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工程脱硫脱硝用防堵塞排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808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工程脱硫脱硝用防堵塞排渣装置,包括塔体、第一处理机构和第二处理机构,塔体底部的四角处均安装有支撑块,塔体的左侧设置有与其相互连通的进气管,塔体的顶部设置有与其相互连通的排气管,第一处理机构设置在塔体的内部,第二处理机构设置在塔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滤网、气缸、漏斗、活动板、清洁刷、固定管、第一电磁阀、固定板、收集壳、通槽、第二滤网、振动电机、连接块、斜板、排料管和第二电磁阀的相互配合,从而方便对滤网上的杂质进行清除,避免造成滤网堵塞的现象,而且排除杂质过程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废气处理效果,避免杂质出现堵塞的现象,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工程脱硫脱硝用防堵塞排渣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保工程
,具体为一种环保工程脱硫脱硝用防堵塞排渣装置。
技术介绍
环保工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工程,以及噪声控制工程等,随着对环保要求的日趋严格,许多企业变得更加注重排放,但是常见的脱硝脱硫的装置处理烟气时经常会因为杂质颗粒造成堵塞,从而大大影响处理效果,处理烟气时产生的杂质不方便进行排出,从而大大降低了处理烟气的效率,从而导致杂质分离不够彻底,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工程脱硫脱硝用防堵塞排渣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工程脱硫脱硝用防堵塞排渣装置,包括塔体、第一处理机构和第二处理机构,所述塔体底部的四角处均安装有支撑块,所述塔体的左侧设置有与其相互连通的进气管,所述塔体的顶部设置有与其相互连通的排气管,所述第一处理机构设置在塔体的内部,所述第二处理机构设置在塔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处理机构包括第一滤网、气缸和漏斗,所述第一滤网安装在塔体的内壁上且位于进气管的上方,所述气缸安装在塔体的右侧且位于第一滤网的底部,所述气缸的左侧贯穿塔体且延伸至其内部,所述气缸的左侧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滤网相适配的清洁刷,所述漏斗安装在塔体的内壁上且位于进气管的下方,所述漏斗内壁的底部设置有与其相互连通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底端从上至下依次贯穿漏斗和塔体且延伸至塔体的外部,所述固定管左侧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处理机构包括固定板和两个收集壳,所述固定板安装在塔体的内壁上且位于第一滤网的上方,所述固定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壁左右两侧的凹槽内通过第二滤网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滤网的顶部安装有振动电机,所述收集壳设置在固定板的下方且对应第二滤网的位置,两个收集壳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靠近塔体内壁的一侧与塔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收集壳内壁的底部安装有斜板,两个收集壳相互远离内壁一侧的底部设置有与斜板配合使用的排料管,所述排料管靠近塔体的一端依次贯穿收集壳和塔体且延伸至塔体的外部,所述排料管的顶部且位于塔体的外部安装有第二电磁阀。优选的,所述清洁刷的顶部与第一滤网的底部相互接触。优选的,所述塔体内壁的右侧且位于气缸的表面安装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内壁与气缸的表面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漏斗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顶块,所述顶块的底部与塔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斜板靠近收集壳内壁的一侧与收集壳的内壁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第一滤网、气缸、漏斗、活动板、清洁刷、固定管、第一电磁阀、固定板、收集壳、通槽、第二滤网、振动电机、连接块、斜板、排料管和第二电磁阀的相互配合,从而方便对滤网上的杂质进行清除,避免造成滤网堵塞的现象,而且排除杂质过程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废气处理效果,避免杂质出现堵塞的现象,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2、本技术通过设置密封垫,提高了气缸和塔体之间的密封性,通过设置顶块,起到了稳固漏斗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的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塔体、2第一处理机构、21第一滤网、22气缸、23漏斗、24活动板、25清洁刷、26固定管、27第一电磁阀、3第二处理机构、31固定板、32收集壳、33通槽、34第二滤网、35振动电机、36连接块、37斜板、38排料管、39第二电磁阀、4支撑块、5进气管、6排气管、7密封垫、8顶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环保工程脱硫脱硝用防堵塞排渣装置,包括塔体1、第一处理机构2和第二处理机构3,塔体1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4,塔体1的左侧设置有与其相互连通的进气管5,进气管5上安装有单向阀,塔体1的顶部设置有与其相互连通的排气管6,第一处理机构2设置在塔体1的内部,第二处理机构3设置在塔体1的内部,塔体1右侧的顶部安装有控制器。第一处理机构2包括第一滤网21、气缸22和漏斗23,第一滤网21安装在塔体1的内壁上且位于进气管5的上方,第一滤网21为粗过滤网,对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气缸22安装在塔体1的右侧且位于第一滤网21的底部,气缸22的左侧贯穿塔体1且延伸至其内部,气缸2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板24,塔体1内壁的右侧且位于气缸2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垫7,密封垫7的内壁与气缸22的表面活动连接,活动板2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21相适配的清洁刷25,清洁刷25的顶部与第一滤网21的底部相互接触,漏斗23安装在塔体1的内壁上且位于进气管5的下方,漏斗23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顶块8,顶块8的底部与塔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顶块8,起到了稳固漏斗23的效果,塔体1内壁的右侧且位于气缸2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垫7,密封垫7的内壁与气缸22的表面活动连接,通过设置密封垫7,提高了气缸22和塔体1之间的密封性,漏斗23内壁的底部设置有与其相互连通的固定管26,固定管26的底端从上至下依次贯穿漏斗23和塔体1且延伸至塔体1的外部,固定管26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阀27。