挡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马艳,顾杨,韩小蒙,郭恰,张鑫,宋姗姗,智国铮,李磊,周新宇,张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