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主动送风口罩的水气排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7949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主动送风口罩的水气排放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口罩使用者呼气过程中产生的水气无法快速凝结,进而导致水气无法快速直接排出口罩外,导致使用者会出现呼吸不顺畅、口罩内部湿度大,降低了佩戴舒适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主动送风口罩的水气排放装置,包括设置于口罩本体底部的排气孔,排气孔上依次设置的排气阀座、排气阀支架、排气阀片以及排气阀盖;还包括导流单元;排气阀片的中部沿其轴向设有限位柱;限位柱穿设于排气阀支架内;导流单元包括设置在口罩本体底部内壁的至少一个导流槽、以及贯通排气阀座侧壁上的导流口;导流槽的下端与导流口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主动送风口罩的水气排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主动送风口罩,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主动送风口罩的水气排放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用主动送风口罩可在高粉尘工作环境下(如矿井等)有效防护工人及现场工作人员将粉尘颗粒物吸入肺部,从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如尘肺病等),主动送风可减少工人在工作负荷较重时戴口罩造成的呼吸不顺畅、憋气等状况。现有的口罩在水气排放方面基本没有过多考虑,通常只在口罩侧面或下面设置了排气孔和排气阀片,这样的结构使得使用者呼气过程中产生的水气无法快速凝结,进而导致水气无法快速直接排出口罩外,凝结于排气孔或者口罩内壁上,若长时间佩戴口罩则会出现呼吸不顺畅、口罩内部湿度较大等问题,降低了佩戴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主动送风口罩的水气排放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口罩使用者呼气过程中产生的水气无法快速凝结,进而导致水气无法快速直接排出口罩外,凝结于排气孔或者口罩内壁上,若长时间佩戴口罩则会出现呼吸不顺畅、口罩内部湿度大,降低了佩戴舒适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用于主动送风口罩的水气排放装置,包括设置于口罩本体底部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上设置排气阀,所述排气阀包括依次连接的排气阀座、排气阀支架、排气阀片以及排气阀盖;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导流单元;所述排气阀片的中部沿其轴向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穿设于排气阀支架内;所述导流单元包括设置在口罩本体底部内壁的至少一个导流槽、以及贯通排气阀座侧壁上的导流口;所述导流槽的下端与导流口连通。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呼气迅速凝结为液态进而快速排出,包括用于凝结水气的金属片;所述金属片位于排气阀座和排气阀支架之间;所述金属片为镂空结构,其中部设有与限位柱相配合的限位孔。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片是厚度为0.1mm~0.5mm的铜片。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片是厚度为0.2mm的铜片。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凝结水气的金属网;所述金属网位于排气阀座和排气阀支架之间;所述金属网中部设有与限位柱相配合的限位孔。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气阀座、排气阀支架、排气阀片和/或排气阀盖均为金属材质。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槽的数量为4个,且沿所述排气孔的周向均匀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排气阀座、排气阀支架、排气阀盖以及排气孔相互之间均通过卡扣结构相互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在口罩本体底部内壁上设置了与排气阀座侧壁上的导流口贯通的导流槽,当使用者呼气产生的水气在口罩本体的内壁上凝结成水时,可通过导流槽快速且顺畅的导出,避免水气在口罩本体内逗留时间过长,使得口罩本体内壁湿度过大,造成使用者呼吸不畅且降低了佩戴舒适性。2.本技术在排气阀支架和排气阀片之间设置了金属网或金属片,在热效应的作用下,使用者呼气产生的水气遇金属网或金属片时可迅速凝结成水,并通过口罩本体和排气阀座上的导流槽到达排气阀片的位置,每次呼气时排气阀片向外开启,水则随着呼出的气体一同排出口罩外;有效提高使用者的呼吸舒适性和顺畅度。3.