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磁加载澄清工艺及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8118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磁加载澄清工艺及系统,包括絮体生成单元、凝核单元、磁性絮团生成单元和沉淀单元。其中,沉淀单元包括沉淀池,沉淀池的两个侧壁设置有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第三限位槽、第四限位槽、第五限位槽和刮泥板导槽。刮泥装置包括第一刮泥板、第二刮泥板和限流板,由于限流板上的第一引导柱和第二引导柱沿着刮泥板导槽滑动,使得限流板的倾斜角度始终是其位移轨迹的方向,大大降低了限流板对沉淀池的扰动。且由于限流板与最刮泥板的上端转动链接,使得刮泥装置在刮泥完成后,限流板向下折叠成与第二刮泥板平行,这样可以降低刮泥装置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对沉淀池中污泥的扰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磁加载澄清工艺及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磁加载
,具体涉及一种污水磁加载澄清工艺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磁加载澄清工艺中沉淀池的刮泥设备,所采用的刮泥板没有自洁功能,清理起来费时费力。现有沉淀池的刮泥设备,所采用的刮泥板大多是固定高度进行刮泥,若刮泥板板过高则其在刮泥过程中对沉淀池的搅动过大,降低沉淀效率;若刮泥板过低则在刮泥过程中,如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527105A公开了一种撇渣刮泥机,其中刮泥板通过开合装置连接在运行带上,在刮泥板处于工作状态时(顶面运行、底面运行),控制刮泥板与运行带基本垂直,完成刮泥、撇渣工作。但由于刮板的高度是固定的,当污泥比较多时容易导致污泥从刮泥板上漏过去,影响刮泥效率,不能根据污泥的积累量自动调整刮板的高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污水磁加载澄清工艺及其系统,以解决现有的不能根据污泥的高度自动调整调节刮泥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污水磁加载澄清工艺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磁加载澄清系统,包括絮体生成单元、凝核单元、磁性絮团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磁加载澄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絮体生成单元、凝核单元、磁性絮团生成单元和沉淀单元;絮体生成单元配置成使进入其内污水和混凝剂相互作用形成细小絮体;凝核单元配置成使进入其内的细小絮体和磁粉相互作用生成磁性凝核;磁性絮团生成单元配置成使进入其内的磁性凝核在絮凝剂的作用下生成大颗粒磁性絮团;沉淀单元配置成使进入其内的大颗粒磁性絮团自然沉淀;其中,沉淀单元包括沉淀池、刮泥装置、牵引装置和污泥斗;污泥斗设置于沉淀池的右侧且开口朝上,沉淀池的两个侧壁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刮泥板导槽,第一限位槽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且位于污泥斗的左侧,刮泥板导槽沿左右方向倾斜向上延伸且处于第一限位槽的上方;刮泥装置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磁加载澄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絮体生成单元、凝核单元、磁性絮团生成单元和沉淀单元;絮体生成单元配置成使进入其内污水和混凝剂相互作用形成细小絮体;凝核单元配置成使进入其内的细小絮体和磁粉相互作用生成磁性凝核;磁性絮团生成单元配置成使进入其内的磁性凝核在絮凝剂的作用下生成大颗粒磁性絮团;沉淀单元配置成使进入其内的大颗粒磁性絮团自然沉淀;其中,沉淀单元包括沉淀池、刮泥装置、牵引装置和污泥斗;污泥斗设置于沉淀池的右侧且开口朝上,沉淀池的两个侧壁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刮泥板导槽,第一限位槽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且位于污泥斗的左侧,刮泥板导槽沿左右方向倾斜向上延伸且处于第一限位槽的上方;刮泥装置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刮泥板、第二刮泥板和限流板,第一刮泥板竖直设置,两端滑动安装于两个第一限位槽内;第二刮泥板沿上下方向滑动套接于第一刮泥板,限流板的左端转动连接于第二刮泥板的上端,且第二刮泥板的上端的两侧与限流板的右端的两侧均滑动安装于两个刮泥板导槽;牵引装置配置成带动第一刮泥板沿着第一限位槽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磁加载澄清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刮泥板的左侧的两端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安装于第一限位槽,第二刮泥板的上侧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引导柱,限流板的右侧的两端设置有第二引导柱,第一引导柱和第二引导柱均滑动安装于两个刮泥板导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磁加载澄清系统,其特征在于:沉淀池的两个侧壁还设置有导向板,第一限位槽和刮泥板导槽均设置于导向板,导向板上还设置有第二限位槽、第三限位槽、第四限位槽和第五限位槽;第二限位槽位于导向板的右侧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三限位槽位于导向板的上侧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第四限位槽位于导向板的左侧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第三限位槽和第四限位槽首尾依次连接;牵引装置还配置成带动第一刮泥板沿着第二限位槽、第三限位槽、第四限位槽滑动;所述第二引导柱设置于限位块的右侧;第五限位槽设置于第四限位槽的右侧,第四限位槽和第五限位槽之间为第一分隔凸条,第一分隔凸条的沿前后方向的厚度大于第三限位槽的下限定面的沿前后方向的高度,以在限位块移动的过程中使第二引导柱进入;第一分隔凸条沿左右方向的宽度在沉淀池的下部逐渐加宽后保持不变,以在限流板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向右上展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磁加载澄清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引导柱位于限位块的右侧,第四限位槽的底部还竖直设置有第二分隔凸条,第二分隔凸条将第四限位槽的底部分隔成用于限位块进入的第六限位槽和用于第一引导柱进入的第七限位槽;第二刮泥板和限流板的连接位置处还设置有促使第二刮泥板和限流板相互靠近的扭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磁加载澄清系统,其特征在于:刮泥板导槽设置为多组,多组刮泥板导槽沿上下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引导柱和第二引导柱分别进入相应一组的两个刮泥板导槽内;每个刮泥板导槽的左端开口的下侧处设置有从左到右倾斜向上的坡面,第五限位槽与第七限位槽的底部连通,并与多个刮泥板导槽的左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磁加载澄清系统,其特征在于:牵引装置包括第一牵引装置和第二牵引装置,第一牵引装置配置成带动第一刮泥板在第三限位槽和第四限位槽内滑动,且牵动第一刮泥板向下伸入污泥底;第二牵引装置配置成带动第二刮泥板沿着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滑动,以将沉淀池底部的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海民韩路毛亚张圣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启创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