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心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999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心轴机构,设置在缠绕机的底座上,包括中心轴部件,在中心轴部件的中心部设置中心轴,所述中心轴部件还设置轴承支撑结构以及多个第一限位结构,所述中心轴部件被固定并通过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在缠绕机底座中被限位。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心轴机构位置稳固,运行平稳可靠,能够降低运行时的工作噪音和杂音。并且,在运输时可以脱离底座单独包装,在现场又能快速安装,且不仅能提供更平稳的支撑,也能降低高度缠绕机转盘的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心轴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心轴机构,尤其涉及在缠绕机转盘装置中的中心轴机构。
技术介绍
缠绕机是包装机械领域中的一种机械设备,用于对物品表面缠绕包装膜。它包括转盘,物品被放在转盘上随转盘旋转,从而将包装膜缠绕在其表面。转盘可旋转地安装在缠绕机底座上,与底座上设置中心轴机构来连接旋转机构。转盘及与转盘对应底座部分属于水平尺寸大而高度方向的尺寸小的扁平结构,中心轴部位工作时的杂音会时常发生。另外,由于缠绕机在运输到目的后,需要对相关部件在现场重新安装,对这些中心轴机构总是希望其能既便于安装有便于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中心轴机构,能运用于缠绕机中作为转盘的中心轴机构,能够降低工作噪音和杂音。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心轴机构,所述中心轴机构设置在缠绕机的底座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部件,在中心轴部件的中心部设置中心轴,所述中心轴部件还设置轴承支撑结构以及多个第一限位结构,所述中心轴部件被固定并通过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在缠绕机底座中被限位。在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或对这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组合使用:按照缠绕机在将膜缠绕到物品上时的转盘旋转方向为向前方向,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被在其前方的限位结构所限位。所述中心轴部件的外围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结构;在缠绕机底座上设置中心轴机构安装孔,并在中心轴机构安装孔的外围沿周向设置连接槽,形成具有中心轴机构安装孔的限位结构,所述连接槽槽口面向中心轴机构安装孔,所述连接槽具有供第一限位结构放入的开放部位;所述中心轴机构安装孔和所述开放部位形成中心轴部件放入孔,通过转动中心轴部件,第一限位结构能被卡在所述连接槽的上槽壁和下槽壁之间,并通过螺栓将第一限位结构与连接槽的上槽壁和下槽壁连为一体。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槽设置第二限位结构作为在第一限位结构前方的限位结构。进一步地,在第一限位结构被第二限位结构阻挡时,第一限位结构被卡在所述连接槽的上槽壁和下槽壁之间,且第一限位结构上设置的螺栓孔与上槽壁、下槽壁上的螺栓孔对准。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径向凸出于中心轴部件的由钢板制成的键,连接槽的槽底和所述键的外侧形成对中心轴部件的中心定位配合。进一步地,所述中心轴机构设置上限位结构,所述上限位结构呈圈状结构,其内侧有向内侧凸出的多个键,所述键形成对第一限位结构限制的上槽壁,键与键之间的间隔构成所述开放部位,圈状结构的中心孔形成所述中心放入孔。进一步地,所述上限位结构由金属板制成。进一步地,所述中心轴机构设置中限位结构,所述中限位结构呈圈状结构,形成所述连接槽的槽底,其内侧有向内侧凸出的多个键,所述键作为在第一限位结构前方的限位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槽为三层式结构;所述中心轴机构设置上限位结构,作为上层结构,所述上限位结构呈圈状结构,其内侧有向内侧凸出的多个键,所述键形成对第一限位结构限制的上槽壁,键与键之间的间隔构成所述开放部位,圈状结构的中心孔形成所述中心放入孔,所述上限位结构由金属板制成;所述中心轴机构设置中限位结构,作为中层结构,所述中限位结构呈圈状结构,形成所述连接槽的槽底,其内侧有向内侧凸出的多个键,所述键作为在第一限位结构前方的限位结构,所述中限位结构由金属板制成;所述下槽壁作为下层结构。本专利技术中心轴机构位置稳固,运行平稳可靠,能够降低运行时的工作噪音和杂音。并且,在运输时可以脱离底座单独包装,在现场又能快速安装,且不仅能提供更平稳的支撑,也能降低高度缠绕机转盘的高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是提供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爆炸图。图3为中心轴部件放置在下限位部件上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中心轴机构,包括中心轴部件1,在中心轴部件1的中心部设置中心轴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缠绕机设置两个轴承,分别为与中心轴连接的轴承21和放置在轴承21外围的平面轴承22,根据不同情况,轴承的数量和种类可以变化,中心轴部件在中心轴11的外围设置有这些轴承的轴承支撑结构12。