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粉尘的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8120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环保除尘技术领域,一种用于粉尘的吸收装置,包括箱体、喇叭状空腔、搅拌叶及收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侧边上均匀开设有进气道,所述进气道上端开设有第一进气口,所述进气道下端开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箱体底端面上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上移动设置有收集板,所述收集板中间部位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两端转动安装于箱体左右侧壁上,所述丝杆右端面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设置于电机座,通过丝杆与收集板,在粉尘沉降到一定程度时,开启第二电机,则收集板会往中间移动,带着沉降的粉尘往中间移动,当左三角胶条与右三角胶条贴合后,打开杂质出口的开关,将粉尘排出即可,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粉尘的吸收装置
本技术属于环保除尘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粉尘的吸收装置。
技术介绍
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习惯上对粉尘有许多名称,如灰尘、尘埃、烟尘、矿尘、砂尘、粉末等,这些名词没有明显的界限。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现有的环保除尘时,除尘效果不好,并不能使得粉尘完全沉降,而且对于沉将的粉尘处理过程麻烦,因此,需要一种容易使粉尘沉降并且对沉将的粉尘容易处理的粉尘的吸收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粉尘的吸收装置,它通过箱体中的水与搅拌叶加快粉尘的沉降,并且丝杆与收集板对沉降后的粉尘进行处理,处理过程简单易操作。为解决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粉尘的吸收装置,包括箱体、喇叭状空腔、搅拌叶及收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侧边上均匀开设有进气道,所述进气道上端开设有第一进气口,所述进气道下端开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箱体底端面上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上移动设置有收集板,所述收集板中间部位螺纹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粉尘的吸收装置,包括箱体(1)、喇叭状空腔(2)、搅拌叶(7)及收集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侧边上均匀开设有进气道(101),所述进气道(101)上端开设有第一进气口(102),所述进气道(101)下端开设有第二进气口(103),所述箱体(1)底端面上设置有滑道(105),所述滑道(105)上移动设置有收集板(9),所述收集板(9)中间部位螺纹连接有丝杆(8),所述丝杆(8)两端转动安装于箱体(1)左右侧壁上,所述丝杆(8)右端面连接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固定设置于电机座(11),所述电机座(11)固定连接于箱体(1)的右侧壁上,所述箱体(1)顶端上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粉尘的吸收装置,包括箱体(1)、喇叭状空腔(2)、搅拌叶(7)及收集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侧边上均匀开设有进气道(101),所述进气道(101)上端开设有第一进气口(102),所述进气道(101)下端开设有第二进气口(103),所述箱体(1)底端面上设置有滑道(105),所述滑道(105)上移动设置有收集板(9),所述收集板(9)中间部位螺纹连接有丝杆(8),所述丝杆(8)两端转动安装于箱体(1)左右侧壁上,所述丝杆(8)右端面连接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固定设置于电机座(11),所述电机座(11)固定连接于箱体(1)的右侧壁上,所述箱体(1)顶端上开设有若干出气口(104),位于所述出气口(104)正下方箱体(1)的顶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喇叭状空腔(2),所述箱体(1)顶端面上转动安装有搅拌杆(4),所述搅拌杆(4)贯穿并转动安装于喇叭状空腔(2)的底端面,所述喇叭状空腔(2)内搅拌杆(4)上固定设置有风机扇叶(6),所述搅拌杆(4)上端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搅拌杆(4)底端固定设置有搅拌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粉尘的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口(102)与第二进气口(103)通过进气道(101)连通,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绍兴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