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型连续混合出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8212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混合出料机技术领域,尤其为C型连续混合出料机,包括下支架,所述下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端板,所述端板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二个端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动力侧,能够通过防爆电机与减速带轮的传动作用带动搅拌器转动,实现对槽体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混合的目的,该装置设置动力侧、搅拌器、气缸组件和槽体,借助主轴与桨叶刮壁式的混合结构,能够有效地分散各种纤维及细粉,解决了由于物料比重不同引起的均匀度不高和卫生死角等问题,对高差距特性物料有良好的混合效果,能够满足不同性能要求的混合生产,整个装置易损部位全采用高强度耐磨钢为部件,大大保障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型连续混合出料机
本技术属于混合出料机
,具体涉及C型连续混合出料机。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对物料混合要求的不断提高,连续混合出料机被广泛的应用在制药、食品、化工、电子等行业的物料混合,但是现有的物料混合机大多存在混合均匀度低和混合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进而无法保障物料质量,费事费力,极大的增加了生产成本,给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C型连续混合出料机,具有混合效果好和操作方便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C型连续混合出料机,包括下支架,所述下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端板,所述端板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二个端板,两个所述端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槽体,所述槽体的侧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侧,所述支撑侧上固定连接有动力侧,所述动力侧的侧面穿过槽体并固定连接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位于槽体内部,所述槽体上固定连接有气缸安装座,所述气缸安装座上固定连接有气缸组件,所述气缸组件位于槽体的落料口内部,上方所述端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围栏,所述围栏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拉板,所述拉板与动力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上方所述端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梯子。优选的,上方和下方所述槽体的顶部设置有上槽盖和下槽盖。优选的,所述下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脚杯,所述槽体的下方设置有吊环螺母。优选的,所述上槽盖上固定连接有油泥进料管道和半焦粉进料管道,且配有槽体锁紧装置。优选的,所述搅拌器采用螺旋线布点式结构设计,且设计为主轴与桨叶刮壁式的混合结构。优选的,所述动力侧的动力源采用防爆电机与减速机带轮传动结构,且动力源与主轴采用直连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动力侧,能够通过防爆电机与减速带轮的传动作用带动搅拌器转动,实现对槽体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混合的目的,通过设置气缸组件,能够有效的控制均匀落料,通过设置围栏,能够达到对端板表面进行防护的目的,避免站在端板上的人员出现意外跌落情况,增强安全性,该装置设置动力侧、搅拌器、气缸组件和槽体,借助主轴与桨叶刮壁式的混合结构,能够有效地分散各种纤维及细粉,解决了由于物料比重不同引起的均匀度不高和卫生死角等问题,对高差距特性物料有良好的混合效果,能够满足不同性能要求的混合生产,整个装置易损部位全采用高强度耐磨钢为部件,大大保障了使用寿命,整个装置结构合理,实用性强。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立体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槽体;2、支撑侧;3、动力侧;4、搅拌器;5、支架;6、气缸组件;7、气缸安装座;8、拉板;9、上槽盖;10、围栏;11、下支架;12、下槽盖;13、脚杯;14、梯子;15、螺栓;16、吊环螺母;17、端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C型连续混合出料机,包括下支架11,所述下支架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端板17,所述端板17的顶部通过支架5固定连接有第二个端板17,两个所述端板17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槽体1,所述槽体1的侧面通过螺栓15固