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斗及工程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8079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抓斗及工程机械。抓斗包括支座和抓斗体,还包括清渣部和弹性件,清渣部的一端能够在抓斗体处于打开状态下与支座抵接,清渣部的另一端向抓斗体的带斗齿侧的内壁处延伸,且清渣部的另一端能够与抓斗体内部的轴座的下表面抵接,清渣部两端之间的部分与支座铰接;弹性件一端与支座连接,另一端与清渣部连接,弹性件用于使清渣部在抓斗体打开过程中绕铰接轴向靠近支座的方向转动,以使清渣部的另一端与带斗齿侧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减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抓斗从闭合到打开的过程中,清渣部与抓斗的带斗齿侧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减小,即清渣部能够将带斗齿侧的内壁上附着的泥土进行大范围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抓斗及工程机械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抓斗及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抓斗,广泛应用于建筑业,其中,地下连续墙抓斗是一种深基础施工设备,为了保证抓斗能够正常工作,抓斗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清渣板,在抓斗将抓起的泥土卸下的过程中,随着抓斗的张开,清渣板相对于抓斗由上至下运动,刮掉抓斗内壁的泥土,以便抓斗后续工作。然而,为了防止清渣板与抓斗内部的轴座发生干涉,导致抓斗无法闭合,现有的清渣机构中的清渣板的长度不能太长,即不能与轴座接触,这就会导致在抓斗从闭合到打开的过程中,清渣板与抓斗的带斗齿侧的内壁之间有较大的距离,清渣范围小,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抓斗内部残留的泥量增多,抓斗在下一次可抓取的泥土减少,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抓斗及工程机械,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抓斗从闭合到打开的过程中,清渣板与抓斗的带斗齿侧的内壁之间有较大的距离,清渣范围小,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抓斗内部残留的泥量增多的技术问题。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抓斗,包括支座和抓斗体,所述抓斗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抓斗,包括支座(101)和抓斗体(102),所述抓斗体(102)能够相对于所述支座(101)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斗还包括清渣部和弹性件(103),所述清渣部的一端能够在所述抓斗体(102)处于打开状态下与所述支座(101)抵接,所述清渣部的另一端向所述抓斗体(102)的带斗齿侧(104)的内壁处延伸,且所述清渣部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抓斗体(102)内部的轴座(111)的下表面抵接,所述清渣部的两端之间的部分通过铰接轴(105)与所述支座(101)铰接;所述弹性件(103)的一端与所述支座(101)连接,所述弹性件(103)的另一端与所述清渣部连接,所述弹性件(103)用于使所述清渣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抓斗,包括支座(101)和抓斗体(102),所述抓斗体(102)能够相对于所述支座(101)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斗还包括清渣部和弹性件(103),所述清渣部的一端能够在所述抓斗体(102)处于打开状态下与所述支座(101)抵接,所述清渣部的另一端向所述抓斗体(102)的带斗齿侧(104)的内壁处延伸,且所述清渣部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抓斗体(102)内部的轴座(111)的下表面抵接,所述清渣部的两端之间的部分通过铰接轴(105)与所述支座(101)铰接;所述弹性件(103)的一端与所述支座(101)连接,所述弹性件(103)的另一端与所述清渣部连接,所述弹性件(103)用于使所述清渣部在所述抓斗体(102)打开过程中绕所述铰接轴(105)向靠近所述支座(101)的方向转动,以使所述清渣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抓斗体(102)的带斗齿侧(104)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渣部包括清渣板(106)和肋板(107),所述清渣板(106)位于所述抓斗体(102)的内部,所述清渣板(106)的下表面设置有凸条(108)或凹槽,所述肋板(107)与所述清渣板(10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肋板(107)与所述铰接轴(105)连接;所述弹性件(103)的另一端与所述肋板(10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抓斗,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鹏刘志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三一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