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及能自动充电的充电桩,其结构包括底板、箱体、控制面板、顶板、绕线桩、充电枪、散热窗,底板上方通过螺栓连接于箱体下方,控制面板后端嵌固连接于箱体前端内部,顶板下端焊接连接于箱体上端,绕线桩左侧通过卡扣卡合连接于箱体右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充电枪前端设有防护板从而对充电口起到保护作用,通过直接将充电口插入汽车充电孔中会推动活动环使得防护板开启并吸附于充电孔周边表面从而防止充电枪的脱落,在充电完成后直接取出充电枪,防护板会自行复位对充电口进行保护,在未使用充电枪充电时,电流会流入蓄电池组中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当电源断电后,蓄电池组中所储存的电能可为汽车进行充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及能自动充电的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及能自动充电的充电桩。
技术介绍
现有的新能源汽车所使用的充电桩,需要连接电路从而才能对新能源进行汽车进行充电,而在大面积的电路检修排查时,势必会造成充电桩本身的断电使得新能源汽车无法再使用充电桩进行充电,并且,现有的充电桩的充电头都是裸露在外部环境中的,而雨水或大雾天气造成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加势必会导致充电头的连接处因水汽的侵蚀而产生锈蚀的问题,从而导致充电头的无法使用或导致漏电等安全事故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及能自动充电的充电桩,以解决现有问题。针对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能源汽车及能自动充电的充电桩,其结构包括底板、箱体、控制面板、顶板、绕线桩、充电枪、散热窗,所述底板上方通过螺栓连接于箱体下方,所述控制面板后端嵌固连接于箱体前端内部,所述顶板下端焊接连接于箱体上端,所述绕线桩左侧通过卡扣卡合连接于箱体右侧,所述充电枪枪口通过过盈配合卡合于箱体右侧内部,所述散热窗外壁嵌套连接于箱体左侧内壁;所述充电枪由充电口、枪体、握把、接线端组成,所述充电口右侧嵌固连接于枪体左侧,所述握把左上方焊接连接于枪体右下方,所述接线端右上方通过卡扣卡合于握把左下方,所述握把为椭圆环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充电口其内部设有防护板、活动环、连接轴、活动销、限位环,所述防护板内壁嵌套连接于连接轴外壁,所述活动环外壁活动配合于防护板内壁,所述活动销左端焊接连接于防护板右侧,所述限位环内壁过瘾配合于连接轴外壁,所述活动环与限位环之间有斥力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活动环由环体、卡块、连杆组成,所述卡块后端通过卡扣卡合连接于连杆下方,所述连杆后端通过焊接连接于环体前端,所述卡块完全装配于滑轨内部,所述连杆与环体之间夹角为六十度。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防护板设有挡板、导板、限位块、滑轨,所述挡板内壁嵌套连接于导板外壁,所述限位块完全卡合于滑轨前端,所述滑轨外壁嵌固连接于导板内壁中心,所述滑轨相对于挡板为倾斜结构,所述挡板共设有六块,环形排列于连接轴四周。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连接轴由轴体、输电口、定位孔组成,所述输电口完全装配于轴体前端内部,所述定位孔外壁嵌套连接于轴体前端上下。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箱体内部下端设有定位框、立杆、蓄电池组、装备座、输电线、接线座、工作箱,所述定位框内部嵌套连接于蓄电池组上方,所述立杆上端通过螺纹连接于定位框下方,所述蓄电池组下端外壁嵌套卡合于装备座上端内壁,所述装备座下端嵌固连接于底板上方,所述输电线上端焊接连接于接线座下端,所述接线座上端通过金属杆卡合连接于工作箱下端。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工作箱内部设有通电座、承载板、滚珠、活动块、接触口、充电座、导轨,所述通电座上端焊接连接于承载板下端,所述承载板左侧下端活动配合于充电座上端,所述滚珠完全装配于导轨内壁,所述活动块下端嵌套连接于导轨内壁,所述接触口右侧焊接连接于活动块左侧,所述充电座完全卡合于工作箱内部,所述导轨完全嵌套连接于承载板上方内部,所述承载板为倾斜状结构,左端的高度低于右端。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充电枪前端设有防护板从而对充电口起到保护作用,通过直接将充电口插入汽车充电孔中会推动活动环使得防护板开启并吸附于充电孔周边表面从而防止充电枪的脱落,在充电完成后直接取出充电枪,防护板会自行复位对充电口进行保护,在未使用充电枪充电时,电流会流入蓄电池组中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当电源断电后,蓄电池组中所储存的电能可为汽车进行充电。