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孝富专利>正文

一种舒适型游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7985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1
一种舒适型游泳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中部设置有贯穿于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容纳通孔,装置本体的左侧边缘处设置有至少两个互相间隔的第一延伸部,装置本体的右侧边缘处设置有至少两个互相间隔的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以通过容纳通孔的几何中心点形成的中心线为轴线呈左右对称关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让给使用者穿戴后提供足够的前后部分的浮力支撑,并且降低左右侧部位的干涉,提升使用安全性和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舒适型游泳装置
本技术涉及游泳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利于游泳者手臂滑动的舒适型游泳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游泳者使用的游泳装置主要为游泳圈,游泳圈一般呈圆环状结构,四周的体积大小基本相同,游泳者在使用游泳圈作游泳动作时,人体基本上处于前倾或者后仰的姿势,此时,游泳圈的受力主要集中在前端部或者后端部,由于现有游泳圈的结构设计限制,会出现前端部或后端部浮力不足,导致整个游泳圈浮力失衡的问题,容易造成游泳者往前倾的幅度过大甚至会出现头部倒入水中的危险情况,此类游泳圈的使用隐患较大。而且现有游泳圈为了增加浮力,往往会加大游泳圈本体的环形部位的体积,这种做法会导致游泳者在穿戴使用过程中对手臂产生较大的干涉,降低了使用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舒适型游泳装置。实现本技术目的的一种舒适型游泳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的中部设置有容纳通孔,装置本体的左侧边缘处设置有至少两个互相间隔的第一延伸部,装置本体的右侧边缘处设置有至少两个互相间隔的第二延伸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以通过容纳通孔的几何中心点形成的中心线为轴线呈左右对称关系。进一步的,所述容纳通孔贯通于装置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中心线处在与装置本体同一平面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为厚度与装置本体相当的凸起结构,所述至少两个的第一延伸部和至少两个的第二延伸部分别位于装置本体中靠近前侧和后侧的左侧边缘处和右侧边缘处。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的后侧还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从装置本体后侧外边缘延伸至容纳通孔处。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上设置有横跨于所述第一缺口的连接机构。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的前侧还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的开口与所述容纳通孔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为空心或实体两种状态中的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装置本体的中部位置设置一个容纳通孔,可以更好地适应人体胸部轮廓形状,以形成更加有效的包裹固定,提升舒适度;(2)装置本体的左侧边缘处和右侧边缘处分别设置至少两个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每个第一延伸部之间和每个第二延伸部之间具有足够的间隔位置,从而形成手臂滑动避空区域,在游泳者穿戴后使用时能提升较高的舒适性;(3)装置本体的后侧设置有第一缺口,可以让游泳者将产品套入到身体上时更方便;(4)装置本体的前侧设置有第二缺口,可以让游泳者在将产品套入到身体上掰开第一缺口时,在装置本体的前侧位置处扩展打开幅度的范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穿戴使用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对称关系说明图。附图标记说明:1、装置本体;11、第一延伸部;12、第二延伸部;13、容纳通孔;14、第一缺口;15、第二缺口;16、连接机构。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舒适型游泳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的内部为空心或实体两种状态中的一种,装置本体(1)可以是采用高周波加工工艺将若干片PVC薄膜粘接制成,内部形成一个空气腔,并且在装置本体的表面处具有一个往空气腔中打气的充气嘴。另外,装置本体(1)也可以是采用实体材料制成,具体来说,实体材料可以为EPE、EPS、EVA、NBR、SBR、TPE、SEBS或EPDM等轻质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装置本体(1)整体呈平板状结构。另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也可以通过适当的造型设计,使得装置本体(1)呈其它形状形态,如上、下表面呈弧面形,亦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通过结构设计,使得装置本体(1)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一个容纳通孔(13),容纳通孔(13)穿透装置本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容纳通孔(2)的孔形状呈类椭圆形状、圆形形状或者是方形形状等。装置本体(1)的左侧边缘处设置有两个第一延伸部(11),两个第一延伸部(11)分别靠在装置本体接近于前侧和后侧的位置处,第一延伸部(11)为厚度与装置本体(1)相同的凸起结构;装置本体(1)的右侧边缘处设置有两个第二延伸部(12),两个第二延伸部(12)分别靠在装置本体接近于前侧和后侧的位置处,第二延伸部(12)为厚度与装置本体(1)相同的凸起结构。两个第一延伸部(11)之间或者两个第二延伸部(12)之间形成了手臂活动区域。在装置本体(1)的后侧处设置有第一缺口(14),第一缺口(14)从装置本体(1)的后侧边缘处延伸至容纳通孔(13),第一缺口(14)可以让装置本体(1)形成一个可以方便身体套接进入到容纳通孔(13)中的扩张口。第一缺口(14)位于装置本体(1)前侧的中间位置。进一步的,在装置本体(1)的前侧处设置有第二缺口(15),第二缺口(15)的开口于容纳通孔(13)相连接,第二缺口(15)的底部未超出装置本体的侧边缘处,俯视第二缺口(15)呈U字形形状。结合图3所示,在装置本体(1)俯视视角的图面上,以容纳通孔(13)的几何中心点A和第一缺口(13)的几何中心点B为基点,通过A基点与B基点在竖直方向有X中心线,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以X中心线为轴线呈对称关系,对称关系包括位置对称以及结构形状对称。进一步的,装置本体(1)上还设置有横跨在第一缺口(14)上的连接机构(16),本实施例中,连接机构(16)为带有对插卡扣的两段式松紧带,松紧带的两端固定在装置本体(1)上,对插卡扣位于松紧带的中间,对插卡扣可进行互相插接和松脱操作,以将两端松紧带连接或分离。结合图2所示,游泳者从第一缺口(14)处将身体套接在装置本体(1)的容纳通孔(13)处,游泳者两手臂分别放置在装置本体(1)的左侧和右侧并位于两个第一延伸部(11)和第一延伸部(12)之间的间隔部位内。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提升穿戴舒适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简单设计改进,比如在装置本体(1)左侧和右侧的上表面处部位挖出凹槽,左侧的凹槽贯通于左侧边缘处和容纳通孔(13),右侧的凹槽贯通于右侧边缘处和容纳通孔(13),两侧的凹槽可以用于容纳游泳者的腋下部位;并且可以在装置本体(1)上设置横跨与上述凹槽的固定肩带,固定肩带可以挂在游泳者的肩膀上侧,从而将装置本体(1)与游泳者的肩膀部位形成良好固定。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与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舒适型游泳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的中部设置有容纳通孔,装置本体的左侧边缘处设置有至少两个互相间隔的第一延伸部,装置本体的右侧边缘处设置有至少两个互相间隔的第二延伸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舒适型游泳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的中部设置有容纳通孔,装置本体的左侧边缘处设置有至少两个互相间隔的第一延伸部,装置本体的右侧边缘处设置有至少两个互相间隔的第二延伸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型游泳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以通过容纳通孔的几何中心点形成的中心线为轴线呈左右对称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舒适型游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通孔贯通于装置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中心线处在与装置本体同一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型游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为厚度与装置本体相当的凸起结构,所述至少两个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孝富李旺利
申请(专利权)人:蒋孝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