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宝杰专利>正文

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7979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训练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桶形结构,壳体上端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下端连接设有开口向下的气筒,所述气筒上部左侧连接设有通向壳体外部的气管,所述气管端部转动设有气量调节旋钮,所述气筒中部与壳体之间连接设有电加热器,所述壳体右侧连接设有呼吸面罩,所述呼吸面罩与气筒连通,所述盖板上设有进水口,所述壳体下部设有排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气量调节旋钮来调整气流量,以调节呼吸训练的强度,操作简单便捷;壳体内可添加纯净水或者药剂,以增加空气的湿度;通过电加热器加热壳体内的药液,间接穿过药液层的空气,避免产生刺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指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空气质量下降,呼吸疾病发病率和发病人群逐渐增多,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呼吸疾病患者在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中,呼吸功能的训练十分关键,使用呼吸训练装置可以提高训练的效果。现有呼吸内科用的呼吸训练装置在使用时存在如下弊端:训练强度不好调节,需要换不同管径的呼吸管,非常不便;天冷时,呼吸较冷的空气会刺激呼吸系统;空气干燥不能加湿,无法添加药液。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训练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训练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桶形结构,壳体上端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下端连接设有开口向下的气筒,所述气筒上部左侧连接设有通向壳体外部的气管,所述气管端部转动设有气量调节旋钮,所述气筒中部与壳体之间连接设有电加热器,所述壳体右侧连接设有呼吸面罩,所述呼吸面罩与气筒连通,所述盖板上设有进水口,所述壳体下部设有排水口。作为改进,所述呼吸面罩上连接设有吸气管和呼气管,所述吸气管伸入壳体内,所述呼气管伸入壳体内且伸入气筒下部,所述吸气管内设有正向单向阀,只能使气体从壳体流向呼吸面罩,所述呼气管内设有反向单向阀,只能使气体从呼吸面罩流向壳体内,吸气时,壳体内气压降低,气筒内气压将液面下压,直至气筒内气体流入壳体;呼气时,呼气管的呼出的气体流进气筒并排出气管。作为改进,所述气量调节旋钮包括气管端盖和密封盖板,所述气管端盖固定连接在气管的左端,气管端盖上设有若干个按环形排列且依次增大的通孔,所述密封盖板为扇形结构,密封盖板中心右侧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气管端盖中心处,通过旋转密封盖板可封堵住通孔,调整通孔露出的面积,通孔露出的面积越大,单位时间内气体流通量越大,呼吸越轻松,反之,呼吸越费力。作为改进,所述电加热器包括温控器和加热棒,所述温控器连接在壳体内壁和气筒外壁之间,温控器的电源线伸出壳体,所述加热棒连接在温控器下端,通过加热棒加热壳体内液体,通过温控器使液体保持37摄氏度附近,壳体和液体可间接加热流动的空气,以免冷空气对呼吸道系统的刺激。作为改进,所述气筒下端开口为喇叭形结构,便于呼出的气体流入气筒,避免呼气进入壳体中。作为改进,所述盖板上部设有提手,便于提放和移动壳体。作为改进,所述呼吸面罩上设有松紧带,或者魔术贴、卡扣、按扣等连接方式,便于呼吸面罩固定在面部。作为改进,所述进水口和排水口螺纹密封连接设有堵头,堵头与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圈,防止漏液。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气量调节旋钮来调整气流量,以调节呼吸训练的强度,操作简单便捷;壳体内可添加纯净水或者药剂,以增加空气的湿度;通过电加热器加热壳体内的药液,间接穿过药液层的空气,避免产生刺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A处的左视图。