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头痛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7883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头痛治疗装置,包括有治疗头盔、放药盒、支持环、加热器、连接管、穴位按摩块、按摩电磁块和控制器,治疗头盔由外层和内层构成具有内腔的中空双层结构,在外层上设有放药盒,在内层上缝合有柔软层,并在柔软层上设有穴位按摩块,放药盒和穴位按摩块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在内腔中设有加热器,按摩电磁块位于治疗头盔的内侧壁上,在治疗头盔的外侧壁上还设有电热开关和电磁开关,所述电热开关和电磁开关均与控制器电性相连接,在治疗头盔的下部还设有束缚带。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治疗装置,能够实现药物、加热和按摩三效合一的治疗作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治疗效果好,其适用性强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头痛治疗装置
本技术涉及的是医疗康复理疗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头痛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头痛是较为常见的痛疼,也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通常将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统称头痛,颅脑病变、许多全身病变,都可引起头痛。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神经内科患者常常出现偏头痛症状,这些继发性头痛在临床上也可表现为类似偏头痛性质的头痛,可伴有恶心、呕吐,但无典型偏头痛发作过程,大部分病例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或刺激症状,颅脑影像学检查可显示病灶,神经内科在进行偏头痛治疗时,需要对患者头部进行理疗来提高治疗效果。目前治疗头疼大多为药物治疗,其治疗时间长,效果不显著,长此以往,还大大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因此,需要通过一些医疗工具进行辅助治疗,从而缓解因头疼带来的疼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治疗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头痛治疗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头痛治疗装置,包括有治疗头盔、放药盒、支持环、加热器、连接管、穴位按摩块、按摩电磁块和控制器,所述治疗头盔由外层和内层构成具有内腔的中空双层结构,在所述外层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放药盒,在所述内层的内壁上缝合有柔软层,并在所述柔软层上设有多个穴位按摩块,且所述穴位按摩块均与外层中所设置的放药盒相对应,所述放药盒和穴位按摩块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并在所述穴位按摩块内部设置有与连接管相通的导流管,在所述导流管内部设置有缓冲块;在所述内腔中设置有多个支持环,所述加热器设置于支持环中,所述按摩电磁块设有多个,多个按摩电磁块均设置于内层上,并穿过所述柔软层位于治疗头盔的内侧壁上,在所述治疗头盔的外侧壁上还嵌入设置有与加热器电连接的电热开关,以及与按摩电磁块电连接的电磁开关,所述电热开关和电磁开关均与控制器电性相连接,在所述治疗头盔的下部还设有束缚带。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头痛治疗装置,其中在所述放药盒的顶部设有旋盖,所述放药盒通过旋盖设置为打开或密封的筒体结构。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头痛治疗装置,其中在所述穴位按摩块的端面设有若干个微孔,所述穴位按摩块为金属材料制成的具有空腔的通孔结构,并在所述穴位按摩块外表面覆盖有一层硅胶材料;所述导流管设置于穴位按摩块的空腔中,所述微孔与所述导流管相通;所述缓冲块为海绵材质。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头痛治疗装置,其中所述加热器为红外灯,且处于所述支持环的底部中心位置点。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头痛治疗装置,其中所述束缚带为松紧带,所述柔软层为布料材质。采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头痛治疗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由于设有放药盒和穴位按摩块,可以根据不同穴位配置相应的药物,并通过穴位按摩块将相应的药物直接作用于头部穴位上,通过药物进行治疗,并通过穴位按摩块来按摩头部时,也有利于头部血液循环,达到缓解头疼的目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同时,由于在所述内腔中设置有多个支持环,并在支持环中设置于有加热器,通过所设置的加热器,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利用红外灯可以对病人进行加热治疗;另外,由于在内层上设置有多个按摩电磁块,多个按摩电磁块并穿过所述柔软层位于治疗头盔的内侧壁上,通过所设置的按摩电磁块,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利用按摩电磁块可以对病人进行电磁按摩治疗。