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箱梁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8444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箱梁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钢箱梁的预制:所述钢箱梁包括若干节预制结构,每节所述预制结构包括若干段预制单元,每个预制单元分别包括顶板以及底板;S2预制单元框架的拼装:通过顶板与顶板之间支撑单元的设置,实现预制单元中框架的拼装;S3预制单元中底板的焊接:将所述底板焊接于预制单元的框架中,以形成预制单元;S4预制单元的翻转:将顶板的预制结构吊起翻转,以形成预制单元;S5预制结构的形成:进行预制单元之间的焊接,以此形成预制结构;S6钢箱梁的形成:预制结构之间焊接,形成所述钢箱梁。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低矮结构的钢箱梁的内部焊接施工,提供了思路,实现了其焊接的可行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箱梁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钢箱梁的施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桥梁施工中低矮结构的钢箱梁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花舞双桥作为上海花博会主景观轴的一道风景桥,为双幅飘带状异型钢结构桥,中间为车行、人行段,两侧为飘带型绿化带。桥梁全长100m,共10跨(0#桥台~10#桥台),单孔跨径10m,单幅桥梁宽约25m,单跨最重钢箱梁达90t。本工程钢结构异型,高度矮,制作安装工艺难度相当大。本工程花舞双桥钢箱梁的制作与安装受到结构自身高度以及场地限制,常规的钢箱梁焊接与安装工艺存在以下施工难题:①本工程钢箱梁结构太矮仅500mm,无法实现人工箱内焊接作业,从底板到顶板的常规焊接工艺不适用于本工程的钢箱梁制作要求。②现场钢箱梁节段拼装同样无法实现人工进入箱体内焊接,节段箱梁内纵横隔梁拼缝无法焊接形成整体钢结构梁。③由于本工程位于崇明区东平镇,原场地为农用耕地,以高含水率的淤泥质土、黏土为主,外围水系发达,地下水位高,地质条件极差。钢箱梁现场安装采用常规的落地式临时支架地基处理难度大、成本高、耗工时,不适用于本工程钢箱梁的安装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低矮的钢箱梁的施工方法,解决了低矮钢箱梁无法人工进行箱内焊接作业的问题,同时提供了一种新的钢箱梁的施工思路。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钢箱梁的施工方法,所述钢箱梁的高度为300-700mm,所述钢箱梁用于桥梁施工,包括以下步骤:S1钢箱梁的预制:所述钢箱梁包括若干节预制结构,每节所述预制结构包括若干段预制单元,每个预制单元分别包括顶板以及底板,通过预制方式,在施工前预制出若干个顶板以及若干个底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一一对应;S2预制单元框架的拼装:所述预制单元中,通过顶板与顶板之间支撑单元的设置,实现预制单元中框架的拼装;S3预制单元中底板的焊接:通过隔板单元,将所述底板焊接于预制单元的框架中,以此形成顶板在下底板在上的预制单元;S4预制单元的翻转:采用吊装设备,将顶板在下底板在上的预制结构吊起翻转,以形成顶板在上底板在下的预制单元;S5预制结构的形成:按照预制结构的设计需求,将设计数量的预制单元吊至施工位置,进行预制单元之间的焊接,以此形成预制结构;S6钢箱梁的形成:预制结构之间通过封板焊接,形成所述钢箱梁。本技术方案中,利用顶板作为底板,进行整个预制单元的焊接施工,即通过反序焊接,纵横隔板兼做T型排,解决了钢箱梁太低,整个高度过矮,工人无法进入箱体内焊接的问题,实现了小矮钢箱梁的焊接施工,为高度较低的钢箱梁的施工,提供了基础。本技术方案中,利用先预制小节段、再预制大节段的制作工艺,进而分工进行组装,最终通过翻身作业,通过预制单元的反序焊接施工以及预制结构的反向翻转等施工方式,解决了低矮钢箱梁节段拼装过程中,横纵隔板难以焊接的连接问题,其工艺可操作性强,工效高,有效解决了低矮钢箱梁制作和安装中的难题。本技术方案中,相比于一次吊装预制,通过将钢箱梁分割成多个节段,施工中,对于体积庞大的钢箱梁,由于现有设备功率等有限,无法直接运转翻转,而分节段,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实现了吊装等的循序施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1钢箱梁的预制中,所述顶板单元包括顶板、若干个T型结构以及第一肋板,所述第一肋板以及若干个T型结构分别焊接与所述顶板的上方,且若干个所述T型结构之间,相邻的T型结构连接,形成格栅结构。本技术方案中,增加第一肋板以及格栅结构,能够提高整个顶板的强度,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方案在施工中,需要在顶板上进行诸多的施工,故通过T型结构以及格栅结构,能够提高整个顶板的强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上的若干第二肋板,若干所述第二肋板的下表面分别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之间焊接。本技术方案中,底板通过单面角焊接,为后续再组装提供基础。进一步地,相邻第二肋板之间设有塞焊孔,为后期与底板的焊接提供条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1钢箱梁的预制后且步骤S2预制单元框架的拼装前还包括顶板的预处理,所述顶板的预处理为:在施工现场,将顶板置于胎架上,利用隔板,将每个预制单元中相邻的顶板进行拼装定位。本技术方案中,由于施工场地环境复杂,故需要对场地进行预处理,而胎架是预处理的方式之一,胎架能够作为支撑装置,使得顶板单元的焊接以及其他加工,能够有支撑部件,便于进行加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胎架的施工,所述胎架的施工为;若干平行的型钢之间,通过槽钢固定连接拼装而成。