附图说明图1为专利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及能自动充电的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专利技术充电枪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专利技术充电口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专利技术活动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专利技术防护板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专利技术连接轴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专利技术箱体的下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专利技术工作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底板-1、箱体-2、控制面板-3、顶板-4、绕线桩-5、充电枪-6、散热窗-7、充电口-61、枪体-62、握把-63、接线端-64、防护板-611、活动环-612、连接轴-613、活动销-614、限位环-615、环体-a1、卡块-a2、连杆-a3、挡板-b1、导板-b2、限位块-b3、滑轨-b4、轴体-c1、输电口-c2、定位孔-c3、定位框-21、立杆-22、蓄电池组-23、装备座-24、输电线-25、接线座-26、工作箱-27、通电座-d1、承载板-d2、滚珠-d3、活动块-d4、接触口-d5、充电座-d6、导轨-d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1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及能自动充电的充电桩,其结构包括底板1、箱体2、控制面板3、顶板4、绕线桩5、充电枪6、散热窗7,所述底板1上方通过螺栓连接于箱体2下方,所述控制面板3后端嵌固连接于箱体2前端内部,所述顶板4下端焊接连接于箱体2上端,所述绕线桩5左侧通过卡扣卡合连接于箱体2右侧,所述充电枪6枪口通过过盈配合卡合于箱体2右侧内部,所述散热窗7外壁嵌套连接于箱体2左侧内壁;所述充电枪6由充电口61、枪体62、握把63、接线端64组成,所述充电口61右侧嵌固连接于枪体62左侧,所述握把63左上方焊接连接于枪体62右下方,所述接线端64右上方通过卡扣卡合于握把63左下方,所述握把63为椭圆环结构,其结构方便于使用者对充电枪6的持握。其中,所述充电口61其内部设有防护板611、活动环612、连接轴613、活动销614、限位环615,所述防护板611内壁嵌套连接于连接轴613外壁,所述活动环612外壁活动配合于防护板611内壁,所述活动销614左端焊接连接于防护板611右侧,所述限位环615内壁过瘾配合于连接轴613外壁,所述活动环612与限位环615之间有斥力配合,通过斥力配合使得限位环615可推动活动环612令活动环612进行复位。其中,所述活动环612由环体a1、卡块a2、连杆a3组成,所述卡块a2后端通过卡扣卡合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及能自动充电的充电桩,其结构包括底板(1)、箱体(2)、控制面板(3)、顶板(4)、绕线桩(5)、充电枪(6)、散热窗(7),所述底板(1)上方通过螺栓连接于箱体(2)下方,所述控制面板(3)后端嵌固连接于箱体(2)前端内部,所述顶板(4)下端焊接连接于箱体(2)上端,所述绕线桩(5)左侧通过卡扣卡合连接于箱体(2)右侧,所述充电枪(6)枪口通过过盈配合卡合于箱体(2)右侧内部,所述散热窗(7)外壁嵌套连接于箱体(2)左侧内壁,其特征在于:/n所述充电枪(6)由充电口(61)、枪体(62)、握把(63)、接线端(64)组成,所述充电口(61)右侧嵌固连接于枪体(62)左侧,所述握把(63)左上方焊接连接于枪体(62)右下方,所述接线端(64)右上方通过卡扣卡合于握把(63)左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及能自动充电的充电桩,其结构包括底板(1)、箱体(2)、控制面板(3)、顶板(4)、绕线桩(5)、充电枪(6)、散热窗(7),所述底板(1)上方通过螺栓连接于箱体(2)下方,所述控制面板(3)后端嵌固连接于箱体(2)前端内部,所述顶板(4)下端焊接连接于箱体(2)上端,所述绕线桩(5)左侧通过卡扣卡合连接于箱体(2)右侧,所述充电枪(6)枪口通过过盈配合卡合于箱体(2)右侧内部,所述散热窗(7)外壁嵌套连接于箱体(2)左侧内壁,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枪(6)由充电口(61)、枪体(62)、握把(63)、接线端(64)组成,所述充电口(61)右侧嵌固连接于枪体(62)左侧,所述握把(63)左上方焊接连接于枪体(62)右下方,所述接线端(64)右上方通过卡扣卡合于握把(63)左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及能自动充电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61)其内部设有防护板(611)、活动环(612)、连接轴(613)、活动销(614)、限位环(615),所述防护板(611)内壁嵌套连接于连接轴(613)外壁,所述活动环(612)外壁活动配合于防护板(611)内壁,所述活动销(614)左端焊接连接于防护板(611)右侧,所述限位环(615)内壁过瘾配合于连接轴(613)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及能自动充电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环(612)由环体(a1)、卡块(a2)、连杆(a3)组成,所述卡块(a2)后端通过卡扣卡合连接于连杆(a3)下方,所述连杆(a3)后端通过焊接连接于环体(a1)前端,所述卡块(a2)完全装配于滑轨(b4)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及能自动充电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611)设有挡板(b1)、导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超辉具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