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腿部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当腿部发生病变和意外时人们的自主移动能力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对于腿部疾病的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重中之重,神经内科护理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是一辅助治疗使用的医疗设备,但是目前市面上神经内科护理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都有一定的缺陷:(1)传统的神经内科护理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在面对不同身高的人群时无法让所有人进行使用;(2)传统的神经内科护理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在对人们进行恢复训练时,对于摔倒的人没有足够的防护措施;(3)传统的神经内科护理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的占地空间大,浪费了大量的空间在移动的范围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泛用性低、摔倒的保护措施不够和占地面积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包括高度调节结构、固定杆、扶手和移动结构,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高度调节结构,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扶手,所述高度调节结构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摔倒结构,所述高度调节结构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结构。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结构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套筒、伸缩卡块、支撑杆、辅助杆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外壁的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辅助杆,且辅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伸缩卡块,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壁活动连接有套筒。 >优选的,所述防摔倒结构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固定带、卡扣、橡胶棒、座椅、弹簧、连接块和支腿,所述连接块底端的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连接块的顶端均匀设置有弹簧,且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座椅。优选的,所述弹簧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棒,且橡胶棒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一侧设置有卡扣。优选的,所述移动结构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螺栓孔、支架、滚轮、传输带、底座和橡胶垫,所述支架的顶端均匀设置有滚轮,且滚轮的外侧壁活动连接有传输带。优选的,所述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且底座的两侧均设置有螺栓孔,所述底座的底端镶嵌有橡胶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神经内科护理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解决了泛用性低、摔倒的保护措施不够和占地面积大的问题;(1)通过同时按下四角的伸缩卡块,向上移动支撑座,带动整个装置的上部分向上移动,当高度达到合适的时,对准位置将伸缩卡块弹出并卡住,让支撑座保持在水平面上,该结构有效的增加了恢复训练装置的适用人群,明显的提高了装置的泛用性;(2)通过将人的双腿分别插入两边的支腿之间,踩在移动结构上,将卡扣打开把固定带围上胸口位置处,就可以进行恢复训练了,当人摔倒时,橡胶棒会通过固定带将人固定住,且座椅会将人接住,并且橡胶棒本身和弹簧也会将摔倒时产生的冲击力进行吸收,防止人们受伤,该结构预防了摔倒对人员造成的伤害;(3)通过让训练人员走在传输带上,来进行恢复训练,有效的降低了装置所需要占据的空间,为更多的装置腾出了空间,让更多的人员得到了恢复训练的机会,底座上的螺栓孔和橡胶垫则有效的防止了装置的偏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高度调节结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放摔倒结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移动结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高度调节结构;101、套筒;102、伸缩卡块;103、支撑杆;104、辅助杆;105、支撑座;2、固定杆;3、扶手;4、防摔倒结构;401、固定带;402、卡扣;403、橡胶棒;404、座椅;405、弹簧;406、连接块;407、支腿;5、移动结构;501、螺栓孔;502、支架;503、滚轮;504、传输带;505、底座;506、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包括高度调节结构1、固定杆2、扶手3和移动结构5,所述固定杆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高度调节结构1,高度调节结构1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套筒101、伸缩卡块102、支撑杆103、辅助杆104和支撑座105,支撑座105外壁的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辅助杆104,且辅助杆10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3,支撑杆10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伸缩卡块102,支撑杆103的外侧壁活动连接有套筒101;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该结构时,首先通过同时按下四角的伸缩卡块102,向上移动支撑座105,带动整个装置的上部分向上移动,当高度达到合适的时,对准位置将伸缩卡块102弹出并卡住,让支撑座105保持在水平面上,该结构有效的增加了恢复训练装置的适用人群,明显的提高了装置的泛用性;固定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扶手3,高度调节结构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摔倒结构4,防摔倒结构4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固定带401、卡扣402、橡胶棒403、座椅404、弹簧405、连接块406和支腿407,连接块406底端的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腿407,连接块406的顶端均匀设置有弹簧405,且弹簧40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座椅404,弹簧405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棒403,且橡胶棒403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401,固定带401的一侧设置有卡扣402;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使用该结构时,首先通过将人的双腿分别插入两边的支腿407之间,踩在移动结构5上,将卡扣402打开把固定带401围上胸口位置处,就可以进行恢复训练了,当人摔倒时,橡胶棒403会通过固定带401将人固定住,且座椅404会将人接住,并且橡胶棒403本身和弹簧405也会将摔倒时产生的冲击力进行吸收,防止人们受伤,该结构预防了摔倒对人员造成的伤害;高度调节结构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结构5,移动结构5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螺栓孔501、支架502、滚轮503、传输带504、底座505和橡胶垫506,支架502的顶端均匀设置有滚轮503,且滚轮503的外侧壁活动连接有传输带504,支架50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505,且底座505的两侧均设置有螺栓孔501,底座505的底端镶嵌有橡胶垫506;具体地,如图1和图4所示,使用该结构时,首先通过训练人员走在传输带504上,来进行恢复训练,有效的降低了装置所需要占据的空间,为更多的装置腾出了空间,让更多的人员得到了恢复训练的机会,底座505上的螺栓孔501和橡胶垫506则有效的防止了装置的偏移。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同时按下四角的伸缩卡块1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包括高度调节结构(1)、固定杆(2)、扶手(3)和移动结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高度调节结构(1),所述固定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扶手(3),所述高度调节结构(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摔倒结构(4),所述高度调节结构(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结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包括高度调节结构(1)、固定杆(2)、扶手(3)和移动结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高度调节结构(1),所述固定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扶手(3),所述高度调节结构(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摔倒结构(4),所述高度调节结构(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结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结构(1)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套筒(101)、伸缩卡块(102)、支撑杆(103)、辅助杆(104)和支撑座(105),所述支撑座(105)外壁的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辅助杆(104),且辅助杆(10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3),所述支撑杆(10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伸缩卡块(102),所述支撑杆(103)的外侧壁活动连接有套筒(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下肢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摔倒结构(4)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固定带(401)、卡扣(402)、橡胶棒(403)、座椅(404)、弹簧(405)、连接块(406)和...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