本技术方案中,由于施工场地各种建筑垃圾多以及淤泥等较多,而型钢的强度大,容易获取,便于组装,故采用此种方式施工胎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2预制单元框架的拼装具体为:所述预制单元中,沿所述顶板的纵向,通过坡口焊以跳焊法的方式,焊接纵向隔板单元,沿所述顶板的横向,通过角焊缝方式焊接横向隔板单元。本技术方案中,顶板的纵向,不与底板接触,故需要采用满焊的方式,使得其与纵向隔板单元,紧密焊接;而对于横向,则需要考虑底板的让位安装等,故采用角焊缝。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3预制单元中底板的焊接具体为:沿所述横向隔板,通过底板的塞焊孔,将底板焊接于所述预制单元的框架中,以此形成顶板在下底板在上的预制单元。本技术方案中,施工顺序与现有的相反,故最终形成底板在上的预制单元,满足了对于低矮钢箱梁的内部焊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4预制单元的翻转具体为:将履带吊置于与待翻转的预制单元呈45夹角的位置处,利用履带吊吊起待翻转预制单元的首部至整个预制单元悬空,将待翻转预制单元的尾部置于首部悬空前位置处,将带翻转预制单元朝向吊起时的反向下吊,即可完成翻转。本技术方案中,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以实现可靠翻转。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4预制单元的翻转之前,还包括临时支架的施工,所述临时支架的施工具体为:在桥梁的墩身顶部,通过焊接设置有架空式型钢结构的临时支架。对于淤泥多,需要大面积处理的地基,其成本以及工程量均比较高,此时采用架空式结构,不仅能利用桥墩,而且工期短,成本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5预制结构的形成具体为:按照预制结构的设计需求,将设计数量的预制单元吊至施工位置,预制单元的顶部设置拼装限位装置,采用马板对相邻预制单元之间的合拢缝进行焊缝处理。本技术方案中,利用马板合拢缝等方案,能够保证焊缝平整,方便施工。有的需要和被焊接的板材焊接,以固定支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顶板的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底板的剖面图;图中:100、顶板;101、T型结构;102、第一肋板;200、底板;201、第二肋板;202、塞焊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箱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箱梁的高度为300-700mm,所述钢箱梁用于桥梁施工,包括以下步骤:/nS1钢箱梁的预制:所述钢箱梁包括若干节预制结构,每节所述预制结构包括若干段预制单元,每个预制单元分别包括顶板以及底板,通过预制方式,在施工前预制出若干个顶板以及若干个底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一一对应;/nS2预制单元框架的拼装:所述预制单元中,通过顶板与顶板之间支撑单元的设置,实现预制单元中框架的拼装;/nS3预制单元中底板的焊接:通过隔板单元,将所述底板焊接于预制单元的框架中,以此形成顶板在下底板在上的预制单元;/nS4预制单元的翻转:采用吊装设备,将顶板在下底板在上的预制结构吊起翻转,以形成顶板在上底板在下的预制单元;/nS5预制结构的形成:按照预制结构的设计需求,将设计数量的预制单元吊至施工位置,进行预制单元之间的焊接,以此形成预制结构;/nS6钢箱梁的形成:预制结构之间通过封板焊接,形成所述钢箱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箱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箱梁的高度为300-700mm,所述钢箱梁用于桥梁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S1钢箱梁的预制:所述钢箱梁包括若干节预制结构,每节所述预制结构包括若干段预制单元,每个预制单元分别包括顶板以及底板,通过预制方式,在施工前预制出若干个顶板以及若干个底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一一对应;
S2预制单元框架的拼装:所述预制单元中,通过顶板与顶板之间支撑单元的设置,实现预制单元中框架的拼装;
S3预制单元中底板的焊接:通过隔板单元,将所述底板焊接于预制单元的框架中,以此形成顶板在下底板在上的预制单元;
S4预制单元的翻转:采用吊装设备,将顶板在下底板在上的预制结构吊起翻转,以形成顶板在上底板在下的预制单元;
S5预制结构的形成:按照预制结构的设计需求,将设计数量的预制单元吊至施工位置,进行预制单元之间的焊接,以此形成预制结构;
S6钢箱梁的形成:预制结构之间通过封板焊接,形成所述钢箱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箱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钢箱梁的预制中,所述顶板单元包括顶板、若干个T型结构以及第一肋板,所述第一肋板以及若干个T型结构分别焊接与所述顶板的上方,且若干个所述T型结构之间,相邻的T型结构连接,形成格栅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箱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上的若干第二肋板,若干所述第二肋板的下表面分别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之间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箱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钢箱梁的预制后且步骤S2预制单元框架的拼装前还包括顶板的预处理,所述顶板的预处理为:在施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晓男傅乐平杨连佼许光亮莫亚思林墨翰赵春国蒋碧珍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