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釜式搅拌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8240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4
一种釜式搅拌反应器,它涉及制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釜式搅拌反应器搅拌效果差、无法有效对通入的气相预热以及减震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传动轴上设置框式桨叶,并在其上横向设置多个横向叶片,并设置挡板是挡板与反应釜内壁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通过框式桨叶的转动,带动反应液搅动,并在挡板与反应釜的间隙处形成一定的涡流,增加反应的混匀程度。为了进一步增强搅拌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了气体自吸式桨叶,由于该桨叶具有边搅拌,边向反应液内通入气相的作用,通过气相的扰动,能够使反应液混合更均匀,从而解决搅拌效果差,容易有死角产生搅拌不均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制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釜式搅拌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釜式搅拌反应器。
技术介绍
釜式搅拌反应器,在制药领域是常用的反应器。气相与固相经常需要釜式搅拌反应器加热搅拌反应。但是,由于混料期间,搅拌不彻底,搅拌不均匀,存在反应不彻底或者不完全,造成原料浪费等问题,而且,反应釜的加热方式大多是针对反应液进行,而气相直接通入到反应液中进行反应,为了防止气相通过对反应液温度造成扰动,通常在对气相预热后再通入,因此还需要额外的设备,且操作流程复杂。另外,釜式搅拌反应器在搅拌过程中存在震动,反应釜减震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釜式搅拌反应器搅拌效果差、无法有效对通入的气相预热以及减震效果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釜式搅拌反应器。本技术的一种釜式搅拌反应器,它包括反应釜体、夹套、搅拌器、减震器、加热器、导热管、进气管、挡板、进料口、出料口和出气口;所述的夹套套设在反应釜体外表面;搅拌器由空心传动轴和框式桨叶组成;所述的空心传动轴上端开设有气体再循环入口、中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气体自吸式桨叶;进气管的出气口位于空心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釜式搅拌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反应釜体(1)、夹套(2)、搅拌器(3)、减震器(4)、加热器(5)、导热管、进气管(7)、挡板(8)、进料口(9)、出料口(10)和出气口(11);/n所述的夹套(2)套设在反应釜体(1)外表面;搅拌器(3)由空心传动轴(31)和框式桨叶(32)组成;所述的空心传动轴(31)上端开设有气体再循环入口(13)、中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气体自吸式桨叶(14);进气管(7)的出气口位于空心传动轴(31)底部开设的进气口正下方;搅拌器(3)置于反应釜体(1)内,搅拌器(3)与设置在反应釜体(1)顶部的电机(12)传动安装;电机(12)下方安装有减震器(4);挡板(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釜式搅拌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反应釜体(1)、夹套(2)、搅拌器(3)、减震器(4)、加热器(5)、导热管、进气管(7)、挡板(8)、进料口(9)、出料口(10)和出气口(11);
所述的夹套(2)套设在反应釜体(1)外表面;搅拌器(3)由空心传动轴(31)和框式桨叶(32)组成;所述的空心传动轴(31)上端开设有气体再循环入口(13)、中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气体自吸式桨叶(14);进气管(7)的出气口位于空心传动轴(31)底部开设的进气口正下方;搅拌器(3)置于反应釜体(1)内,搅拌器(3)与设置在反应釜体(1)顶部的电机(12)传动安装;电机(12)下方安装有减震器(4);挡板(8)安装在反应釜体(1)的内壁上且与反应釜体(1)的内壁留有间隙;
所述的导热管是由竖式导热蛇管(61)和螺旋式导热管(62)组成;导热管设置于反应釜体(1)内;其中,螺旋式导热管(62)缠绕在位于反应釜体(1)内的进气管(7)上;所述的加热器(5)的出液口分别与竖式导热蛇管(61)的进液口和螺旋式导热管(62)的进液口连通,竖式导热蛇管(61)的出液口和螺旋式导热管(62)的出液口分别与加热器(5)的进液口连通;
所述的出料口(10)设置在反应釜体(1)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釜式搅拌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莹陈莹张岱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联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