定连接有支撑侧2,通过设置支撑侧2能够达到对动力侧3进行支撑固定目的,所述支撑侧2上固定连接有动力侧3,所述动力侧3的侧面穿过槽体1并固定连接有搅拌器4,所述搅拌器4位于槽体1内部,所述槽体1上固定连接有气缸安装座7,所述气缸安装座7上固定连接有气缸组件6,所述气缸组件6位于槽体1的落料口内部,通过设置气缸组件6,能够有效的控制均匀落料,上方所述端板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围栏10,通过设置围栏10,能够达到对端板17表面进行防护的目的,避免站在端板17上的人员出现意外跌落情况,增强安全性,所述围栏10上通过螺栓15固定连接有拉板8,所述拉板8与动力侧3通过螺栓15固定连接,上方所述端板17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梯子14,通过设置梯子14,便于工作人员进入装置顶部,对装置进行清理和检修,该装置设置动力侧3、搅拌器4、气缸组件6和槽体1,借助主轴+桨叶刮壁式的混合结构,能够有效地分散各种纤维及细粉,解决了由于物料比重不同引起的均匀度不高和卫生死角等问题,对高差距特性物料有良好的混合效果,能够满足不同性能要求的混合生产,整个装置易损部位全采用高强度耐磨钢为部件,大大保障了使用寿命,整个装置结构合理,实用性强。具体的,上方和下方所述槽体1的顶部设置有上槽盖9和下槽盖12。具体的,所述下支架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脚杯13,通过设置脚杯13,能够实现对下支架11的高度调节,保持装置支撑的稳定性,所述槽体1的下方设置有吊环螺母16。具体的,所述上槽盖9上固定连接有油泥进料管道和半焦粉进料管道,且配有槽体1锁紧装置。具体的,所述搅拌器4采用螺旋线布点式结构设计,且设计为主轴与桨叶刮壁式的混合结构,通过主轴与桨叶挂刮壁式的混合结构,能够有效地分散各种纤维及细粉,解决了由于物料比重不同引起的均匀度不高和卫生死角等问题,主轴采用优质合结钢经热处理锻打调质工艺加工。具体的,所述动力侧3的动力源采用防爆电机与减速机带轮传动结构,且动力源与主轴采用直连结构,通过设置动力侧3,能够通过防爆电机与减速带轮的传动作用带动搅拌器4转动,实现对槽体1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混合的目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使用时,首先将管线、动力电缆与相应设备连接好,在设备试运行完成之后检查各辅助设备的管路是否畅通,各部阀门关开是否灵活,经查一切正常后,通过槽体1上方的垂直落料口将物料导入槽体1内,然后通过控制器控制气缸组件6工作,控制均匀落料,然后通过控制器控制动力侧3的防爆电机工作,通过防爆电机与减速带轮的传动作用带动搅拌器4转动,实现对槽体1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混合,并通过通过主轴与桨叶挂刮壁式的混合结构,有效地分散各种纤维及细粉,提高对物料的利用率,同时提高混合搅拌效率,搅拌完成后开启阀门,将物料导出进入下道工序进行再处理即可。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C型连续混合出料机,包括下支架(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端板(17),所述端板(17)的顶部通过支架(5)固定连接有第二个端板(17),两个所述端板(17)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槽体(1),所述槽体(1)的侧面通过螺栓(15)固定连接有支撑侧(2),所述支撑侧(2)上固定连接有动力侧(3),所述动力侧(3)的侧面穿过槽体(1)并固定连接有搅拌器(4),所述搅拌器(4)位于槽体(1)内部,所述槽体(1)上固定连接有气缸安装座(7),所述气缸安装座(7)上固定连接有气缸组件(6),所述气缸组件(6)位于槽体(1)的落料口内部,上方所述端板(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围栏(10),所述围栏(10)上通过螺栓(15)固定连接有拉板(8),所述拉板(8)与动力侧(3)通过螺栓(15)固定连接,上方所述端板(17)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梯子(14)。/n

【技术特征摘要】
1.C型连续混合出料机,包括下支架(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端板(17),所述端板(17)的顶部通过支架(5)固定连接有第二个端板(17),两个所述端板(17)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槽体(1),所述槽体(1)的侧面通过螺栓(15)固定连接有支撑侧(2),所述支撑侧(2)上固定连接有动力侧(3),所述动力侧(3)的侧面穿过槽体(1)并固定连接有搅拌器(4),所述搅拌器(4)位于槽体(1)内部,所述槽体(1)上固定连接有气缸安装座(7),所述气缸安装座(7)上固定连接有气缸组件(6),所述气缸组件(6)位于槽体(1)的落料口内部,上方所述端板(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围栏(10),所述围栏(10)上通过螺栓(15)固定连接有拉板(8),所述拉板(8)与动力侧(3)通过螺栓(15)固定连接,上方所述端板(17)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梯子(1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琪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宝正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