第二处理机构3包括固定板31和两个收集壳32,固定板31安装在塔体1的内壁上且位于第一滤网21的上方,固定板3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槽33,通槽33内壁左右两侧的凹槽内通过第二滤网34活动连接,第二滤网34为细过滤网,对小颗粒杂质进行过滤,通过设置第一滤网21和第二滤网34,大大提高了废气过滤效果,第二滤网3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35,收集壳32设置在固定板31的下方且对应第二滤网34的位置,两个收集壳3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6,连接块36靠近塔体1内壁的一侧与塔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收集壳3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斜板37,斜板37靠近收集壳32内壁的一侧与收集壳32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收集壳32相互远离内壁一侧的底部设置有与斜板37配合使用的排料管38,排料管38靠近塔体1的一端依次贯穿收集壳32和塔体1且延伸至塔体1的外部,排料管38的顶部且位于塔体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阀39,控制器分别与气缸22、第一电磁阀27、振动电机35和第二电磁阀39电性连接,通过设置第一电磁阀27和第二电磁阀39,可以根据需要把杂质排出,同时避免了废气过滤时出现泄漏的现象,大大提高了塔体1的密封性,通过第一滤网21、气缸22、漏斗23、活动板24、清洁刷25、固定管26、第一电磁阀27、固定板31、收集壳32、通槽33、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工程脱硫脱硝用防堵塞排渣装置,包括塔体(1)、第一处理机构(2)和第二处理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底部的四角处均安装有支撑块(4),所述塔体(1)的左侧设置有与其相互连通的进气管(5),所述塔体(1)的顶部设置有与其相互连通的排气管(6),所述第一处理机构(2)设置在塔体(1)的内部,所述第二处理机构(3)设置在塔体(1)的内部;/n所述第一处理机构(2)包括第一滤网(21)、气缸(22)和漏斗(23),所述第一滤网(21)安装在塔体(1)的内壁上且位于进气管(5)的上方,所述气缸(22)安装在塔体(1)的右侧且位于第一滤网(21)的底部,所述气缸(22)的左侧贯穿塔体(1)且延伸至其内部,所述气缸(22)的左侧安装有活动板(24),所述活动板(24)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滤网(21)相适配的清洁刷(25),所述漏斗(23)安装在塔体(1)的内壁上且位于进气管(5)的下方,所述漏斗(23)内壁的底部设置有与其相互连通的固定管(26),所述固定管(26)的底端从上至下依次贯穿漏斗(23)和塔体(1)且延伸至塔体(1)的外部,所述固定管(26)左侧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电磁阀(27);/n所述第二处理机构(3)包括固定板(31)和两个收集壳(32),所述固定板(31)安装在塔体(1)的内壁上且位于第一滤网(21)的上方,所述固定板(3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槽(33),所述通槽(33)内壁左右两侧的凹槽内通过第二滤网(34)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滤网(34)的顶部安装有振动电机(35),所述收集壳(32)设置在固定板(31)的下方且对应第二滤网(34)的位置,两个收集壳(3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安装有连接块(36),所述连接块(36)靠近塔体(1)内壁的一侧与塔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收集壳(32)内壁的底部安装有斜板(37),两个收集壳(32)相互远离内壁一侧的底部设置有与斜板(37)配合使用的排料管(38),所述排料管(38)靠近塔体(1)的一端依次贯穿收集壳(32)和塔体(1)且延伸至塔体(1)的外部,所述排料管(38)的顶部且位于塔体(1)的外部安装有第二电磁阀(3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工程脱硫脱硝用防堵塞排渣装置,包括塔体(1)、第一处理机构(2)和第二处理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底部的四角处均安装有支撑块(4),所述塔体(1)的左侧设置有与其相互连通的进气管(5),所述塔体(1)的顶部设置有与其相互连通的排气管(6),所述第一处理机构(2)设置在塔体(1)的内部,所述第二处理机构(3)设置在塔体(1)的内部;
所述第一处理机构(2)包括第一滤网(21)、气缸(22)和漏斗(23),所述第一滤网(21)安装在塔体(1)的内壁上且位于进气管(5)的上方,所述气缸(22)安装在塔体(1)的右侧且位于第一滤网(21)的底部,所述气缸(22)的左侧贯穿塔体(1)且延伸至其内部,所述气缸(22)的左侧安装有活动板(24),所述活动板(24)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滤网(21)相适配的清洁刷(25),所述漏斗(23)安装在塔体(1)的内壁上且位于进气管(5)的下方,所述漏斗(23)内壁的底部设置有与其相互连通的固定管(26),所述固定管(26)的底端从上至下依次贯穿漏斗(23)和塔体(1)且延伸至塔体(1)的外部,所述固定管(26)左侧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电磁阀(27);
所述第二处理机构(3)包括固定板(31)和两个收集壳(32),所述固定板(31)安装在塔体(1)的内壁上且位于第一滤网(21)的上方,所述固定板(3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槽(33),所述通槽(33)内壁左右两侧的凹槽内通过第二滤网(34)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滤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延军
申请(专利权)人:海城市金沙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