如图所示:1、壳体,2、盖板,3、气筒,4、气管,5、气量调节旋钮,6、电加热器,7、呼吸面罩,8、进水口,9、排水口,10、吸气管,11、呼气管,12、正向单向阀,13、反向单向阀,14、气管端盖,15、密封盖板,16、通孔,17、转轴,18、温控器,19、加热棒,20、提手,21、松紧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1-3,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训练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为桶形结构,壳体1上端设有盖板2,所述盖板2上部设有提手20,便于提放移动,所述盖板2下端连接设有开口向下的气筒3,所述气筒3上部左侧连接设有通向壳体1外部的气管4,所述气筒3下端开口为喇叭形结构,增大气体流通范围,所述气管4端部转动设有气量调节旋钮5,用于调节进气量,所述气量调节旋钮5包括气管端盖14和密封盖板15,所述气管端盖14固定连接在气管4的左端,气管端盖14上设有若干个按环形排列且依次增大的通孔16,所述密封盖板15为扇形结构,密封盖板15中心右侧设有转轴17,所述转轴17转动连接在气管端盖14中心处,转轴17旋转遮盖通孔16,通过遮盖的面积来调节进气量。所述气筒3中部与壳体1之间连接设有电加热器6,用于加热壳体1内的液体,所述电加热器6包括温控器18和加热棒19,所述温控器18连接在壳体1内壁和气筒3外壁之间,温控器18的电源线伸出壳体1,所述加热棒19连接在温控器18下端。所述壳体1右侧连接设有呼吸面罩7,所述呼吸面罩7与气筒3连通,所述呼吸面罩7上连接设有吸气管10和呼气管11,所述吸气管10伸入壳体1内,所述呼气管11伸入壳体1内且伸入气筒3下部,所述吸气管10内设有正向单向阀12,只能吸气不能呼气,所述呼气管11内设有反向单向阀13,只能呼不能吸气,所述呼吸面罩7上设有松紧带21,便于将呼吸面罩7固定在面部。所述盖板2上设有进水口8,用于倒入纯净水或药剂,所述壳体1下部设有排水口9,用于排放纯净水或药剂,所述进水口8和排水口9螺纹密封连接设有堵头。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壳体1中添加纯净水或者药剂,将松紧带21套在头部,使呼吸面罩7卡在口鼻上,吸气时,壳体1内液体上方气压降低,气筒3的气压将气筒3的液面下压,直至气筒3中的新鲜空气流入壳体1中,空气会以气泡的形式先进入药液中,然后浮出液面进入吸气管10,流通过程中药液会增加空气的湿度,药液的成分也会参杂咋空气中,呼气时,呼出的浊气流入气筒3中并排出;根据呼吸情况,旋转密封盖板15,呼吸费力时,露出较多的通孔16,呼吸轻松时,露出较少的通孔16;天冷时,使电加热器6通电对壳体1中药液进行加热,温控器18会使药液温度保持在37摄氏度附近,以免冷空气刺激患者呼吸道。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训练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桶形结构,壳体(1)上端设有盖板(2),所述盖板(2)下端连接设有开口向下的气筒(3),所述气筒(3)上部左侧连接设有通向壳体(1)外部的气管(4),所述气管(4)端部转动设有气量调节旋钮(5),所述气筒(3)中部与壳体(1)之间连接设有电加热器(6),所述壳体(1)右侧连接设有呼吸面罩(7),所述呼吸面罩(7)与气筒(3)连通,所述盖板(2)上设有进水口(8),所述壳体(1)下部设有排水口(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训练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桶形结构,壳体(1)上端设有盖板(2),所述盖板(2)下端连接设有开口向下的气筒(3),所述气筒(3)上部左侧连接设有通向壳体(1)外部的气管(4),所述气管(4)端部转动设有气量调节旋钮(5),所述气筒(3)中部与壳体(1)之间连接设有电加热器(6),所述壳体(1)右侧连接设有呼吸面罩(7),所述呼吸面罩(7)与气筒(3)连通,所述盖板(2)上设有进水口(8),所述壳体(1)下部设有排水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面罩(7)上连接设有吸气管(10)和呼气管(11),所述吸气管(10)伸入壳体(1)内,所述呼气管(11)伸入壳体(1)内且伸入气筒(3)下部,所述吸气管(10)内设有正向单向阀(12),所述呼气管(11)内设有反向单向阀(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量调节旋钮(5)包括气管端盖(14)和密封盖板(15),所述气管端盖(14)固定连接在气管(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宝杰
申请(专利权)人:范宝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