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雅涵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堆叠斜顶的积木榫接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8001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玩具,提供了一种用于堆叠斜顶的积木榫接单元,包括一顶尖块和设置在顶尖块两侧的若干第一斜块及若干第二斜块,所述顶尖块两侧各向上凸伸出一个挡块,所述挡块与各上斜面)末端之间形成一个榫槽;藉由该顶尖块可以分别在两侧的上斜面分别榫接若干个第一斜块和第二斜块,而形成斜顶。而该斜顶可以提供用户在搭建、堆栈仿建筑的积木过程当中,提供创造各种仿建筑物,如仿庙宇、欧式建筑物、尖塔等积木中。同时将我国传统工艺的榫接概念与构造,藉由积木游戏中组装与完成,将我国传统榫接观念再为精进,并且作为孩童,在积木的游戏过程中,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的工艺精神,是一种寓教于乐的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堆叠斜顶的积木榫接单元
本技术属于一种玩具,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堆叠斜顶的积木榫接单元。
技术介绍
在我国传统技艺中,将两个不同对象,利用本身的形状设计形成“榫接”而达到结合,此种不使用钉件或胶着剂即能将两个对象在二维空间,配合其他工法的运用及能达成三维结合的工法型态,尤其广泛使用于橱柜桌椅等家具与亭台楼阁,乃至于庙宇等建筑物,也成为我国古代工艺中流传的珍贵文化。另外,现代积木中许多对象结合,无论塑料制品或是木头制品,为便于使用者快速堆砌迭合,大多采取工榫与母槽之线性(一维)结合,即利用一对象上的凸柱与另一个对象上相对应之凹槽相互契合,藉由插入后形成结合,此种简易结合之稳固性,主要藉由凸柱或凹槽间的相对摩擦与阻窒来防止脱落。虽然前述积木堆栈过程中有许多也采用前述我国传统工艺的榫接以及拼图概念的榫接来完成,但对于斜顶对象(例如尖塔的塔顶、屋顶、滑坡等)的组装与完成,仍然较不容易以快速榫接完成。而由于斜顶对象在积木的创意发挥中居于想象力与创作力发挥的重要一环,因此在斜顶对象上,以我国传统榫接观念再为精进,并且作为孩童,在积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堆叠斜顶的积木榫接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顶尖块(1)和设置在顶尖块(1)两侧的若干第一斜块(2)及若干第二斜块(3);/n所述顶尖块(1)两侧各向上凸伸出一个挡块(14),所述挡块(14)与各上斜面(11)末端之间形成一个榫槽(13);/n若干第一斜块(2)上均设有一个第一咬合凸榫(22)和一个第一受咬凹槽(23),第一咬合凸榫(22)外缘形状用于嵌入于第一受咬凹槽(23)内缘中,若干第一斜块(2)依次拼接形成一个连续连接的斜面;/n若干第二斜块(3)上均设有一个第二咬合凸榫(32)和一个第二受咬凹槽(33),第二咬合凸榫(32)外缘形状用于嵌入于第二受咬凹槽(33)内缘中,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堆叠斜顶的积木榫接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顶尖块(1)和设置在顶尖块(1)两侧的若干第一斜块(2)及若干第二斜块(3);
所述顶尖块(1)两侧各向上凸伸出一个挡块(14),所述挡块(14)与各上斜面(11)末端之间形成一个榫槽(13);
若干第一斜块(2)上均设有一个第一咬合凸榫(22)和一个第一受咬凹槽(23),第一咬合凸榫(22)外缘形状用于嵌入于第一受咬凹槽(23)内缘中,若干第一斜块(2)依次拼接形成一个连续连接的斜面;
若干第二斜块(3)上均设有一个第二咬合凸榫(32)和一个第二受咬凹槽(33),第二咬合凸榫(32)外缘形状用于嵌入于第二受咬凹槽(33)内缘中,若干第二斜块(3)依次拼接形成一个连续连接的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堆叠斜顶的积木榫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尖块(1)为一块整体结构,顶尖块(1)的上缘两侧形成由顶部分别倾斜向下的上斜面(11),顶尖块(1)的下缘两侧形成由顶部分别倾斜向下的下斜面(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雅涵
申请(专利权)人:杨雅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