本技术的排气阀片中部沿其轴向设有限位柱,限位柱能够限制排气阀片与排气阀支架以及金属片之间位置,同时可以保证排气阀片规律、有效运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主动送风口罩的水气排放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主动送风口罩的水气排放装置整体结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中口罩本体上的导流单元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排气阀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排气阀支架与金属片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排气阀盖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排气阀片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技术中金属网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排气阀座,2-排气阀支架,3-排气阀盖,4-排气阀片,41-限位柱,5-金属片,6-口罩本体,61-导流槽,62-导流口,7-限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用于主动送风口罩的水气排放装置,结合图1和图2所示,其中包括:口罩本体6,其作为面具贴合面部的主体,底部设有排气孔;排气孔上设置有排气阀,排气阀包括依次连接的排气阀座1、排气阀支架2、金属网或金属片5、排气阀片4以及排气阀盖3;排气阀座1与口罩本体6之间通过凹槽结构相配合;如图4所示,排气阀支架2与排气阀座1之间通过卡扣结构相连接;排气阀盖3与排气阀支架2通过卡扣结构相连接;排气阀片4通过沿其轴向设置的限位柱41与排气阀支架上的固定结构相连接;限位柱41上套装有金属网或金属片5,金属网或金属片5位于排气阀片与排气阀支架之间,金属网的结构如图8所示,该金属网或金属片为厚度范围为0.1~0.5mm的铜片,厚度为0.2mm的铜片效果更好,其中间设有限位孔7,通过该限位孔7固定在限位柱41上。主要作用为:利用金属的热效应,使呼气中产生的水气更加快速的凝结成水,聚集在排气阀附近,从而通过呼气时排气阀片4开启排出口罩外。如图7所示,排气阀片4使用橡胶材料,排气阀片4中部设有限位柱,与排气阀支架2中间的固定结构利用橡胶的弹性相连接,排气阀片4的外沿向内扣,保证排气阀片4仅向口罩外侧开启,即仅在使用者呼气时开启。如图6所示,排气阀盖3外侧面具有与排气阀支架2相连接的旋转卡扣结构,内侧面的三角型结构与排气阀支架2固定卡紧,排气阀盖3的作用是保护通过排气阀支架2固定的排气阀片4,使其不易脱落、划破或老化。排气阀盖3中间具有圆形镂空开孔结构,其作用是保证呼出的气体和水气不在排气阀片4和排气阀盖3之间聚集,可快速地排至空气中。如图5所示,排气阀支架2侧面及上面具有与排气阀盖3及排气阀座1相连接的卡扣结构,同时具有与排气阀片4相连接的圆形固定结构,中间具有镂空开孔结构,其作用是保证呼出的气体不受阻碍地到达排气阀片4的位置,且起到固定排气阀片4和金属网或金属片5的作用。结合图3、图4所示,排气阀座1下方具有卡扣结构与排气阀支架2相连接,侧面具有镂空凹槽结构与口罩本体1相配合;口罩本体1上的排气孔位于口罩本体1下方最低处,主要原因有二,一为有利于口罩本体1内部凝结的水气更快速的进入排气孔从而排出,二为通常情况下使用者呼吸方式为鼻吸鼻呼,呼气方向向下,且即使使用者使用口呼的方式,呼出的气体也主要聚集在口罩下方,故排气阀位于下方更有利于呼出气体及水气的排出。排气孔四周具有与排气阀座相配合的导流单元,其作用是使凝结的水气顺着导流单元流入排气阀到达排气阀片4表面。导流单元包括设置在口罩本体6底部内壁的四个导流槽61及贯通排气阀座侧壁上的导流口62。排气阀座1、排气阀支架2、排气阀盖3使用塑胶作为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又有一定的硬度,保证装配过程容易进行,同时耐用耐磨。口罩本体6使用硅胶作为材料,柔软且具有弹性,能够更好的贴合面部,保证主动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主动送风口罩的水气排放装置,包括设置于口罩本体(6)底部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上设置排气阀,所述排气阀包括依次连接的排气阀座(1)、排气阀支架(2)、排气阀片(4)以及排气阀盖(3);/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单元;/n所述排气阀片(4)的中部沿其轴向设有限位柱(41);/n所述限位柱(41)穿设于排气阀支架(2)内;/n所述导流单元包括设置在口罩本体(6)底部内壁的至少一个导流槽(61)、以及贯通排气阀座(1)侧壁上的导流口(62);/n所述导流槽(61)的下端与导流口(62)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主动送风口罩的水气排放装置,包括设置于口罩本体(6)底部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上设置排气阀,所述排气阀包括依次连接的排气阀座(1)、排气阀支架(2)、排气阀片(4)以及排气阀盖(3);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单元;
所述排气阀片(4)的中部沿其轴向设有限位柱(41);
所述限位柱(41)穿设于排气阀支架(2)内;
所述导流单元包括设置在口罩本体(6)底部内壁的至少一个导流槽(61)、以及贯通排气阀座(1)侧壁上的导流口(62);
所述导流槽(61)的下端与导流口(6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主动送风口罩的水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用于凝结水气的金属片(5);
所述金属片(5)位于排气阀座(1)和排气阀支架(2)之间;
所述金属片(5)为镂空结构,其中部设有与限位柱(41)相配合的限位孔(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主动送风口罩的水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片(5)是厚度为0.1mm~0.5mm的铜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磊陈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量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