本技术所述的治疗装置,通过所设置的放药盒、加热器和按摩电磁块,能够实现药物、加热和按摩三效合一的治疗作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治疗效果好,无副作用,其适用性强等优点,可适合推广应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治疗头盔、101-外层、102-内层、103-内腔、2-放药盒、201-旋盖、3-支持环、4-加热器、5-连接管、6-穴位按摩块、601-导流管、602-缓冲块、603-、7-按摩电磁块、8-控制器、9-柔软层、10-电热开关、11-电磁开关、12-束缚带。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构思,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头痛治疗装置,包括有治疗头盔1、放药盒2、支持环3、加热器4、连接管5、穴位按摩块6、按摩电磁块7和控制器8,所述治疗头盔1由外层101和内层102构成具有内腔103的中空双层结构,在所述外层10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放药盒2,在所述内层102的内壁上缝合有柔软层9,并在所述柔软层9上设有多个穴位按摩块6,且所述穴位按摩块6均与外层101中所设置的放药盒2相对应,所述放药盒2和穴位按摩块6之间通过连接管5相连,并在所述穴位按摩块6内部设置有与连接管5相通的导流管601,在所述导流管601内部设置有缓冲块602;在所述内腔103中设置有多个支持环3,所述加热器4设置于支持环3中,所述按摩电磁块7设有多个,多个按摩电磁块7均设置于内层102上,并穿过所述柔软层9位于治疗头盔1的内侧壁上,在所述治疗头盔1的外侧壁上还嵌入设置有与加热器4电连接的电热开关10,以及与按摩电磁块7电连接的电磁开关11,所述电热开关10和电磁开关11均与控制器8电性相连接,在所述治疗头盔1的下部还设有束缚带12。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头痛治疗装置,其中在所述放药盒2的顶部设有旋盖201,所述放药盒2通过旋盖201设置为打开或密封的筒体结构。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头痛治疗装置,其中在所述穴位按摩块6的端面设有若干个微孔603,所述穴位按摩块6为金属材料制成的具有空腔的通孔结构,并在所述穴位按摩块6外表面覆盖有一层硅胶材料;所述导流管601设置于穴位按摩块6的空腔中,所述微孔603与所述导流管601相通;所述缓冲块602为海绵材质。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头痛治疗装置,其中所述加热器4为红外灯,且处于所述支持环3的底部中心位置点。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头痛治疗装置,其中所述束缚带12为松紧带,所述柔软层9为布料材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采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头痛治疗装置,其中所述加热器4、按摩电磁块7、控制器8、电热开关10和电磁开关11均为现有技术中通用的电子设备,在市场上均可以购买得到,本技术利用其电子设备的目的,将其应用于治疗装置中,只要满足其使用要求即可。由于设有放药盒2和穴位按摩块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头痛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治疗头盔(1)、放药盒(2)、支持环(3)、加热器(4)、连接管(5)、穴位按摩块(6)、按摩电磁块(7)和控制器(8),所述治疗头盔(1)由外层(101)和内层(102)构成具有内腔(103)的中空双层结构,在所述外层(10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放药盒(2),在所述内层(102)的内壁上缝合有柔软层(9),并在所述柔软层(9)上设有多个穴位按摩块(6),且所述穴位按摩块(6)均与外层(101)中所设置的放药盒(2)相对应,所述放药盒(2)和穴位按摩块(6)之间通过连接管(5)相连,并在所述穴位按摩块(6)内部设置有与连接管(5)相通的导流管(601),在所述导流管(601)内部设置有缓冲块(602);在所述内腔(103)中设置有多个支持环(3),所述加热器(4)设置于支持环(3)中,所述按摩电磁块(7)设有多个,多个按摩电磁块(7)均设置于内层(102)上,并穿过所述柔软层(9)位于治疗头盔(1)的内侧壁上,在所述治疗头盔(1)的外侧壁上还嵌入设置有与加热器(4)电连接的电热开关(10),以及与按摩电磁块(7)电连接的电磁开关(11),所述电热开关(10)和电磁开关(11)均与控制器(8)电性相连接,在所述治疗头盔(1)的下部还设有束缚带(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头痛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治疗头盔(1)、放药盒(2)、支持环(3)、加热器(4)、连接管(5)、穴位按摩块(6)、按摩电磁块(7)和控制器(8),所述治疗头盔(1)由外层(101)和内层(102)构成具有内腔(103)的中空双层结构,在所述外层(10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放药盒(2),在所述内层(102)的内壁上缝合有柔软层(9),并在所述柔软层(9)上设有多个穴位按摩块(6),且所述穴位按摩块(6)均与外层(101)中所设置的放药盒(2)相对应,所述放药盒(2)和穴位按摩块(6)之间通过连接管(5)相连,并在所述穴位按摩块(6)内部设置有与连接管(5)相通的导流管(601),在所述导流管(601)内部设置有缓冲块(602);在所述内腔(103)中设置有多个支持环(3),所述加热器(4)设置于支持环(3)中,所述按摩电磁块(7)设有多个,多个按摩电磁块(7)均设置于内层(102)上,并穿过所述柔软层(9)位于治疗头盔(1)的内侧壁上,在所述治疗头盔(1)的外侧壁上还嵌入设置有与加热器(4)电连接的电热开关(10),以及与按摩电磁块(7)电连接的电磁开关(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凤英黄光艳王孝东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