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消防喷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7958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消防喷淋系统,其包括排风管道,排风管道具有排风口,排风口处安装有环状喷淋管,环状喷淋管上周向间隔分布有喷淋雾化装置,环状喷淋管连接于通水管,通水管上设置有控制水流通道启闭的水阀,喷淋雾化装置包括若干喷淋头和若干雾化件,喷淋头喷出的水围绕所述排风口形成一个隔离空间,喷淋头和雾化件间隔环绕环状喷淋管设置,雾化件包括出水管,出水管和环状喷淋管连通设置,出水管远离环状喷淋管的一端设有雾化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减少灰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消防喷淋系统
本技术涉及消防用具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消防喷淋系统。
技术介绍
智能消防喷淋系统是一种消防灭火装置,是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固定消防设施,它具有价格低廉、灭火效率高等特点。系统安装报警装置,可以在发生火灾时自动发出警报,自动控制式的消防喷淋系统还可以自动喷水并且和其他消防设施同步联动工作,因此能有效控制、扑灭初期火灾。参考公告号为CN209564556U的技术专利,该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消防喷淋系统,其包括安装板体,安装板体上开设有排风口,排风口用于连接位于安装板体上方的排风管道,火灾中产生的烟气受气压的影响从排风管道排出,安装板体上环绕排风口设置有环状喷淋管,环状喷淋管上周向间隔分布有若干喷淋头,环状喷淋管连接于通水管,通水管上设置有控制水流通道启闭的水阀;通水管包括设置在安装板体上的竖直管和水平设置在安装板体上的水平管,水阀连接在竖直管和水平管之间,水阀包括阀体和滑动连接件在阀体内部的阀芯,阀体上开设有用于连接竖直管的进水口和用于连接水平管的出水口,阀芯包括用于封闭进水口的阀头,以及固定设置在阀头下端以用于支撑阀头的推杆,推杆的一端穿出阀体,阀体上一体成型有基座,基座上设置有与推杆端部相连接的玻璃球体,玻璃球体内填充有受高温易膨胀的有机溶剂。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火灾发生时,空气中往往伴随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灰尘,不仅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也造成了城市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消防喷淋系统,具有减少降尘的优点。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能消防喷淋系统,包括排风管道,所述排风管道具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处安装有环状喷淋管,所述环状喷淋管设置有喷淋雾化装置,所述环状喷淋管连接于通水管,所述通水管上设置有控制水流通道启闭的水阀,所述喷淋雾化装置包括若干喷淋头和若干雾化件,所述喷淋头喷出的水围绕所述排风口形成一个隔离空间,所述喷淋头和雾化件间隔环绕环状喷淋管设置,雾化件包括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和环状喷淋管连通设置,所述出水管远离环状喷淋管的一端设有雾化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火灾发生时,水阀打开,水从通水管进入环状喷淋管,而后由喷淋雾化装置喷出,从喷淋头喷出的水环绕排风口形成水幕以使排风口下方形成一个隔离空间,为火场中无法逃离的人员提供了一个暂时躲避的空间,雾化器喷出的水雾将消防空间中可吸入颗粒物的聚集成团下降,达到降尘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同一组所述雾化件中出水管有两根,其中一根出水管向斜向下的方向设置,另一根出水管向斜向上的方向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发生火灾的区域比较大,例如当厂区发生火灾时,一般排风管以及喷淋雾化装置吊在天花板下方,排风口以及喷淋雾化装置靠近竖直方向上的空间的中间位置,一根出水管向斜向下的方向设置,另一跟出水管向斜向上的方向设置,使得雾化器喷出的水雾充分覆盖消防空间的上下两个区域,更有利于消防空间中可吸入颗粒物的聚集成团下降,更高效的达到降尘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向斜向上的方向设置的出水管(421)轴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20°-30°,所述向斜向下的方向设置的出水管(421)轴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25°-9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两根出水管上的雾化器的作用区域重叠的面积,已达到最大限度的使得雾化器喷出的水雾充分覆盖消防空间,将消防空间中可吸入颗粒物的聚集成团下降,减少工作人员吸入灰尘的危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风口处安装有安全罩,所述安全罩和排风管连通设置,所述环状喷淋管和喷淋雾化装置均位于安全罩内,所述安全罩的侧壁环绕开设有通风网,所述通风网和排风管连通设置,所述雾化器、喷淋头均分别和通风网的网孔连通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淋头以及雾化件裸露在外相对不太美观,因此安全罩起到提升本申请的整洁度的效果,同时,安全罩还能够起到减少灰尘积落在喷淋雾化装置上,避免了灰尘堵塞喷淋头和雾化器,通风网的设置使得安全罩的设置不影响喷淋雾化装置的运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控制器、烟雾传感器、激光发射器和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连接于所述控制器以提供给所述控制器电能,所述烟雾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设置在安全罩内,所述激光发射器设置在所述安全罩的外壁,所述烟雾传感器电连接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激光发射器电连接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所述烟雾传感器所输出的烟雾感应信号以控制所述激光发射器的启