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824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化工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套管机构、夹套机构、电动机、减速机、转轴、叶片、底阀、过滤器、卸料口和投料口,套管机构与反应釜本体连接,夹套机构与反应釜本体连接,电动机与减速机连接,减速机安装在电动机的下方,减速机通过转轴与反应釜本体连接,转轴伸入至反应釜本体内部,叶片安装在转轴上,底阀安装在反应釜本体底部,卸料口设置在反应釜本体底部,与反应釜本体通过底阀控制连通,过滤器安装在卸料口与底阀之间,投料口设置在反应釜本体顶部的一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成的化工反应釜,反应釜本体上半部为套管设计,下半部为夹套设计,需要为反应釜内物料加热或冷却时,两套系统可独立运行,也可同时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工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化工反应物料加热冷却
,特别涉及一种化工反应釜。
技术介绍
现有的化工反应釜的加热和冷却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夹套;二、套管。上述方式存在的缺点如下:1、纯粹的夹套或纯粹的套管设计,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加热/冷却),会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化工反应过程绝大多数为投料量逐步投入,逐步增加。在前期反应釜中物料不多的情况下,完全没有不要给整个反应釜加入/冷却,浪费能源;2、在反应前期物料少的情况下,给整个反应釜加热/冷却,造成能量积聚过多,即使后续停止了加热/冷却,积聚的能量(热量/冷量)依然会反过来和温度趋于稳定的物料进行热/冷交换,导致反应釜中物料温度大起大落,难以精确控制,进一步导致化学副反应发生,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化工反应釜,釜体上半部为套管设计,下半部为夹套设计,需要为反应釜内物料加热或冷却时,两套系统可独立运行,也可同时运行。本技术中的一种化工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套管机构、夹套机构、电动机、减速机、转轴、叶片、底阀、过滤器、卸料口和投料口,所述套管机构与反应釜本体连接,所述夹套机构与反应釜本体连接,所述电动机与减速机连接,所述减速机安装在电动机的下方,所述减速机通过转轴与反应釜本体连接,所述转轴伸入至反应釜本体内部,所述叶片安装在转轴上,所述底阀安装在反应釜本体底部,所述卸料口设置在反应釜本体底部,与反应釜本体通过底阀控制连通,所述过滤器安装在卸料口与底阀之间,所述投料口设置在反应釜本体顶部的一侧。上述方案中,所述套管机构包括套管、第一冷却水入口、第一蒸汽入口、第一冷却水出口和第一蒸汽出口,所述套管盘绕在反应釜本体上,所述第一冷却水入口与第一蒸汽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水入口和第一蒸汽入口均与套管的一侧下部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水出口与第一蒸汽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水出口与第一蒸汽出口均与套管的另一侧上部连通。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冷却水入口、第一蒸汽入口、第一冷却水出口和第一蒸汽出口上均设有第一截止阀。上述方案中,所述夹套机构包括夹套、第二蒸汽入口、第二冷却水入口、第二蒸汽出口和第二冷却水出口,所述夹套套接在反应釜本体的底部和靠下侧的表面上,所述第二蒸汽入口与第二冷却水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冷却水入口和第二蒸汽入口均与夹套的一侧下部连通,所述第二蒸汽出口和第二冷却水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冷却水出口与第二蒸汽出口均与夹套的另一侧上部连通。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冷却水入口、第二蒸汽入口、第二冷却水出口和第二蒸汽出口上均设有第二截止阀。上述方案中,所述反应釜本体顶部上设有观察窗。