所述中心轴部件1的外围还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结构13,所述中心轴部件被固定并通过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3在缠绕机底座中被限位,该限位方向可以是,按照缠绕机在将膜缠绕到物品上时的转盘200旋转方向为向前方向,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3被在其前方的限位结构所限位。在缠绕机底座100中设置中心轴机构安装孔101,并在中心轴机构安装孔的外围沿周向设置连接槽5,形成具有中心轴机构安装孔的限位结构,所述连接槽5的槽口面向中心轴机构安装孔101,所述连接槽具有供第一限位结构13放入的开放部位51;所述中心轴机构安装孔101和所述开放部位形成中心轴部件放入孔,通过转动中心轴部件1,第一限位结构13能被卡在所述连接槽的上槽52壁和下槽壁53之间,并通过螺栓将第一限位结构13与连接槽的上槽壁52和下槽壁53连为一体。对于第一限位结构13、上槽壁52和下槽壁53均被预制有螺栓孔,其中下槽壁53的螺栓孔为螺纹连接孔。所述连接槽可采用三层式结构,不仅与中心轴部件连接可靠、安装方便,且很适于薄型设计,有助于降低缠绕机转盘的高度。所述中心轴机构设置上限位结构3,作为上层结构,所述上限位结构3呈圈状结构,其内侧有向内侧凸出的多个键,所述键形成对第一限位结构限制的上槽壁,键与键之间的间隔构成所述开放部位51,圈状结构的中心孔形成所述中心放入孔,所述上限位结构由金属板制成;所述上限位结构3由金属板制成。所述中心轴机构设置中限位结构4,作为中层结构,所述中限位结构4呈圈状结构,形成所述连接槽的槽底55,其内侧有向内侧凸出的多个键,所述键作为在第一限位结构前方的限位结构(按照缠绕机在将膜缠绕到物品上时的转盘200旋转方向为向前方向),该限位结构定名为第二限位结构54,在第一限位结构13转至被第二而限位结构54阻挡时,第一限位结构13被卡在所述连接槽的上下槽壁52、53之间,且第一限位结构13上设置的螺栓孔130与上下槽壁52、53上的螺栓孔520、530对准。这样,在安装现场,只要将中心轴部件1放入中心轴部件放入口,然后将其旋转到第一限位结构13碰到第二限位结构54,然后直接用螺栓固定即可。而中心轴部件1被卡在连接槽5中,安装非常可靠、不易变形。所述中限位结构也由金属板制成。所述下槽壁作为下层结构,可直接采用底座100。上限位结构3、中限位结构4可通过螺栓或焊接的方式与下槽壁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轴机构可连接链轮300,链条带动链轮300转动,链轮300被中心轴机构中的轴承支撑,所述转盘200和链轮300连接而被带动转动。也可不单独设置链轮300,而由转盘200设置链齿,转盘200被中心轴机构中的轴承支撑并被链条带动旋转。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心轴机构,所述中心轴机构设置在缠绕机的底座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部件,在中心轴部件的中心部设置中心轴,所述中心轴部件还设置轴承支撑结构以及多个第一限位结构,所述中心轴部件被固定并通过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在缠绕机底座中被限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心轴机构,所述中心轴机构设置在缠绕机的底座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部件,在中心轴部件的中心部设置中心轴,所述中心轴部件还设置轴承支撑结构以及多个第一限位结构,所述中心轴部件被固定并通过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在缠绕机底座中被限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按照缠绕机在将膜缠绕到物品上时的转盘旋转方向为向前方向,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被在其前方的限位结构所限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部件的外围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结构;在缠绕机底座上设置中心轴机构安装孔,并在中心轴机构安装孔的外围沿周向设置连接槽,形成具有中心轴机构安装孔的限位结构,所述连接槽槽口面向中心轴机构安装孔,所述连接槽具有供第一限位结构放入的开放部位;所述中心轴机构安装孔和所述开放部位形成中心轴部件放入孔,通过转动中心轴部件,第一限位结构能被卡在所述连接槽的上槽壁和下槽壁之间,并通过螺栓将第一限位结构与连接槽的上槽壁和下槽壁连为一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心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设置第二限位结构作为在第一限位结构前方的限位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心轴机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限位结构被第二限位结构阻挡时,第一限位结构被卡在所述连接槽的上槽壁和下槽壁之间,且第一限位结构上设置的螺栓孔与上槽壁、下槽壁上的螺栓孔对准。


6.如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邦毅汪雷春林鉴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永创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