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料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7841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敷料固定装置,包括弹力压迫层和敷料层,敷料层由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相互粘结的弹性加压层、敷料袋层和防溢框,敷料袋层的上表面具有均匀分布的微孔,微孔的正上方具有固定连接的渗透膜,防溢框的外围面积大于渗透膜的面积,弹性加压层外围的面积大于防溢框的面积,弹性加压层的边缘向外延伸出固定支脚,弹性加压层包括医用纱布和自行膨胀层,自行膨胀层的一侧与医用纱布相连接,自行膨胀层的另一侧与弹力压迫层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该伤口敷料座在加强加压止血效果时,亦同时将敷料固定于伤口出血点,以发挥该敷料的作用,从而能够达到止血与加速伤口愈合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敷料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用伤口敷料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敷料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医疗用品中的用于肌肤创伤的商品种类相当繁多,一般常见有:棉花或纱布等直接覆盖于伤口再另通过外在固定件固定的敷料用品,或是自身即具有黏性的贴布或自黏式敷料用品。利用棉花或纱布等材料时,一般是先将其沾取药品然后再敷设于伤口处并另透过如胶布等固定元件使其固定以遮覆伤口,而相较棉花与纱布,自黏性敷料用品在使用上较有优势。现有自黏性敷料的结构一般包括一基材及一吸收层,该吸收层固设于该基材之上,并用以作为敷料结构贴附于肌肤后,从而与患者的伤口表面接触,该吸收层用于吸取伤口渗出的组织液或血液,一般多采用棉质材料,以于吸收同时兼具透气功用。目前,在医院中,需要对伤口进行压迫止血。在医院中应用最广泛的压迫止血方式还是医务人员采用纱布加压止血。医务人员把纱布叠合在伤口上,然后采用绷带或缚带进行固定。此类的操作方式存在缺陷:一是,由于绷带或缚带不具有延展性和粘性,不能自动给于压迫力,所以固定好后,绷带或缚带绑得不紧会失去压迫力,如果病人移动有可能会使纱布发生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敷料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力压迫层和敷料层,所述敷料层由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相互粘结的弹性加压层、敷料袋层和防溢框,所述敷料袋层的上表面具有均匀分布的微孔,所述微孔的正上方具有固定连接的渗透膜,所述防溢框的外围面积大于所述渗透膜的面积,所述弹性加压层外围的面积大于所述防溢框的面积,所述弹性加压层的边缘向外延伸出固定支脚,所述弹性加压层包括医用纱布和自行膨胀层,所述自行膨胀层的一侧与所述医用纱布相连接,所述自行膨胀层的另一侧与所述弹力压迫层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敷料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力压迫层和敷料层,所述敷料层由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相互粘结的弹性加压层、敷料袋层和防溢框,所述敷料袋层的上表面具有均匀分布的微孔,所述微孔的正上方具有固定连接的渗透膜,所述防溢框的外围面积大于所述渗透膜的面积,所述弹性加压层外围的面积大于所述防溢框的面积,所述弹性加压层的边缘向外延伸出固定支脚,所述弹性加压层包括医用纱布和自行膨胀层,所述自行膨胀层的一侧与所述医用纱布相连接,所述自行膨胀层的另一侧与所述弹力压迫层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敷料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压迫层由充气气囊与所述充气气囊相连接的橡皮球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敷料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层粘贴在所述弹力压迫层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敷料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压迫层设有敷料座,所述敷料座的正面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青青冯瑞茹胡绍显李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东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