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一种化工反应釜,反应釜本体下半部位为夹套设计,上半部位为套管设计,下部分由于夹套冷却效果优于上部套管,所以反应釜本体内下部的低温物料快速的翻涌到上部较高温区,而上部较高温区的物料迅速下沉至釜底低温区,如此反复,整釜物料降温效率高效且节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反应釜本体2、观察窗3、投料口4、套管5、第一冷却水入口6、第一蒸汽入口7、第一冷却水出口8、第一蒸汽出口9、第一截止阀10、夹套11、第二蒸汽入口12、第二冷却水入口13、第二蒸汽出口14、第二冷却水出口15、第二截止阀16、减速机17、电动机18、转轴19、叶片20、底阀21、卸料口22、过滤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化工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顶部两侧分别设有观察窗2和投料口3;套管机构,与反应釜本体1连接,具体包括套管4、第一冷却水入口5、第一蒸汽入口6、第一冷却水出口7和第一蒸汽出口8,套管4盘绕在反应釜本体1的上半部分,起到对反应釜本体1进行冷却或加热的作用,第一冷却水入口5与第一蒸汽入口6连通,第一冷却水入口5和第一蒸汽入口6均与套管4的一侧下部连通,第一冷却水出口7与第一蒸汽出口8连通,第一冷却水出口7与第一蒸汽出口8均与套管4的另一侧上部连通,第一冷却水入口5、第一蒸汽入口6、第一冷却水出口7和第一蒸汽出口8上均设有第一截止阀9,用于控制冷却水和蒸汽的进出;夹套机构,与反应釜本体1连接,具体包括夹套10、第二蒸汽入口11、第二冷却水入口12、第二蒸汽出口13和第二冷却水出口14,夹套10套接在反应釜本体1的底部和靠下侧的表面上,起到对反应釜本体1进行冷却或加热的作用,第二蒸汽入口11与第二冷却水入口12连通,第二冷却水入口12和第二蒸汽入口11均与夹套10的一侧下部连通,第二蒸汽出口13和第二冷却水出口14连通,第二冷却水出口14与第二蒸汽出口13均与夹套10的另一侧上部连通,第二冷却水入口12、第二蒸汽入口11、第二冷却水出口14和第二蒸汽出口13上均设有第二截止阀15,用于控制冷却水和蒸汽的出入。电动机,与减速机连接,安装在减速机上方,用于控制转轴带动叶片转动搅动反应釜本体1内的物料;减速机16,安装在电动机17的下方,并通过转轴18与反应釜本体1连接;转轴18,伸入至反应釜本体1内部,用于带动叶片19转动进行搅拌;叶片19,安装在转轴18上,用于对反应釜体本体1内部的物料进行搅拌;底阀20,安装在反应釜本体1底部,用于控制卸料口21的开关;过滤器22,安装在卸料口21与底阀20之间,用于对卸出的物料进行过滤然后排出过滤后的物料;卸料口21,设置在反应釜本体1底部,与反应釜本体1通过底阀20控制连通。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反应釜本体1上半部为套管设计,下半部为夹套10设计,需要为反应釜内物料加热或冷却时,两套系统可独立运行,也可同时运行,视釜内物料占比情况而定。在反应釜本体1内物料前期占比不多的情况下,需要加热或冷却时,只需要对物料所在部位进行加热或冷却,且化学反应的特点决定了初期的分子反应速率较大,需要快速的加热到最佳反应温区,或需要快速冷却至某一温区,便于下一阶段的物料投入。反应釜本体1下半部位为夹套设计,釜内外热交换接触面积大,在同等条件下,其升温或降温速率高于套管。随着反应釜本体1内物料占比逐步增大,分子反应速率逐步降低,且反应后期因为物料庞大的体积,保温效果明显,也无需频繁的加热或冷却,因此反应釜的上半部分设计为套管。在化学反应结束时,需要降温卸料,可同时打开夹套10和套管4截止阀,根据化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工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本体、套管机构、夹套机构、电动机、减速机、转轴、叶片、底阀、过滤器、卸料口和投料口,所述套管机构与反应釜本体连接,所述夹套机构与反应釜本体连接,所述电动机与减速机连接,所述减速机安装在电动机的下方,所述减速机通过转轴与反应釜本体连接,所述转轴伸入至反应釜本体内部,所述叶片安装在转轴上,所述底阀安装在反应釜本体底部,所述卸料口设置在反应釜本体底部,与反应釜本体通过底阀控制连通,所述过滤器安装在卸料口与底阀之间,所述投料口设置在反应釜本体顶部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工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本体、套管机构、夹套机构、电动机、减速机、转轴、叶片、底阀、过滤器、卸料口和投料口,所述套管机构与反应釜本体连接,所述夹套机构与反应釜本体连接,所述电动机与减速机连接,所述减速机安装在电动机的下方,所述减速机通过转轴与反应釜本体连接,所述转轴伸入至反应釜本体内部,所述叶片安装在转轴上,所述底阀安装在反应釜本体底部,所述卸料口设置在反应釜本体底部,与反应釜本体通过底阀控制连通,所述过滤器安装在卸料口与底阀之间,所述投料口设置在反应釜本体顶部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机构包括套管、第一冷却水入口、第一蒸汽入口、第一冷却水出口和第一蒸汽出口,所述套管盘绕在反应釜本体上,所述第一冷却水入口与第一蒸汽入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水入口和第一蒸汽入口均与套管的一侧下部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水出口与第一蒸汽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水出口与第一蒸汽出口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远飞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元朔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