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烟雾传感器感应于烟雾的有无以输出烟雾感应信号,当烟雾传感器感应到有烟雾时,控制器接收烟雾感应信号以判断启动激光发射器,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具有很强的穿透力,激光由隔离空间指向安全出口,能在浓烟中指示通往逃生路径,被困人员可以根据激光指向的方向快速前往安全出口,当被困人员无法抵达安全出口时,被困人员可进入隔离空间以暂时躲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警报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周围的温度值以输出温度检测信号,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安全罩内,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警报器设置在安全罩外壁,所述警报器电连接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上,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信号以控制所述警报器的启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传感器感应于周围的温度超出预设值后输出温度检测信号,控制器接收温度传感器检测信号以判断控制警报器的启动,警报声通知消防员隔离空间内有被困人员滞留需要求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供电电源为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充电电路连接在市电电源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市电电源因火灾被烧毁时,蓄电池为控制器提供电能以保证其功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全罩内安装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位于喷淋雾化装置下方,所述照明灯的照明方向朝向通风网,所述供电电源为照明灯提供电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火灾发生于夜晚,且火灾发生影响了市电电源的使用,而导致火灾发生现场光线不足导致工作人员难以视物,此时照明灯的设置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光线,减少踩踏或摔倒等事件的发生。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雾化件的设置将消防空间中可吸入颗粒物的聚集成团下降,减少工作人员吸入灰尘的危害;2、隔离空间的设置为火灾中的被困人员提供了临时避难处;3、控制器的智能设计在火场中指示了逃生与救助的路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隐藏安全罩、照明灯和激光发射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控制流程图。图中,1、排风管道;2、排风口;21、滤网;3、环状喷淋管;4、喷淋雾化装置;41、喷淋头;42、雾化件;421、出水管;422、雾化器;5、通水管;51、竖直管;52、水平管;6、水阀;7、安全罩;71、通风网;8、激光发射器;9、照明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消防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风管道(1),所述排风管道(1)具有排风口(2),所述排风口(2)处安装有环状喷淋管(3),所述环状喷淋管(3)设置有喷淋雾化装置(4),所述环状喷淋管(3)连接于通水管(5),所述通水管(5)上设置有控制水流通道启闭的水阀(6),所述喷淋雾化装置(4)包括若干喷淋头(41)和若干雾化件(42),所述喷淋头(41)和雾化件(42)间隔环绕环状喷淋管(3)设置,所述喷淋头(41)喷出的水围绕所述排风口(2)形成一个隔离空间,雾化件(42)包括出水管(421),所述出水管(421)和环状喷淋管(3)连通设置,所述出水管(421)远离环状喷淋管(3)的一端设有雾化器(4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消防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风管道(1),所述排风管道(1)具有排风口(2),所述排风口(2)处安装有环状喷淋管(3),所述环状喷淋管(3)设置有喷淋雾化装置(4),所述环状喷淋管(3)连接于通水管(5),所述通水管(5)上设置有控制水流通道启闭的水阀(6),所述喷淋雾化装置(4)包括若干喷淋头(41)和若干雾化件(42),所述喷淋头(41)和雾化件(42)间隔环绕环状喷淋管(3)设置,所述喷淋头(41)喷出的水围绕所述排风口(2)形成一个隔离空间,雾化件(42)包括出水管(421),所述出水管(421)和环状喷淋管(3)连通设置,所述出水管(421)远离环状喷淋管(3)的一端设有雾化器(4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消防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同一组所述雾化件中出水管(421)有两根,其中一根出水管(421)向斜向下的方向设置,另一根出水管(421)向斜向上的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消防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斜向上的方向设置的出水管(421)轴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20°-30°,所述向斜向下的方向设置的出水管(421)轴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25°-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消防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口(2)处安装有安全罩(7),所述安全罩(7)和排风管连通设置,所述环状喷淋管(3)和喷淋雾化装置(4)均位于安全罩(7)内,所述安全罩(7)的侧壁环绕开设有通风网(7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日珍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业电力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