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等向性和长接触疲劳寿命的高碳轴承钢及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端特殊钢的夹杂物、碳化物与基体组织均质化和细质化控制
,特别是提供了一种高等向性和长接触疲劳寿命的高碳轴承钢及制造方法。通过超低硫化学成分和微合金化相结合的成分设计,实现高端特殊钢中硫化物的少量化和细小化,碳化物和基体组织的细化与均匀化,从而实现轴承钢的力学性能在各个方向基本一致,避免了传统轴承钢平行轧向和垂直轧向等方向力学性能的巨大差异,实现轴承钢强韧性和接触疲劳寿命的大幅度提升。专利技术钢的高强韧性和超高接触疲劳性能为超长接触疲劳寿命和高可靠轴承制造提供了高端材料基础。本专利技术所阐述的以超低硫和微合金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型轴承钢可以通过冶炼、连铸、热轧和热处理等现有工艺装备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技术背景轴承是各种高端装备的关键基础件,其服役寿命与可靠性决定了主机的寿命与可靠性,而轴承钢则是轴承性能好坏的关键因素。随着主机寿命和可靠性不断提升,要求轴承钢的接触疲劳寿命与可靠性也不断提高。长寿命和高可靠性轴承钢不仅需要高的接触疲劳性能、优异的耐磨性能,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等向性和长接触疲劳寿命的高碳轴承钢,其特征在于,成分设计为:C:0.93-1.05wt%、Cr:1.45-1.60wt%、Si:0.20-0.35wt%,Mn:0.25-0.45wt%、P≤0.015%wt%、S≤10ppm、Nb:0.01-0.20wt%、Mo:0.01-0.20wt%、V:0.01-0.20wt%,余量为Fe;其中Nb、V、Mo微合金化元素的添加的为单一或联合添加,微合金总量限制在0.05%≤Nb+Mo+V≤0.40%的范围内;/n该轴承钢原始奥氏体晶粒度不小于10级,在力学性能和接触疲劳性能上平行于轧向的抗拉强度Rm≥2450MPa,垂直于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等向性和长接触疲劳寿命的高碳轴承钢,其特征在于,成分设计为:C:0.93-1.05wt%、Cr:1.45-1.60wt%、Si:0.20-0.35wt%,Mn:0.25-0.45wt%、P≤0.015%wt%、S≤10ppm、Nb:0.01-0.20wt%、Mo:0.01-0.20wt%、V:0.01-0.20wt%,余量为Fe;其中Nb、V、Mo微合金化元素的添加的为单一或联合添加,微合金总量限制在0.05%≤Nb+Mo+V≤0.40%的范围内;
该轴承钢原始奥氏体晶粒度不小于10级,在力学性能和接触疲劳性能上平行于轧向的抗拉强度Rm≥2450MPa,垂直于轧向的抗拉强度Rm≥2200MPa,平行于轧向的冲击韧性Aku≥13J,垂直于轧向的冲击韧性Aku≥10.5J;在接触疲劳性能在4.5GPa的赫兹应力下的接触疲劳寿命L10达到5-12x107次,比传统高碳轴承钢高出为5-10倍。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高等向性和长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文全,俞峰,王辉,王存宇,徐海峰,许达,刘正东,
申请(专利权)人:钢铁研究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